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文件黔国土规划院价备申字[2020]160号关于申请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矿业权价款计算结果的报告贵州省自然资源厅:根据贵厅委托,按黔府办发[2015]22号文要求我院已完 成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 的矿业权价款评估现将矿业权价款计算书及有关材料报 上,请予以审查备案附件1:矿业权价款计算书及说明附件2:《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 湾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备案文件及专家意 见附件3:采矿许可证复印件附件4:营业执照复印件二○二〇年九月二十九日贵州省自然资源厅黔自然资储备字〔2020〕119号关于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的函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对《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 报告》的矿产资源储量通过评审,并已将评审意见书及相关材 料提交省自然资源厅申请备案,评审基准日期为2019年12月 31日经合规性检查,你单位为我厅确认的评审机构,评审专家和评审程序符合要求,准予备案。
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为合规性备案,评审意见书及其它 提请备案材料的完备性、严谨性、真实性和合法合规性等各方 面,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和评审专家负责如因 矿业权人和编制单位提供评审、认定的资料不真实,存在弄虚作假的,所造成后果由矿业权人和编制单位自行承担— 1—请矿业权人按要求履行地质资料汇交法定义务9 2 0 年 , 月 9 1—2—《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意见书黔国土规划院储审字[2020]92号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二〇二O 年五月二十七日报告名称: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申报单位: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李前幸勘查单位: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编制人员:兰红强 杨淑萍刘胜华 张开福 龙 宇方生红王华英法定代表人:赵 洪总工程师:刘祥先评审汇报人:张开福会议主持人:孙亚莉储量评审机构法定代表人;祝存伟 评审专家组组长:曹志德(地质)评审专家组成员:洪愿进(地质)丁献荣(物探)签发日期:二〇二〇年五月二十七日陈 华(地质)伍锡举(水文)矿业权人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金沙县源 村乡田湾煤矿(兼并重组)矿区范围内的资源储量核实工作,于 2020年2月编制完成《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 源村乡田湾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以下简称《报 告》),并送交评审机构申报评审。
评审目的是为兼并重组保留 的田湾煤矿拟建45万吨/年矿井申请划定矿区范围、采矿许可证 变更等提供依据提交的《报告》资料齐全,包括文字报告1本、 附图21张,附表3册及相关附件受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委托,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研究院 聘请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地质、物探(煤田测井)、水文等 专业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名单附后),于2020年3月4日 在贵阳市对《报告》进行函审经专家的认真审查和评议,形成 函审意见函审后,编制单位对《报告》作了补充修改,经专家 复核,修改稿符合要求,形成评审意见如下:一、矿区概况(一)位置、交通和自然地理概况田湾煤矿(兼并重组)矿区位于金沙县城东90°方位,直距 金沙县城约50km, 行政区划隶属金沙县源村乡管辖地理坐标: 东经106°35'12”~106°38'23",北纬27°26'09”~27°28'30"矿区 内及周边交通以公路为主,矿区至源村乡运距5km, 至沙土镇运 距约8km, 经沙土至国道兰海高速 (G75) 遵义南站运距57km,交通较方便矿区总体上属低中山地形,沟谷—岩溶地貌区内地势总体 为北西部高,南东部低,最高点位于矿区北部的无名山顶,海拔 +1019.0m, 最低点位于矿区南东部边界3号拐点附近,海拔+810.0m, 最大相对高差209m。
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6℃,年均降水量11053.4mm区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区域稳定性良好二)矿业权设置情况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于2018年6月11日颁发的田湾煤矿 采矿许可证,采矿权人为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号 为C5200002011021120107061, 矿山名称为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经济类型为股份有限公司, 开采矿种为煤,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生产规模15万吨/年,矿 区面积1.0646km² , 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开采深度由+980m 至+540m 标高,有效期限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根据贵州省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工作领导 小组办公室文件《关于对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兼并重 组实施方案进行调整的批复》(黔煤转型升级办[2019]7号), 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属兼并 重组保留煤矿,异地配对关闭凯里市凯鑫煤业有限公司凯里市大 风洞乡峡谷岩煤矿,原则同意田湾煤矿兼并重组调整后的矿区范 围由原田湾煤矿、重源煤矿、回归煤矿部分采矿权范围及2016 年11月21 日贵州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同意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回归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矿区范围的 通知》(黔国土资矿管函[2016]967号)批复的回归煤矿(兼并 重组)调整后的矿区范围北部整合形成。
兼并重组保留后的田湾煤矿拟建生产规模为45万吨/年根据贵州省自然资源厅《关于拟预留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乡田湾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矿区范围的函》(黔自然资审批函[2019]831号),同意拟预留调整矿区范围,拟预留调整矿区面积17.5491km² , 由10个拐点圈定2兼并重组后的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金沙县源村 乡田湾煤矿(兼并重组)矿区范围因与偏岩河水源地保护区重叠, 贵州天健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诺自愿放弃重叠范围,放弃重 叠范围后拟保留的矿区面积9.0314km² , 由8个拐点坐标圈定 田湾煤矿(兼并重组)调整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表1 田湾煤矿(兼并重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拐点编号2000坐标拐点编号2000坐标XYXY13041043.83436363853.72053038803.81636360333.71023040999.22836365595.76263038803.81936361499.71033036689.31936363314.82473039339.82136361499.24043038235.81736360333.71083039339.82636363853.720本次煤炭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在拟保留的兼并重组调整矿区 范围内,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南西部以煤层风氧化带下限为界,东、 南、西及北部均至兼并重组调整矿区边界,最大算量面积 8.8079km² , 由13个拐点坐标圈定(表2),估算标高+970m~+420m。
表 2 田湾煤矿(兼并重组)资源储量估算最大范围拐点坐标拐点2000坐标系拐点2000坐标系XYXY(1)3041043.83436363853.720(8)3038555.28536360603.710(2)3040999.22836365595.762(9)3038644.37236360765.010(3)3036689.31936363314.824(10)3038803.81036360685.020(4)3038134.48536360533.930(11)3038803.81936361499.710(5)3038222.66036360669.640(12)3039339.82136361499.240(6)3038339.93736360632.990(13)3039339.82636363853.720(7)3038453.69436360747.590(三)地质矿产概况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为二叠系中统茅口组 (P₂m), 上统 龙潭组 (P₃ 1)、 长兴组 (P₃ c), 三叠系下统夜郎组(Tiy) 及第四系 (Q)32、 构造矿区位于大顶坡背斜南东翼及官田坝向斜北西翼,区内次级 褶曲不发育,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向,倾向南东,倾角9°~20°, 总体构造形态为单斜构造。
地表未发现断层,矿山井下开采揭露 落差小于15m 的正断层3条,逆断层1条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3、含煤地层及可采煤层区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厚97.16~119.81m, 平 均108.09m; 含煤8~12层,含煤总厚5.54~10.00m, 平均7.17m, 含煤系数6.63%含可采煤层3层,自上而下编号分别为9、11、 15号,均为大部可采煤层可采煤层总厚3.38~8.44m, 平均 4.55m, 可采含煤系数4.21%煤层对比可靠各可采煤层基本 特征如下:9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长兴组底界33.48~54.45m, 平均42.04m 煤层全层厚度0.48~2.20m, 平均1.41m; 采用厚 度0.48~2.01m, 平均1.27m 含夹矸0~1层, 一般无夹矸,煤 层结构简单点可采率76%,面积可采率71%,大部可采,属 较稳定煤层11号煤层:位于龙潭组中下部,上距9号煤层22.67~ 35.28m, 平均27.18m煤层全层厚度0.30~1.21m, 平均0.83m; 采用厚度0.30~1.21m, 平均0.83m含夹矸0~1层, 一般无夹 矸,煤层结构简单。
点可采率71%,面积可采率64%,大部可 采,属较稳定煤层15号煤层:位于龙潭组底部,上距11号煤层24.78~40.72m, 平均30.41m, 下距茅口组顶界0.61~10.83m, 平均3.76m煤层 全层厚度0.41~3.49m, 平均1.82m; 采用厚度0.41~3.29m, 平 均1.70m 含夹矸0~4层, 一般含1层夹矸,煤层结构较简单4点可采率94%,面积可采率85%,大部可采属较稳定煤层4、煤质(1)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区内可采煤层煤的颜色为黑色和灰黑色,块状及碎块状,细 带状结构,局部宽条带结构;似金属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