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大别山冰臼群1.docx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65KB
约3页
文档ID:537307191
大别山冰臼群1.docx_第1页
1/3

大别山冰臼群 地理环境 罗田冰臼位于河铺镇与九资河镇交界处,地处牌形地村与三级电站之间,东经115度31分23秒,北纬31度0分56秒,全长约二公里冰臼的形成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和古冰川气候环境的直接产物和重要遗迹,是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舂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形态特征从簰形地街头上行两三里路,有一个名叫跳鱼潭的地方,是冰臼群所在地之一这里两面高山,河谷位置很低从半山腰的公路经过,如果不注意,根本看不到河谷走下河谷,就会觉得眼睛一亮,奇形怪状的石头鳞次栉比,万花筒一般令人眼花缭乱河道两岸和底部都是花岗岩,被洪荒时代直至今日的水流冲刷得光溜溜的,不论是整块的石板,还是单独的石头,都光溜圆滑河道的石板不平整,是被百万年的水流分割成纵横交错的难以描述的图案在这些图案中,最杰出的图形就是圆形那就是冰臼,散布在约800米的河床上,千姿百态,各显风骚论形状,有圆的、半圆的、圆弧的;论大小,有晒羌大的、簸箕大的、水桶大的、碗口大的、茶杯大的;论深浅,有扁担深的、脚胯深的、手臂深的、脚背深的、巴掌深的;论密封性,有屯水长草的、清亮见底的 、干涸现石的、互相串通的、残缺不全的;论高低,有悬岩洞穴 、石壁穿洞、石板挖臼、石裂臼开、独石开孔、水下暗洞。

再看那些被水流分割的岩石状貌,似禽似兽,似妖似鬼,其奇形怪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置身这神秘诡异的地方,恍如来到了仙山佛地,心旷神怡最大特征口小、肚大、底平,是冰川作用的直接产物两三百万年前,在巨原冰层覆盖处于"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融水,沿冰川裂隙向下流动时,由于冰层内有巨大压力,呈"圆柱内水钻方式,向下覆基岩及冰川浮砾,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最终形成浮坑" 此处冰臼长约500米,宽约150米,形态呈圆形或平圆形,还有穿石形最深约2米,最浅约5厘米,最大直径3米,最小如碗口大此处深浅不一的冰臼有近千个此处冰臼有的形如水缸体,有的象葫芦,有的象酒杯,有的象石灶、石锅,有的象油盐罐传说冰臼是第四纪冰川的产物它的形成是冰层作用于岩层的结果,有漫长的过程,足有两百万年以上在我们当地,人们把它叫做"石锅石灶"千百年来,这里就有神奇的传说:在簰形地的天堂河谷,有许许多多的的石锅石灶,排在几里路的河床上,一排一排的,足有几百上千个那是十万天兵天将吃饭的地方,经常烟雾缭绕,夜静更深时人欢马叫历史变迁冰臼形成历史优久,但是解放后此处的冰川遗迹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跳鱼潭的岩石遭到了两次破坏一次是大炼钢铁时,需要从这里簰运木柴出去,簰工清除水道,炸掉了一些险石。

再一次是农业学大寨时,人们劈石砌田岸、河岸,又毁掉了一些高凸的石头第三次是兴修天河渠道时将绵延几公里的冰臼群破坏掉,尽管如此,这里的冰臼的原始风貌依然保存相当完好景观景点大别山冰臼群最集中的有五个地方,分别是百丈崖、打网河、巴毛潭、叠石潭和跳鱼潭,其中跳鱼潭处最为壮观跳鱼潭原来是个撮口,人们在两边的岩石向河中牵网,河里的鱼会自动跳到网里,因此得名跳鱼潭。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