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研究生入学-法硕非法学考试全真模拟卷(附答案带详解)1. 问答题:简述赌博罪的构成要件答案: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赌博罪《刑法》分则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相关罪名每年必考,其中,赌博罪作为人们持续关注的社会问题是一个重要考点回答本题,考生应从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即客体、客观方面、主体和主观方面展开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赌博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犯罪客体是社会管理秩序和社会风尚1分)(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2分)(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1分)(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营利为目的2分)2. 问答题:甲因犯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2015年1月7日刑满释放2018年2月2日,甲吸毒后驾驶汽车闯红灯,与一辆正常行驶的汽车发生剐蹭甲慌忙驾车高速逃离现场,途中又接连撞坏4辆汽车,撞伤6名行人甲下车后听到有人报警,遂留在现场,并在公安人员赶到后如实说明事发经过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甲带领公安人员抓获了向自己销售毒品的毒贩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1)甲的行为应如何定罪?(2)甲具备哪些法定量刑情节及相应量刑情节的处理原则是什么?答案: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为刑法的综合类题目,总则、分则皆有涉及。
刑法总则中的累犯、量刑情节,刑法分则中的非法持有枪支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交通肇事罪是本题的考查点1)甲的行为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指使用与放火、投放危险物质、决水、爆炸方法的危险性相当的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①主观方面上,甲对其撞坏汽车、撞伤行人的危害后果,采取放任的态度,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②客观方面上,甲驾车横冲直撞,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危险性与放火、爆炸、决水、投放危险物质相当,故成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2)甲的法定量刑情节及其处理原则①累犯,应从重处罚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甲曾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满释放5年内又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故意犯罪且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系累犯,应从重处罚②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包括自动投案和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两个要件其中,犯罪后留在案发现场等待公安机关工作人员的到来的,也可视为主动投案甲犯罪后留在现场,并在公安人员赶到后如实说明事发经过,属于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应认定为自首,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③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甲到案后协助司法机关抓获其他犯罪分子,应认定为一般立功,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 问答题:简述我国侵权责任法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主要情形答案: 本题解析:【分析】归责原则是侵权责任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都会有涉及,注意区分不同的归责原则及其适用情形,并准确记忆无过错责任原则,又称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该原则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时才可以适用我国《侵权责任法》中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主要情形有:(6分)(1)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2)因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损害的民事责任3)环境污染造成他人损害的民事责任4)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民事责任5)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民事责任4. 多选题: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 )的目标A.依法治国B.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C.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D.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答案:A、C、D 本题解析:【精解】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目标。
5. 多选题:甲与妻子乙协议离婚,约定8周岁的儿子由乙抚养,甲支付抚养费后甲与有一女儿的丙再婚,并在婚后继续给付儿子抚养费十年后,丙因病去世丙去世时,其近亲属还有姐姐丁有权继承丙遗产的人有( )A.甲B.甲的儿子C.丙的女儿D.丁答案:A、C 本题解析:《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①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丧偶女婿;②第二顺序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的规则是: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题中,丙的继承人包括其丈夫甲和女儿及其姐姐丁,但是其丈夫甲和女儿是第一顺位继承人,有权继承其遗产;而姐姐丁是第二顺位继承人,无权继承其遗产6. 多选题: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既可以属于国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的有( )A.城市土地B.城市郊区土地C.农村土地D.宅基地答案:B、C 本题解析:【精解】根据《宪法》第10条的规定,城市土地必然为国有,故排除A项,而宅基地必然为集体所有,故排除D项。
但城市郊区的土地、农村土地既可以属于国有,也可以属于集体所有,故选B、C项7. 问答题:2010年3月15日,甲与乙达成买卖协议,约定甲向乙出售孤本线装古书一套(该套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价款15万元,双方应于同年8月9日同时履行2010年5月30日,甲在搬家过程中不慎将该套书的中卷本丢失甲第二天在报纸上刊登寻物启事,称归还此书者可得酬金5000元丙拾得此书后看到该寻物启事,于6月6日找到甲欲归还此书,同时要求甲给付酬金因甲不愿支付酬金,二人产生争执,丙遂将书带回家2010年8月9日,甲向乙提出,因自己与丙之间的纠纷未解决,无法交付整套书籍,故主张解除合同乙不同意根据上述案情,请回答以下问题并分别说明理由:(1)甲是否有权单方解除合同?(2)丙是否有权拒绝归还此书?(3)丙在何种情况下有权要求甲支付悬赏广告中的酬金?(4)乙是否有权请求丙交付该套书的中卷本?答案: 本题解析:【分析】民法典中的重点内容在于合同的成立与生效、合同责任、合同的解除等,这些都是必须掌握的内容一般在非法学联考中不会涉及很偏的知识点,如“融资租赁合同”,学习民法典的侧重点依然要放在民法典总论部分。
1)甲无权单方解除合同2分)《民法典》第9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①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②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③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④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导致不能实现合同目的;⑤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甲与丙之间的纠纷并不属于任何一项法定单方解除合同的条件而且单方解除合同的主要适用者是合同中受损失的一方故甲不能单方面解除合同2分)(2)丙无权拒绝归还此书2分)《民法典》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故丙不能因为甲不支付报酬而不归还拾得的遗失物,但可以要求甲支付因拾得此书而产生的必要费用2分)(3)丙只有在归还此书后,才有权要求甲支付酬金2分)悬赏广告是指以广告的方式公开表示对于完成一定行为的人,给予报酬的意思表示根据法律规定,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支付报酬,完成特定行为的人可以请求悬赏人支付报酬可见,行为人只有在特定行为完成时,才有权要求悬赏人支付报酬1分)(4)乙无权请求丙交付该套书的中卷本。
2分)丙并非买卖合同当事人,根据合同的相对性,乙只对甲享有债权,而不能向合同之外的第三人提出请求2分)8. 多选题:甲与乙在某影楼拍摄了一组婚纱照未经甲、乙许可,影楼将他们的一张婚纱照片置于橱窗中招揽生意一年后,甲、乙发现影楼的侵权行为,起诉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人民法院确定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根据有( )A.侵权人的获利情况B.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C.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D.受诉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答案:A、B、C、D 本题解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0条第1款规定,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①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②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③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④侵权人的获利情况;⑤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⑥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九、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9. 问答题:简述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答案: 本题解析: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为了设立、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实施的行为其有效条件包括:(1)行为人合格。
民事主体在实施具体的民事法律行为时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①对于自然人而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各种民事法律行为均为合格,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法律允许其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范围内,进行与其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就是合格的;②具体到法人,则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并在自己经营的业务范围内从事民事活动:③至于依法参与民事活动的非法人组织,必须是具有法律承认的资格和在其所属的法人授权范围内从事民事活动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行为人的内心意愿由行为人自觉自愿产生,同时与其表达的意思相一致3)行为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4)行为形式合法凡属要式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而不要式民事法律行为,由当事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选择口头、书面或其他形式10. 问答题:有人认为:“男女双方一经登记确立婚姻关系,双方的一切财产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请运用婚姻法规定的夫妻财产制度对此观点加以辨析答案: 本题解析:【分析】本题的考点比较清晰,主要考查夫妻共同财产与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难度一般,主要从现行的法律规定具体阐释。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2分)(1)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财产制包括法定财产制和约定财产制,且以法定财产制为主,约定财产制为辅2分)(2)如果夫妻以协议方式约定了婚前、婚后财产的归属,则按照约定处理;如果双方就婚前、婚后财产归属未作出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则适用法定财产制,即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所得,原则上为夫妻共有,婚前财产及婚后法定的特有财产仍然属于夫或妻的个人财产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