年月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38020473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月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月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年月日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70-71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1通过生活经验和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二)能力目标: 通过年历卡自主探索发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在交流合作中发现二月份天数的规律。(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体会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学

2、具准备:年历卡,探究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导出课题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吗?出示图片,问: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吗?(1949年10月1日)出示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交会对接图,问:这是什么画面呢?(结合图片,教师说明:2012年6月18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成功。这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师:刚才我们的谈话都涉及到什么?(年、月、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板书课题)2. 你已经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下面我们进一步探究整理一下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看看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和收获!二、合作学习,探究验证(一)探究大月

3、、小月1.出示2004年年历,问“这是哪一年的日历?”“一月份有多少天?”示范将1-3月的天数填入表格。2.出示活动要求一。同桌合作,按活动要求填在完一。3.观察表一,发现月份天数的变化规律。小组交流。4.全班展示汇报交流。5.介绍大月、小月。6.记忆大小月。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呢?有什么好办法吗?(1)歌诀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只有二月有变化。师说明:这里的“腊”是指十二月。7个大月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2)左拳记忆法。教师用课件出示左拳图,介绍用左拳记忆的方法。 7.游戏。老师请一位同学说出他的生日在几月份,其他

4、同学判断,要是大月请举手,要是小月请握拳。(二)探究平年、闰年。在上面的游戏中,教师最后报一个二月时提问:你们为什么没有反应了?教师指出:二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它有时是28天,有时又是29天,其中有没有规律呢?下面我们来进行第二次探究。1.探究“四年一闰”(1)逐步出示活动要求二。仔细观察自己手中的年历卡,把这一年二月份的天数填入表二。认真倾听,根据播报员所提供的信息填完表二。仔细观察表二,把你的发现给同桌说一说。(2)展示表二,汇报交流发现的规律。每4年里有3个2月是28天,1个2月是29天。(3)认识平年、闰年。知道为什么四年一闰。为什么每四年就有一个二月份是29天呢?教师补充小知识1:地

5、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这段时间是365日5时48分46秒。为了方便,人们把一年定为365日,叫做平年。这样,每4年就少算了23时15分4秒,即将近一天。人们就把这1天加在二月里,以补上少算的时间,这样一年就有366天了,这样的年份被称为闰年。(板书:平年、闰年)(4)闰年年份与4的关系让学生将表二中闰年的年份涂色。师:按照这样的规律请你推算一下,从2012年往后哪一年是闰年?师: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这些闰年的年份与4到底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把这些年份都除以4,看一看能够发现什么?教师出示算式,生口算出结果:200145001 200245002200345003 200445

6、01200545011 200645012 200745013 20084502200945021 201045022201145023 20124503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闰年的年份是4的倍数。”2. 探究“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1)发现问题师:判断下列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分组计算判断)1949年 1992年 1900年当学生按一般方法判断1900年为闰年时,教师出示1900年年历发现1900年是平年。在与一般规律发生矛盾时,出示小知识2,给学生思考的时间。(2)为什么“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继续补充小知识:每四年出现一个闰年,时间差不是整整24小时,而是23小时15分4秒,所以四年一

7、闰又多算了44分56秒,看来误差很小,但时间长了,误差就大了。每400年就要多算3日2时53分20秒,所以每400年应少增加3天。为了便于计算,就作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规定。也就是说:年份是整百年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3) .练一练: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用手势回答)1600年 1700年 1800年 2000年 2100年三、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年月日又有哪些新的认识?四、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 我会填!(1)平年全年有( )天, 闰年全年有( )天。(2)10月1日的前一天是( )月( )日。(3)连续两个月都是大月的是( )月和( )月。(4)一

8、年有4个季度,每3个月是1个季度。 是第一季度, 是第二季度, 是第三季度, 是第四季度。2.我会判断!(1)每年都是365天。(2)豆豆4月31日那天去了上海。(3)琪琪的书包是2011年2月29 日买的。(4)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还有1个特殊的二月。(5)5、6两个月共62天。3.我知道!1.小红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两个月,你知道小红是哪两个月去外婆家的吗?2.小丽在奶奶家连续住了两个月,你知道她可能在奶奶家住了多少天吗?4.我最棒!贝贝已经12岁了,可他却只过了3个生日,你知道他是哪一天出生的吗?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如果你还想更进一

9、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你们还可以到网上去查找这方面的资料。六、作业参考下面的资料,制一个月历。2013年1月1日,星期二;2月1日,星期五; 3月1日,星期五;4月1日,星期一; 5月1日,星期三;6月1日,星期六; 7月1日,星期一;8月1日,星期四; 9月1日,星期日;10月1日,星期二;11月1日,星期五;12月1日,星期日。附页板书设计:年 月 日 大月:31天 1、3、5、7、8、10、12月(7个)317=217(天)一 年12个月 小月:30天 4、6、9、11月 (4个)304=120(天) 28天 平年 217+120+28=365(天)特殊: 2月 29天 闰年 217+

10、120+29=366(天)年 月 日教学反思 年月日是一节概念课,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对年月日又多少有一些了解。怎样在学生有所认识的基础上将这么多知识点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怎样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并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怎样突破教学难点,发现闰年出现的规律并掌握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本节课进行了多次教学设计。最终是按照“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究验证整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三步来设计的。现从成功与不足两方面来进行反思。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分享中共同探究。 这节课设计了两次探究活动。第一次是探究大月、小月,第二次是探究平年与闰年。两次活动之间是用判断大小月的游戏连接起

11、来的。对比两次活动的设计,基本相同,都是按照“观察记录发现分享交流”来进行的,但又没有重复的感觉,主要是因为分享范围的变换和节奏不同。第一次活动记录时同桌共同记录,四人小组交流后再全班分享;第二次活动先是全班共享二月份的天数,再同桌交流发现的规律。由于全班共有的资源较多(12年),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四年一闰。两次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这是比较欣慰的一点。回想刚开始设计活动一时,我是按照教材先填写了2004年和2005年两年的年份,又用2008年和2011年两年验证了一下学生的发现。由于年份较少,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说服力也不强。活动二也是我给了学生连续8年的二月份天数,学生记录在表二中。学生没

12、有自己找二月份天数的乐趣,有一种被迫配合老师的感觉。如果每人都来完成12年的每月天数的统计,又太耽误时间。在这次设计时,我给学生每人准备了2001年至2012年中某一年的年历。随着年份的增多,学生特别想知道这么多年份中相同天数的月份是不是每年都一样,因此在交流环节都听得非常认真,看得也很仔细,对大小月的认识比只有四个年份时更加清晰。闰年的探究也是因为每人都有当播报员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起来了。年份的增多,也更便于学生观察出四年一闰。12年的年历不仅便于学生观察,更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也学会了合作处理大量信息。全班的分享有力地提高了课堂的探究效果。 第二个成功之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

13、活中处处有数学,应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主要在导入部分和巩固练习两部分来感受。从学生熟悉的自己的生日到不熟悉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让学生感受到年月日与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拓展环节学生能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不足之处。老师方面:在发年历时虽然考虑到同桌的最好不要是同一年的,但少问了一句,导致第一次探究时有同桌拿的是同一年的年历,不便于对比,虽然最后调整了,但孩子已经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填完表一了,有点不甘心,情绪稍有影响。以后考虑要周全,还要落实。 学生方面:全班交流时个别学生声音太小,需重复表达,耽误时间。以后在语言表达方面还要加强训练,提高分享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