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讲 声 调 与 音 变.doc

cl****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6KB
约13页
文档ID:537334567
第四讲 声 调 与 音 变.doc_第1页
1/13

声 调 与 音 变一、声调(一)普通话的声调 共有四类不同的音高变化,简称四声在汉语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词义如拼音“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子”、“竹子”、“主子”、“柱子”或“铸字”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1)阴平 高平调 调值55(2)阳平 中升调 调值35(3)上声 降升调 调值214(4)去声 全降调 调值51(二)声调与声调搭配(包括轻声在内)共有20种类型:音标 音符 音响 音乐 窗户平均 平常 平板 平面 麻烦晚安 晚霞 晚点 晚饭 喜欢自修 自由 自己 自律 岁数 二、变调(一)上声变调1) 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14但只有在读单音节或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14过程读全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在朗读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不读全上2) 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时,只读半上211。

如:好书,火车; 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3) 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上如:领导,讲演,了解,厂长,处理,尽管4) 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如: 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水彩/笔, 洗脸/水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间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 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小/海岛5) 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以上变调规律变调如:永远/友好,请/往北/走,给你/两碗/炒/米粉,……(二)“一”“不”变调1)“一”的本调为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音节、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时仍念本调 如:一二一,统一,第一,始终如一,一九三九年;2)“一”在非去声前(阴、阳、上)变去声, 如:一斤,一天;一瓶,一年;一桶,一小时; 3)“一”在去声前变成阳平如:一个,一定,一块,一旦,一共; 4)“不”的本调是去声,“不”在读单音节、处于句尾以及非去声前念仍读本调去声。

如: 不,偏不! 谁敢说个“不”字? 不听, 不来, 不好5)和“一”一样,“不”在去声前变成阳平 如:不见,不是,不对,不露声色6)“一”、“不”夹在词语中间一般读轻声如:听一听,闻一闻,想一想,看一看,用不着,行不行,买不起,差不多7)由于“一”“不”的声调受后面音节的影响而变化,有时在同一个词组中,声调也不一致例如:一天不吃,一日不见,一心一意,一模一样,不冷不热,不干不净8)要注意变调与本调之间意义上的区别如: 一连的战士一连打了几个胜仗 一楼的老王把一楼的人都叫出来了三、轻声:轻声只能体现在词语和句子中,不能独立存在,助词和语气词(如:吗、的、了、吧)也不例外因此,在读单音节字词时,不能读轻声一) 轻声的发音描述:轻声词前音读得较重较长,后音读得轻短模糊轻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音节后,读轻短的低降调(31);在上声音节后,读较高的轻短音,有上挑的趋势(44)如:妈妈、爷爷、爸爸、收成、朋友、事情奶奶、养活、寡妇、马虎、喜欢、傻子注:轻声的调值是由前一个音节决定的,与原调值无关 (二)变读轻声的规律:1) 部分重叠式的名词和动词,后一音节读轻声如:妈妈,星星,娃娃,姐姐,爸爸;说说,谈谈,走走,看看 (注意动词两个上声重叠,第一个字先变阳平,再读轻声。

2) 位于句尾的语气词“吧、吗、呢、啊”读轻声 如:来吧. 行吗? 干活儿呢! 走啊!3) 助词“的、地、得、 着、了、过”等读轻声如:他的,渐渐地,大得很,说着话,走了,来过4) 名词、代词的后缀“头、子、们”等读轻声 如:石头,念头,桌子,村子,我们5) 处所名词后的方位词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如:墙上,地下,外边,屋里,东面6) 趋向动词一般读轻声(不是必读轻声词)如:躺下,拿去,起来,送过来7) 人体的许多部分读轻声:如:脑袋,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舌头,下巴,喉咙, 胳膊,巴掌,指头,指甲,骨头,屁股等三)部分无规律的轻声词:白净 动弹 比方 别扭 畜生 称呼 刺猬 窗户 凑合 答应 打扮 打听 耽误 东西 地方 队伍 耳朵 告诉 官司 关系 故事 活泼 糊涂 伙计 记性 交情 咳嗽 窟窿 快活 困难 粮食 凉快 老实 力气 骆驼 麻烦 买卖 迷糊 明白 名字 暖和 难为 能耐 盘算 牌楼 朋友 便宜 漂亮 脾气 清楚 认识 热闹 扫帚 收拾 思量 岁数 舒服 挑剔 唾沫 稳当 尾巴 位置 喜欢 消息 学生 衙门 钥匙 衣服 意思 养活 应酬 云彩 在乎 状元 眨巴 自在 琢磨 注:凡是词典中有注音同时前面带点的词为可读可不读轻声词。

无论是否读轻声都不会扣分凡是不注音的词为必读轻声词,读错要扣分非轻声词读成轻声要扣分四)注意有些词读轻声与不读轻声有意义上的区别如:东西,大方,兄弟,地道,买卖,火烧,地下,运气,精神,大意,老子,人家,地方,是非,生气等五)语音操练: 你脑袋糊涂了!公家的事儿怎么能这么马虎呢?谁愿意找麻烦呢?为了咱们的交情,我答应帮你向上司打听清楚他们的关系,把消息告诉你,你找朋友商量一下再作打算吧什么毛病 怎么搞的 那么在乎 多不容易 这么马虎上司厉害 先生糊涂 母亲清楚 女婿客气 媳妇明白衣服干净 生意麻烦 粮食便宜 意思含糊 头发漂亮告诉朋友 收拾东西 商量事情 打听名字 认识学生耽误工夫 打个比方 眨巴眼睛 困难时候 喜欢自在四、儿化儿化是指没有实际意义的后缀“儿”,不自成音节,与前一个音节融为一体,做为卷舌动作附加在前音节末尾,使前一个韵母发生卷舌音变,成为“儿化韵”一)儿化的变音规则如下:1)前一音节的尾韵母是a(ia,ua),o(uo),e,ê(ie,ue),u(iu,ou)或单韵母i,ü,直接加“r”或“ər”如:号码儿ma..r,小花儿hua…r,蝈蝈儿guo..r,模特儿te…r,丑角儿jue..r 白兔儿tu..r,打球儿qiu…r, 小鸡儿ji…ər,金鱼儿yu…ər.2)前一音节韵母的尾音素是i(包括ai,ei,ui)或 n(包括前鼻音an,en,in和un,ün,uan,ian,üan)时,由于妨碍了后面的卷舌动作,所以丢失韵尾i, n后提前加“r”或“ər”。

如:小孩儿hai-har, 晚辈儿 bei-bər , 稻穗儿sui-suər, 好玩儿wan-war, 纳闷儿men-mər, 干劲儿jin-jiər,打盹儿dun-duər 短裙儿qun-quər, 茶馆儿 guan-guar,一点儿 dian-diar ,转圈儿quan-quar.3)前一音节的尾音素是ng,丢失韵尾ng,使前面元音鼻化并加“r”或“ər”要注意前后鼻韵母儿化时的区别,如:帮忙儿mang-mãr 门缝儿feng-fə~r 对比非鼻化: 一份儿fen-fər没空儿kong-kõr 蛋黄儿huang-huãr 对比非鼻化: 铁环儿huan-huar小熊儿xiong-xiõr 眼镜儿jing-jiə~r 对比非鼻化: 来劲儿 jin-jiər4)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儿化后丢掉舌尖元音-i,再加ər瓜子儿 zi-zər,没词儿ci-cər,果汁儿zhi-zhər,没事儿shi-shər(二) 测试用儿化词语表:一、 韵母或韵尾直接加“r”或“ər”:刀把儿 号码儿 戏法儿 在哪儿 找茬儿 打杂儿 板擦儿 掉价儿 一下儿 豆芽儿 脑瓜儿 大褂儿 麻花儿 笑话儿 牙刷儿 半截儿 小鞋儿 旦角儿 主角儿 针鼻儿 垫底儿 肚脐儿 玩意儿 毛驴儿 小曲儿 痰盂儿 模特儿 逗乐儿 唱歌儿 挨个儿 打嗝儿 饭盒儿 在这儿 碎步儿 没谱儿 儿媳妇儿 梨核儿 泪珠儿 有数儿 红包儿 灯泡儿 半道儿 手套儿 跳高儿 叫好儿 口罩儿 绝着儿 口哨儿 蜜枣儿 鱼漂儿 火苗儿 跑调儿 面条儿 豆角儿 开窍儿 衣兜儿 老头儿 年头儿 小偷儿 门口儿 纽扣儿 线轴儿 小丑儿 加油儿 顶牛儿 抓阉儿 棉球儿 火锅儿 做活儿 大伙儿 邮戳儿 小说儿 被窝儿 耳膜儿 粉末儿二、去掉韵尾“i”或“ n”,加“r”或“ər” :名牌儿 鞋带儿 壶盖儿 小孩儿 加塞儿 快板儿 老伴儿 蒜瓣儿 脸盘儿 脸蛋儿 收摊儿 栅栏儿 包干儿 笔杆儿 门槛儿 小辫儿 照片儿 扇面儿 差点儿 一点儿 雨点儿 聊天儿 拉链儿 冒尖儿 坎肩儿 牙签儿 露馅儿 心眼儿 一块儿 茶馆儿 饭馆儿 火罐儿 落款儿 打转儿 拐弯儿 好玩儿 大腕儿 烟卷儿 手绢儿 出圈儿 包圆儿 人缘儿 绕远儿 杂院儿 刀背儿 摸黑儿 老本儿 花盆儿 嗓门儿 把门儿 哥们儿 纳闷儿 后跟儿 高跟儿鞋 别针儿小人儿书 一阵儿 走神儿 大婶儿 杏仁儿 刀刃儿 跑腿儿 一会儿 耳垂儿 墨水儿 围嘴儿 走味儿 打盹儿 胖墩儿 砂轮儿 冰棍儿 没准儿 开春儿 有劲儿 送信儿 脚印儿  合群儿三、去掉韵尾ng,使前元音鼻化并加“r”或“ər”:药方儿 赶趟儿 香肠儿 瓜瓤儿 鼻梁儿 透亮儿 花样儿 蛋黄儿 打晃儿 天窗儿 钢镚儿 夹缝儿 脖颈儿 提成儿 小瓮儿 花瓶儿 打鸣儿 图钉儿 门铃儿 眼镜儿 蛋清儿 火星儿 人影儿 果冻儿 门洞儿 胡同儿 抽空儿 酒盅儿 小葱儿 小熊儿四、去掉舌尖元音-i(前、后)后直接加“ər”:瓜子儿 石子儿 没词儿 挑刺儿 墨汁儿 锯齿儿 记事儿(三)儿化还有区分词性或意义的作用。

例如:信-信儿 头-头儿 黄-黄儿 皮-皮儿 盖-盖儿弯-弯儿 个-个儿 眼-眼儿 方-方儿 亮-亮儿火星-火星儿 白面-白面儿 破烂-破烂儿有门-有门儿 早点-早点儿 一点-一点儿(四)语音操练前边儿那个梳小辫儿的小孩儿就喜欢拿摊儿上的小鸡儿和金鱼儿当玩意儿玩儿那位穿坎肩儿,戴眼镜儿的小伙儿别在门口儿那儿聊天儿逗乐儿了,有空儿过这边儿来帮个忙儿,打个杂儿五、“啊”的音变在汉语中,“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的语气助词啊”在句首或单用时读音为“啊”,而在句尾时,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就会发生变化掌握 “啊”的变读规律,并不需要死记硬背,除了熟悉下列第一部分的增音规律外,原则上也是将前一个音节顺势连读,不要停顿,自然就会念出啊的变音来一)“啊”的音变规律:1)前音节韵尾是a,o不含(ao,iao),e,ê , i(包括ai,ei,ui),ü 时,读增音ya: 干啥啊?打架啊? 好多啊!别发火啊! 上车啊! 谁敢惹啊?快写啊!还不上学啊? 找你啊!吃鱼啊!打哪儿来啊?好累啊! 怕吃亏啊! 2)前音节韵尾是其他音素时,按“连读”处理u、ao,iao 连读成wa: 在哪儿住啊? 好啊!!你要不要啊?n连读成na: 真好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