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诗教学案例.doc

汽***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3KB
约6页
文档ID:538018698
古诗教学案例.doc_第1页
1/6

2014年首届青年教师小学语文教学观摩会古诗教学课例古诗两首《石灰吟》《墨梅》 ( 苏教版  六下)                                   执教:江苏  陈宏斌   教学过程: 1.直入课题《石灰吟》,复习背诵《游子吟》,理解“吟”的意思,体会诗歌题目的含义,就课题质疑:诗人是怎么赞美石灰的?为什么赞美石灰?赞美石灰是为了什么? 2.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指名朗读,评价音准及节奏讲223解节奏,指名不同的节奏,交流完整的词语连在一起读,教师引读,男女合读,让学生感受这节奏样朗读的感觉 3.想象诗歌画面朗读,读懂诗意学生尝试一边自读一边写出诗意 指名交流,教师适时点评,引导想象画面去朗读诗句: “若等闲”为什么读得平常?真的平平常常吗? “全不怕”体现石灰的顽强. 后两句体现石灰的,是为了什么?赞美石灰的坚强、不怕牺牲解决了问题“为什么写?” 4.于谦这么写,引出文天祥的诗句,欣赏于谦的其他诗句,介绍于谦的人物形象及时代背景加深体会诗句含义教师语言讲述创设情境让学生诵读诗句体会作者人物形象和心理,解决 5.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解决“怎么写” 6.引出王冕的《墨梅》,让学生从诗句中读懂什么。

欣赏题画诗,提问,通过这首诗体现王冕的什么志向?齐读 7.就两首诗的学习进行质疑,指名说 8.小结,欣赏历代书法名家及教师的书法作品说说书法作品与平时的书写有什么不同?(竖着写、无标点、落款),学生练习书写诗歌 9.展示学生作品,教师点评 10.总结: 我希望带给你们的文化精神之旅,桂林山水甲天下,中华学子甲天下清平乐•村居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教研培训中心  刘方姝教材分析:《清平乐•村居》所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童年生活”,本单元的读写重点有三:一是通过阅读,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美好,体会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对乡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乡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整首词以白描的艺术手法,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浅显易懂,可供开发的文本资源非常丰富这首词处于第二单元的开篇,在教材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古诗词,积累语言,感受生活的情趣,开启本组“童年生活”之旅,故确定学习目标如下: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正确书写本课“媚、剥”等四个生字。

2.通过借助注释、自主合作学习,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意思,着力体会“醉”“无赖”等词语的情味3.通过反复诵读、插图辅助、想象画面、介入词人资料等方法感受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美景,体会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4.通过比较、发现,初步了解关于词牌及“词”这种体裁的知识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的意境,有感情朗读与背诵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教学用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围绕诗词展开谈话交流一、导入新课1.(过渡:高鼎的一首《村居》让我们看到清新的乡村风光,闻到了淡淡的泥土花香,感受到了在和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古诗这种文体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条长河中还有另一颗明珠——词出示:词是唐朝时候兴起的一种文体,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因此我们有唐诗宋词之说『这部分谈话内容根据学情也许放在课前交流』板书:村居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补充板书  清平乐)谁来读读课题?指导读题(解释词牌和题目)师:“清平乐”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词的词牌,村居便是这首词的题目在读的时候注意在词牌后面稍作停顿师范读,学生学读)3. 辛弃疾的这篇词作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平乐•村居》吧。

二、初读全词1.学生自由读:借助注释,读准字音2.师检查自读情况正音)3.解决“剥”的读音:课件出示多音字剥 bāo  bō, 正音之后指导书写4. 读出节奏1)教师适时点拨:词分上阕和下阕,在诵读时,上下阕之间停顿时间稍长同时指出有些词不分上下阕)(2)请同学圈出这首词押韵的字,再读出词作押韵的味道和节奏『设计意图: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诗比词多,因此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知词与诗的不同』三、品读全词1.这是一首文字浅显易懂的宋词,老师相信你们能够借助自己的力量读懂注意老师给你的提示:(课件)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读文,展开想象,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表达的方式:当我读到                              时,眼前浮现出                      的画面可以在书的空白处把自己喜欢的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对照读这首词,采用“以图画为先导,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探究,借助“文下注释”来帮助理解本词,感受田园的意境。

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同时进行书面练笔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有效突破重难点』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预设重点词句的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无赖”、“卧剥”)4.随着同学的描述,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清新、美丽的画面,在看到这些画面的同时,我们也弄懂了词句的意思,这就叫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借助画面、理解词义5.发现线索:作者巧妙地运用一个景物把多个的画面融在一起,引导学生再来读文,找到线索整篇词作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景中有人,景中有情6.领悟词作特点简单的几句话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 “卧”字用得极妙,它让小儿天真活泼的顽皮劲儿跃然纸上下面就让我们为这首词谱上曲子,吟唱出来吧!7.感情诵读,配乐吟唱过渡:词人辛弃疾在晚年创作了如此温馨、幸福的田园小词,其实他的词风是以豪放为主,让我们再一同来感受这位诗人的其它作品!四、比较阅读1.简单介绍作者: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现存词作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2. 与辛弃疾其它词作做比较阅读『设计意图: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强调自主阅读、比较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对同一词人不同词作的比较阅读,使学生积累体验,进一步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恬静、和谐,领悟了内蕴,在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五、总结全课1. 作为爱国诗人的辛弃疾,经历了多年的战乱,曾经在沙场上征战多年,看到多是战场的残酷,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他发出的多是收复河山的慷慨之声,多是救民于水火的激昂之声,他的诗词大多是豪放的,当他来到山村看到这和谐温馨的情景也忍不住婉约了一回,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色有声、有情有景的乡村朴素又恬静的生活画面 2.感情诵读 六、作业:1.必做:背诵诗词,抄写或默写1—2遍2.选作:将词中描绘的生活画面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小练笔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词   (牌)   (题)            声      色     青青草                    情     相媚好                    景     剥莲蓬         溪      课文: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古诗两首苏教四年级海南省文昌市第三实验小学   杨佳慧课前:抱歉,让大家久等了,大家放松放松,一起聊聊天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认识我吗?我姓杨,你们叫我什么?我叫什么?现在认识我了吗?集中视线于一点,向这看(指自己),看十秒钟,看好了吗?好看嘛?谢谢同学们的赞扬,现在认识我了吗?能记得我多久?一、导入跟你们第一次见面,给大家带了礼物,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长安百米贵,久居实不易》(白居易)的故事白居易的诗歌特点介绍,重点诗句介绍,诗人介绍带来一首一千多年以前的诗作,——上课二、《小池》:看大屏幕,一幅画,里面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请大家大声读一读这个小故事在一片荷花开得正旺的池塘里,一个可爱的小娃娃撑着小船他不时环顾四周,生怕被人发现,因为他是偷偷溜出来采莲蓬的,正急着往回赶呢可是他万万没想到,偷采白莲蓬还要隐藏自己行走的踪迹你看,小船划开铺满睡眠的浮萍,浮萍久久难以合拢,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痕迹,早就把他的行迹给暴露了!哈哈!1、多种方式朗读故事(自由读,每人一段合作读,生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2、请你把这首诗歌都给你的同桌听,同桌互相纠正字音,3、再读一篇,还是读给同桌听,读出节奏。

4、检查检查,指名读多位同学)5、这样可以读吗?去掉其中的字填空读6、读书最高的境界,心到,读书有三到……现在如果你们就是白居易,看到这样一个活泼可爱的娃娃,那么你想怎么读一读它呢?指名读假如白居易在做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是胡子一大把,七八十岁的时候,这首诗应该怎么读?指导读你看,这位老爷爷满是对小孩的喜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老师引导读可以用不同的年龄来感受诗句,大家以后在读书时可以尝试这种方法7、请女同学读一句古诗,男生读一段古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联系了吗?生:一段话就是一句诗的意思生:我发现古诗就是故事的缩写师:古诗是故事的缩写,故事是古诗的扩展,二十多字,一百多字,从数字上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呢?引导概括古诗的特点:用极少的字能概括非常多的内容,这叫凝练,这是中国古诗的一大魅力三、古诗《小儿垂钓》——还有一位诗人,看到白居易这么厉害,他也想试试,于是他前思后想,左思右想,朝思暮想,想来想去,哈哈,有天他终于,还是没想出来,不过他把一个小故事写成了二十八个字,出示故事《小儿垂钓》1、自由读2、好了吗?自信满满,找个人试试他把古诗读出了自己的味道你来试试真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师教教你,“稚子”哎呀,咱们班的同学,不行,我不服气,咱们男女生同学比赛,PK一下。

去掉其中部分词语)女生读,男生读括号里填的是?(再去掉一些词语)女生读,括号里填?(又去掉一些)现在更难了,男同学还敢吗?有勇气!男生读括号里填?了不起,女同学,认输吗?女生,预备起3、了不起,男生你们服吗?不服你自己站起来跟女同学单挑一下男女生指名赛读)师评价:哎呦,不光背出来了,好像从一年前穿越过来了4、好孩子,我感觉你们都背下来了,拿出你最饱满的声音,我们一起背一下,预备起5、孩子们,不要小看这二十八个字,虽然比白居易的《小池》多八个字,但是这里面有人物,有……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当当小演员,把胡令能的故事演一演。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