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节 光学系统像差理论综合实验.doc

桔****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84MB
约24页
文档ID:537118199
第五节 光学系统像差理论综合实验.doc_第1页
1/24

第五节 光学系统像差实验一、 引言如果成像系统是理想光学系统, 则同一物点发出的所有光线通过系统以后, 应该聚焦在理想像面上的同一点, 且高度同理想像高一致但实际光学系统成像不可能完全符合理想, 物点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在像空间形成具有复杂几何结构的像散光束, 该像散光束的位置和结构通常用几何像差来描述二、 实验目的掌握各种几何像差产生的条件及其基本规律,观察各种像差现象三、 基本原理光学系统所成实际像与理想像的差异称为像差,只有在近轴区且以单色光所成像之像才是完善的(此时视场趋近于0,孔径趋近于0)但实际的光学系统均需对有一定大小的物体以一定的宽光束进行成像,故此时的像已不具备理想成像的条件及特性,即像并不完善可见,像差是由球面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即使透镜的折射率非常均匀,球面加工的非常完美,像差仍会存在几何像差主要有七种:球差、彗差、像散、场曲、畸变、位置色差及倍率色差前五种为单色像差,后二种为色差1.球差轴上点发出的同心光束经光学系统后,不再是同心光束,不同入射高度的光线交光轴于不同位置,相对近轴像点(理想像点)有不同程度的偏离,这种偏离称为轴向球差,简称球差()如图1-1所示图1-1 轴上点球差2.慧差彗差是轴外像差之一,它体现的是轴外物点发出的宽光束经系统成像后的失对称情况,彗差既与孔径相关又与视场相关。

若系统存在较大彗差,则将导致轴外像点成为彗星状的弥散斑,影响轴外像点的清晰程度如图1-2所示图1-2 慧差3.像散像散用偏离光轴较大的物点发出的邻近主光线的细光束经光学系统后,其子午焦线与弧矢焦线间的轴向距离表示: 式中,,分别表示子午焦线至理想像面的距离及弧矢焦线会得到不同形状的物至理想像面的距离,如图1-3所示图1-3 像散当系统存在像散时,不同的像面位置会得到不同形状的物点像若光学系统对直线成像,由于像散的存在其成像质量与直线的方向有关例如,若直线在子午面内其子午像是弥散的,而弧矢像是清晰的;若直线在弧矢面内,其弧矢像是弥散的而子午像是清晰的;若直线既不在子午面内也不在弧矢面内,则其子午像和弧矢像均不清晰,故而影响轴外像点的成像清晰度4.场曲使垂直光轴的物平面成曲面像的象差称为场曲如图1-4所示子午细光束的交点沿光轴方向到高斯像面的距离称为细光束的子午场曲;弧矢细光束的交点沿光轴方向到高斯像面的距离称为细光束的弧矢场曲而且即使像散消失了(即子午像面与弧矢像面相重合),则场曲依旧存在(像面是弯曲的)场曲是视场的函数,随着视场的变化而变化当系统存在较大场曲时,就不能使一个较大平面同时成清晰像,若对边缘调焦清晰了,则中心就模糊,反之亦然。

图1-4 场曲5.畸变畸变描述的是主光线像差,不同视场的主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与高斯像面的交点高度并不等于理想像高,其差别就是系统的畸变,如图1-5所示由畸变的定义可知,畸变是垂轴像差,只改变轴外物点在理想像面的成像位置,使像的形状产生失真,单不影响像的清晰度图1-5 畸变实验一 应用平行光管测量位置色差一、 引言平行光管是一种长焦距、大口径,并具有良好像值的仪器,与前置镜或测量显微镜组合使用,既可用于观察、瞄准无穷远目标,又可作光学部件,光学系统的光学常数测定以及成像质量的评定和检测二、 实验目的(1)了解平行光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2)掌握平行光管的使用方法(3)了解色差的产生原理(4)学会用平行光管测量球差镜头的色差三、 基本原理根据几何光学原理,无限远处的物体经过透镜后将成像在焦平面上;反之,从透镜焦平面上发出的光线经透镜后将成为一束平行光如果将一个物体放在透镜的焦平面上,那么它将成像在无限远处图2-1 为平行光管的结构原理图它由物镜及置于物镜焦平面上的分划板,光源以及为使分划板被均匀照亮而设置的毛玻璃组成由于分划板置于物镜的焦平面上,因此,当光源照亮分划板后,分划板上每一点发出的光经过透镜后,都成为一束平行光。

又由于分划板上有根据需要而刻成的分划线或图案,这些刻线或图案将成像在无限远处这样,对观察者来说,分划板又相当于一个无限远距离的目标图2-1 平行光管的结构原理图根据平行光管要求的不同,分划板可刻有各种各样的图案图2-2 是几种常见的分划板图案形式图2-2(a)是刻有十字线的分划板,常用于仪器光轴的校正;图2-2 (b) 是带角度分划的分划板,常用在角度测量上;图2-2 (c) 是中心有一个小孔的分划板,又被称为星点板;图2-2 (d) 是鉴别率板,它用于检验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鉴别率板的图样有许多种,这里只是其中的一种;图2-2 (e) 是带有几组一定间隔线条的分划板,通常又称它为玻罗板,它用在测量透镜焦距的平行光管上图2-2 分划板的几种形式光学材料对不同波长的色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因此同一孔径不同色光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后与光轴有不同的交点不同孔径不同色光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也不相同在任何像面位置,物点的像是一个彩色的弥散斑,如图2-3所示各种色光之间成像位置和成像大小的差异称为色差图2-3 轴上点色差轴上点两种色光成像位置的差异称为位置色差,也叫轴向色差对目视光学系统用表示,即系统对蓝光和红光的色差 (2-1)对近轴去表示为 (2-2) 根据定义可知,位置色差在近轴区就已产生。

为计算色差,只需对F光和C光进行近轴光路计算,就可求出系统的近轴色差和远轴色差四、 仪器用具平行光管、色光滤色片、色差镜头、CMOS相机、电脑、机械调整件等五、 实验步骤1. 参考示意图2-4,搭建观测位置色差的实验装置图2-4 位置色差检测装置示意图1. 光纤光源4. 可调节棱镜支架2. 平行光管5. CMOS数字相机3. 色差镜头6. 一维平移台2.调节平行光管、被测镜头和CMOS相机,使它们在同一光轴上具体操作步骤:先取下星点板,使人眼可以直接看到通过平行光管和被测镜头后的会聚光斑调节被测镜头和CMOS相机的高度及位置,使平行光管、被测镜头和CMOS相机靶面共轴,且会聚光斑打在CMOS相机靶面上3.装上25的星点板,微调CMOS相机位置,使得CMOS相机上光斑亮度最强,如图2-5a所示此时在平行光管上加上蓝光(F)滤色片,可以看见视场变暗,此时调节CMOS相机下方的平移台,使CMOS相机向被测镜头方向移动,直到观测到一个会聚的亮点,如图2-5b所示,记下此时平移台上螺旋丝杆的读数此时将F光滤色片换成绿光(D)滤色片,可看见视场图案如图2-5c所示,然后调节平移台,使CMOS相机向远离被测镜头方向移动,又可观测到一个会聚的亮点,如图2-5d所示,记下此时平移台上螺旋丝杆的读数。

再将D光滤色片替换为红光(C)滤色片,可看见视场图案如图2-5e所示,再次调节平移台,使CMOS相机继续想远离镜头方向移动,又可观测到一个会聚的亮点,如图2-5所示,记下此时平移台上螺旋丝杆的读数 a b c d e f 图2-5 色差实验效果图4.数据处理:位置色差 实验二 星点法观测光学系统单色像差一、 引言根据几何光学的观点,光学系统的理想状况是点物成点像,即物空间一点发出的光能量在像空间也集中在一点上,但由于像差的存在,在实际中式不可能的评价一个光学系统像质优劣的根据是物空间一点发出的光能量在像空间的分布情况在传统的像质评价中,人们先后提出了许多像质评价的方法,其中用得最广泛的有分辨率法、星点法和阴影法(刀口法)二、 实验目的1. 了解星点检验法的测量原理2. 用星点法观测各种像差三、 基本原理光学系统对相干照明物体或自发光物体成像时,可将物光强分布看成是无数个具有不同强度的独立发光点的集合每一发光点经过光学系统后,由于衍射和像差以及其他工艺疵病的影响, 在像面处得到的星点像光强分布是一个弥散光斑,即点扩散函数。

在等晕区内,每个光斑都具有完全相似的分布规律,像面光强分布是所有星点像光强的叠加结果因此,星点像光强分布规律决定了光学系统成像的清晰程度,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学系统对任意物分布的成像质量上述的点基元观点是进行星点检验的基本依据星点检验法是通过考察一个点光源经光学系统后在像面及像面前后不同截面上所成衍射像通常称为星点像的形状及光强分布来定性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好坏的一种方法由光的衍射理论得知, 一个光学系统对一个无限远的点光源成像, 其实质就是光波在其光瞳面上的衍射结果, 焦面上的衍射像的振幅分布就是光瞳面上振幅分布函数亦称光瞳函数的傅里叶变换, 光强分布则是振幅模的平方对于一个理想的光学系统, 光瞳函数是一个实函数, 而且是一个常数, 代表一个理想的平面波或球面波, 因此星点像的光强分布仅仅取决于光瞳的形状在圆形光瞳的情况下, 理想光学系统焦面内星点像的光强分布就是圆函数的傅里叶变换的平方即爱里斑光强分布,即式中,为相对强度(在星点衍射像的中间规定为1.0),为在像平面上离开星点衍射像中心的径向距离,为一阶贝塞尔函数通常,光学系统也可能在有限共轭距内是无像差的,在此情况下,其中为成像光束的像方半孔径角。

无像差星点衍射像如图3-1所示,在焦点上,中心圆斑最亮, 外面围绕着一系列亮度迅速减弱的同心圆环衍射光斑的中央亮斑集中了全部能量的80%以上, 其中第一亮环的最大强度不到中央亮斑最大强度2%的在焦点前后对称的截面上, 衍射图形完全相同光学系统的像差或缺陷会引起光瞳函数的变化, 从而使对应的星点像产生变形或改变其光能分布待检系统的缺陷不同, 星点像的变化情况也不同故通过将实际星点衍射像与理想星点衍射像进行比较, 可反映出待检系统的缺陷并由此评价像质图3-1 无像差星点衍射像四、 仪器用具平行光管、球差镜头、慧差镜头、像散镜头、场曲镜头、畸变镜头、CMOS相机等五、 实验步骤1.参考示意图3-2,搭建观测轴上光线像差(球差)的实验装置图3-2 轴上光线像差(球差)星点法观测示意图1. 光纤光源4. 可调节棱镜支架2. 平行光管5. CMOS数字相机3. 球差镜头6. 一维平移台2.调节各个光学元件与CMOS相机靶面同轴,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CMOS相机,找到通过球差镜头后,星点像中心光最强的位置3.前后轻微移动CMOS相机,观测星点像的变化,可看到球差的现象效果图可参考图3-3 图3-3 球差效果图4.参考示意图3-4,搭建观测轴外光线像差(慧差,像散,场曲)的实验装置。

图3-4 轴外光线像差星点法观测示意图1. 光纤光源4. 可调节棱镜支架2. 平行光管5. CMOS数字相机3. 轴外像差镜头6. 旋转台5.先按照图3-2,调节各个光学元件与CMOS相机靶面同轴,沿光轴方向前后移动CMOS相机,找到通过像差镜头后,星点像中心光最强的位置6.轻微调节像差镜头下方的旋转台,使像差镜头与光轴成一定夹角,观测CMOS相机中星点像的变化轴外像差的效果图可参考图3-5 (a) 慧差效果示意图(b) 场曲效果示意图 (c) 像散效果示意图图3-5 轴外像差效果图实验三 光学系统像差的计算机模拟一、 引言如果成像系统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