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少林绝技心意把图文教程.doc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0.01KB
约8页
文档ID:536884067
少林绝技心意把图文教程.doc_第1页
1/8

风格特点及要领心意把又名锄镢头仅一大式又可演变成十二大式变化,重在心意,并非流于锄镢头的的架子它势法单调,讲求实用而不尚花架,是练心、意、力、气的无上妙法正如秘谱中云:“心意把势法单,它系少林内功拳;拐起毛篮掌宜吐,起落身法随意变;起如举鼎提口气,发‘嗯’声落如分砖;运气宜顺为要旨,落下好似镢把般;夜静练势意集中,形似白猿跳山涧心意把虽仅一式,但变化莫测,可应万变劲以粘滚为主,起落反侧都要求浑身百节滚身而起如起把练法;滚身而起,束身劈打,踩脚而落,内提外随,内外合一,动静呼吸相配合,灵活敏捷如龙腾虎扑一般动作说明预备式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挺胸竖项,两手贴于两侧裤缝,掌心朝后,咬牙叩齿,目视左方(图1)撅头把身体左转90°,屈膝下蹲,左脚前点成左虚步两膝相扣同时,双手左拉右坠,分别护于裆部和心部,拳心朝里(图2)左脚前点后前跨一步,右脚随之勾脚提起同时,左拳提于胸口,右拳绕过左小臂上拉至右耳处(犹如提篮)拳心朝前,左拳变掌立掌朝前推,口发嗯声(图3)右脚前落,左脚跟步,下蹲成弯套弯步(两脚掌、脚跟着地,两膝相扣),与此同时,左掌变拳上提,两拳呈锄头势,随右脚下落双拳劈下,拳眼朝下,口发嗯声,犹如农夫锄地,俗称锄地把或撅地把(图4)。

注:此把为心意把之母,由此可又演变出十二大势,又叫十二把 一、     亮翅把右脚前点,双脚向上,向前纵起与此同时,双拳变掌在左胸前交叉后向两侧分拨,身体落下(图5、6)二、     反身劈把捶以右脚跟为轴,起身右转,转身同时,双掌变拳上举至左肩上方,待身子转足180°后,直身下落,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膝相扣在身子落下的同时,双拳用力劈下(图7)三、     进步劈把捶右腿勾脚提起,双拳上提至右肩上(图8)左脚下落,右脚随即向前跨一步,左脚跟步蹲身成弯套弯腿与此同时,双拳顺势用力下劈,拳轮朝下(图9)四、     移身把身子左转,左腿勾脚提起,左拳变掌随转身向外拨掌(图10),身子转足180°后,左脚向前跨一步,右脚跟上,直身下蹲,成右丁步与此同时,右拳经头顶划弧下劈,拳轮朝下(图11)五、     斜势把右脚跺地向后退一步,身子右转成右弓步,左拳翻腕下拉,拳心斜朝上,右拳翻腕上提至右肩上,拳心朝后,目视左侧(图12)六、     顺势把身子左转90°,成左弓步,两拳变掌,左掌经腹前划弧向前穿出,掌心朝上(图13)右脚向前跨一步,两掌在胸前交叉,掌心朝上(图14)上动不停,右脚下落成右弓步,两掌翻掌,右掌向前穿出,掌心朝下,左掌收于腰间,目视前方(图15)。

七、     反身推苍把身子左转180°,成左弓步,随转身左掌上架,右掌立掌推出(图16)八、     撩阴把右脚前跨一步,左脚跟上成弯套弯腿同时,左掌成虎爪经体前划弧上举复置头顶,右掌变虎爪抓裆,掌心朝前(图17)九、     腾挪把身子右转180°,右脚倒退一步,仍成弯套弯腿转身同时,双拳上提至左肩上方然后劈下(图19)左脚前上一步,右腿勾脚提起,两拳上提至右肩上,如锄地状(图20)右脚跺地,左脚前伸,身子直落,两拳随之劈下(图21)身子由左腿支撑站起,右脚勾脚提起,随起身双拳由下向上提打(图22)右脚落地,左脚跟步蹲身成弯套弯腿,双拳随之劈下(图23)十、     展翅把以左脚为轴,身子右转180°,随转身双拳劈下(图24)左脚点地,身子纵起,双拳变掌在胸前交叉后向两面分拨,落地后成并步,左拳在膝前击右掌(图25、26)十一、推苍把左脚后退一步成左弓步,两掌向右、向上、向下划弧,置于腹前时,左脚蹬地成右弓步与此同时,双掌由腹前向前上推掌(图27、28)十二、虎扑把身子左转180°,右脚支撑,左腿伸直下蹲,双掌随转身由上往下抓(图29)身子蹿起,两虎爪前抓,身子下落(图30、31)。

反势结束身子右转180°,左腿勾脚抬起,右拳上提置于胸前,拳心朝下,左拳上提置于左耳侧,拳心朝外(图32)左脚落地,双拳劈下(图33)少林心意把歌诀:心意把歌诀乃师爷庆贺公传给德建,曾在少林与太极杂志上发表过一段,后在《嵩山访禅记》一书中首次向世人全部公布一心意把势法单,  它系少林内功拳拐起毛篮掌宜吐,起落身法随意变起如举鼎提口气,发"嗯"声落如分砖运气宜顺为要旨,落下好似掘地般夜静练势意集中,形似白猿跳山涧二气运百会达涌泉,行输丹田昆仑转通往中脘到膻中,三合以上抵劳宫气从两足向上提,气达周身用呼气起如举鼎低颚吸,落地分砖气呼出左右起步循环跳,亮翅展身腾丈余初练每时三十六,月后九九八十一天天如一千日连,功到气随走遍天少林释家锤把十要 少林释家锤把秘    山门的里十要诀    一要身以滚而起   身进脚手飞而出 打人不见拳掌影    三节日月技绝奇    二要动静四梢齐   心动挥动丹田起 气催身抖似虎龙    力气汇拢发怪声   三要畅脏五行闲   金木水土火归一 自然地理论五行 五行生气论武术   五行归一气催动力    四两可拨千斤动 此法即指气位调   气血丰满威力雄   四要身沾八条论   起落退反的收进 纵法加入其八验   起横落顺一条线   收如伏猫纵放虎   反身护后似武仙 左右遇敌速侧身   退则到放八优圈   利则猛进驱虎豹   良机方施鹞翻山 五要步法妙如神   寸步过快测五步   寸步相距三尺近   短兵相接生死拼 站步相距五尺远   过步相距两弓准   快步距身丈八尺   边腿带脚前平飞 测步连腿带脚蹬   众围困刻跳出来   六要手足妙法传   少林拳法妙在拳 手法出领起截施   当胸直出如闪电   曲而不曲直非直   起手打人手不见 筋梢发起壮手势   伏出领手难躲闪   顺起顺落为截手   如同鹞下把林钻 束身束翅推后手   仿似燕子寻水源   单手双手交互施   近起右肘冲向前 发手撩阴打下拳   足法更妙有七法   起翻落进踢踩钻   五行归一气合脚 前后弹踢全身空   步步足足不听声   唯有恨脚踩地鸣   行如猛虎飞如龙 七要手足双进法   手与足合战相依   以手为奇实可夸   进法手足身三协 气顺勇疾狠稳准   六法交战实灵验   气指交占多用智   顺指久练体自然 勇指决策要果断   疾指战法快如电   单指击敌心要狠   辨明阵势寻穴眼 轻而不出绝把手   莫对歹徒把艺传   八要顾开截追法   四法协调威力大 顾法护前后左右   莫忘上下遭敌打   开法左右硬松开   借筋之劲伸收活 左开里抽右抽外   或拳或掌要甩开   截法身手言面心   行动表情合而分道本无相,弘之在人。

练心意把时要明三节、四梢、阴阳、五行、=,先将气调顺,排除七情六欲,演练要来回一线,不受场地限制主练心、意、气、兼练下盘、轻功和身法、步法如快步,即一起前脚带后脚,平飞而去,原地翻身,起如举鼎,落如分砖,移闪腾挪,进退疾缓随身变心意把虽然仅一个大式和几个侧式,但变化莫测,,身随意转,可应万变发劲以粘滚为主,起落反侧都要浑身百节连贯,滚身而起如起把的练法,束滚身而起,摇膀,拧腰,横身,肘不离肋,七扭八圪了(圪了音ge liu ,嵩山地区方言,即弯转扭曲之意),旋着转;内提外随,内外合一,束身劈打,如龙腾虎奔之势心意把练到高深境界,已不宜再与人动手争胜了,因它使的都是内力,伤人于无形之中,所以武德不佳之人,不能练心意把,否则伤人伤已,大违佛门慈悲之心少林武术被称为禅武如一,倘若不以佛学为基,以禅为本,则练武之时,必定自伤其身功夫练得越深,自身受伤越重如果所练的只不过是拳打脚踢兵刃暗器的外门功夫,对自身的危害无非是受些暗伤、硬伤,筋骨受苦而已,只要身子强壮,尚可抵御得住但如练的是少林上乘功夫,若每曰不以慈悲佛法调和化解,则容易戾气深入内腑,越陷越深,导致走火入魔,痹烩任何外毒入侵都要厉害百倍。

少林上乘功夫伤人要害,取人性命,心意把亦是如此,所以必须有佛法和禅心为这化解只有佛学禅宗修为越深,对少林功夫的领悟才能越多心意把产生渊源河南这块地方,特别是登封一带,千百年来历经战乱,兼以人民生活比较艰苦,逐渐形成了吃苦耐劳、朴实淳厚、坚毅沉雄、刚直骠悍的民风,民间练武之风相沿成习,历久不衰民间多练少林派武功,历代都有武术高手清朝初年,朝廷为防止人民反抗,严禁民间习武,惟独少林寺院的僧众仍暗地练武不辍他们为了避开清廷的查究,习武活动改在夜间秘密进行建于明末的少林寺毗卢殿,也叫千佛殿,原为储存藏经和佛像的场所,从雍正开始,这里变成了少林寺的秘密夜间练功房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西来堂志善碑》所载的“夜演武略”就是寺僧变换练功形式的真实写照清席书锦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编撰的《嵩岳游记》记述了寺僧在千佛殿习武留下印记的情况:“今后殿壁,绘罗汉手搏像屋地下陷,深数寸,传为习武场由于寺僧长期不断地在千佛殿内练功,殿内地上被脚踩出了四十八个深深的脚坑据前任方丈德禅、行正讲,这些脚坑是清代少林武僧演练内功心意把留下的从脚坑的深度看,它不仅表示练功时间较长,而且表明清代少林功法也是流利内功的。

道光年间,河南一位巡抚久慕少林之名,来到少林寺,坚持要看少林绝技,寺院无奈,只得选派几个武僧为其演练但练武是官方明令禁止之事,过后寺里怕这几个武僧因断点续传罹祸,就令他们分别出逃其中有一个海发和尚,在少林寺中精研心意把,他和弟子湛谟等逃到了偃师境内的少林寺下院石沟寺,这里地处深山,几乎与世隔绝,海发、湛谟和尚便在这里潜心修炼心意把,从而把这一宋代流传下来的少林秘功练到了最高境界据行性法师之师吴山林讲,到了石沟寺以后,湛谟为了练功,十二年夜间睡觉就睡在一个长条凳上吴轱轮五岁出家少林寺,拜湛谟为师,取法名寂勤,后随湛谟到石沟寺习武,开始跟着湛谟的弟子们学些入门功夫当时湛谟的弟子都是藏在窑洞中练心意把,而练把最后须发声,声音吸引了年幼的寂勤,就好奇地爬在门缝偷窥他爱武成癖,悟性奇高,久而久之,在窑洞里面正儿八经练习多年的人尚示窥门径,而在外面偷学的他已经开悟,对心意把已颇有心得了海发、湛谟和尚得知甚奇,便把这孩子叫来,见其根骨资质奇佳,令其试着演练,果然颇得其法,于是开始正式教授之寂勤从此一练四十年,不仅得心意把真髓,还学得少林各种嫡传拳械及功夫,技艺精绝当时很多人想向他学心意把,但寺规不许外传。

同治末,寂勤因俗家后继无人,于是他打出山门,并带走了古传少林拳法秘笈后将绝技传于其子吴山林,使少林绝技后继有人,对少林武术在民间的推广起了重要的作用1914年,寂勤去世,终年八十三岁石沟寺寺僧说,寺院北侧那几孔古窑洞就是当年海发、湛谟的练功房在访问周围村民时,他们还给我们讲了许多海发、湛谟、寂勤等武僧在石沟寺练武的传奇故事什么湛谟“过河不湿鞋”、寂勤“夹石成粉”等道光时,在石沟寺练武的海发、湛谟一系武僧,后来成为少林寺武功的重要继承者海发、湛谟之后的寂勤、吴山林、贞俊、德根、张庆贺、德建合一乃少林寺近现代重要的少林武功传人三十年代,贞绪和尚任少林寺监院之时,曾把吴山林请到少林寺教了三年拳那时他曾把心意把的一些架势传给了一些武僧,后来发现这些武僧中有武德不良之徒,就愤然离开了少林寺现在外面有人说会心意把,就是那时吴山林在少林教拳时传出的一些功架,严格地说不能称其为心意把行性法师,俗名张庆贺,河南巩义人,自幼贫苦,十几岁时。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