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统服饰一、和服历史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民族服装,因为日本人口中的90%以上,都属于“大和”民族,故取其名,在日语中,它又叫做"着物"和服除了保暖、护体外,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女性和服色彩艳丽,式样美观,腰部还配有漂亮的宽幅带子,简直就是一种艺术品 和服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3世纪左右,据《魏志·倭人传》中记载:“用布一幅,中穿一洞,头贯其中,毋须量体裁衣这便是和服的雏形了大和时代,倭王曾三次派遣使节前往中国,带回大批汉织,吴织以及擅长纺织、缝纫技术的工匠,而东渡扶桑的中国移民中也大多是文人和手工艺者,他们将中国的服饰风格传入日本 奈良时代(公元718年),日本遣唐使团来到中国,受到唐王的接见,获赠大量朝服这批服饰光彩夺目,在日本大受欢迎,当时日本朝中的文武百官均羡慕不已次年,天皇下令,日本举国上下全穿模仿隋唐式样的服装 到了14世纪的室町时代,按照日本的传统习惯和审美情趣,带有隋唐服装特色的服装逐渐演变并最终定型,在其后600多年中再没有较大的变动至于腰包则是日本妇女受到基督教传教士穿长袍系腰带的影响,而创造出来的,开始腰包在前面,后来移到了后面在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都穿和服,但在明治维新之后,上层社会中的男士开始流行穿西服,也就是俗称的"洋服"。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由于当时的妇女仍穿和服,故因行动不便而遭遇不幸或身留残伤此后,日本妇女才逐渐改穿套裙或其它服装不过和服在今天仍是日本人的最爱,无论是在节日庆典、毕业典礼、婚礼、葬礼或是在庆祝儿童的"七五三"等重大场合之上,随处可见身着传统和服的人们 和服的两个袖子在左肩上打结,腰间用别针固定,下排开衩是一种新设计的无袖和服使布面起立体皱纹的直线式和服在长衬衣外披上和服并用别针固定腰部,行动起来两袖轻盈飘逸二、和服种类 按日本传统和服的种类很多,不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礼服之分男式和服款式少,色彩较单调,多深色,腰带细,穿戴也方便 女性和服款式多样, 色彩艳丽,腰带宽,不同的和服腰带的结法也不同,还要配不同的发型已婚妇女多穿“留袖”和服,未婚小姐多穿“振袖”和服此外,根据拜访、游玩和购物等外出的目的不同,穿着和服的图样、颜色、样式等也有所差异 1. 留袖和服女性参加亲戚的婚礼和正式的仪式,典礼等时穿的礼服以黑为底色,染有五个花纹,在和服前身下摆两端印有图案表示已婚妇女使用叫“黑留袖”和服另外其它颜色的面料上印有三个或一个花纹且下摆有图案的叫“色留袖”。
2. 振袖和服 未婚小姐的第一礼服,根据袖子长度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和“小振袖”其中穿得最多的是“中振袖”例如:成人仪式,毕业典礼,宴会,晚会,访友等场合 因为这种和服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所以已婚妇女穿“中振袖”的时候也越来越多 3.访问和服整体上染上图案的和服从下摆,左前袖,左肩到领子展开后是一幅图画,近年来作为最流行的简易礼装而大受欢迎开学仪式,朋友的宴会,晚会,茶会等场合都可以穿,并且没有年龄和婚否的限制 4. 小纹和服 一般作为日常的时髦服装,整体上染有碎小花纹,很适合用于练习穿着,约会和外出购物的场合如果是年轻的女性,也可以用于半正式的晚会 5. 男式和服 男子和服以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为正式礼装除了黑色以外其它染有花纹的外褂和裙子也只作为简易礼装,可以随便进行服装搭配6. 素色和服这是一种单色和服(除黑色以外),如果染有花纹可以作礼服,如果没有花纹则作日常时装服7. “付下”和服 袖子,前后身,领子的图案全是自下而上的方向印染的和服总称比访问和服更轻便舒适 中国传统服饰“唐装”的兴盛可以看做中华文明复兴的一种征兆然而撇开它背后宏大的象征意义,“唐装”本身其实是一个颇模糊的概念,关于这个名词的内涵时装界有多种表述,如“华服”、“中装”等。
很多人对“唐装”的提法大惑不解:以中华之大,唐代以降,岂无装可穿?其实“唐装”,基本上是清末的中式着装,“唐装”说法的由来,也有些“出口转内销”的味道,外国人称“华人街”为“唐人街”,自然把中式服装叫做“唐装”了唐装”的称谓,其实源于海外唐代盛期,声誉远及海外,以后海外各国因称中国人为“唐人”《明史·外国真腊传》言:“唐人者,诸番(外国人)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在美国、东南亚乃至欧洲的华人居住区,亦因而被称为“唐人街”,而华侨自称唐人,正由于自古以来唐朝是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朝代把住唐人街的唐人穿的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称为“唐装”,不仅顺理成章,而且早就在海外成为惯称,成为国际公认的中国人的称号在20世纪初,在当时“中西服装并行不悖”的社会大背景下,粤、港、澳一带同胞就是以“唐装”、“西装”来区别中西打扮的在2001年的上海APEC会议上,中国作为东道主请前来参会的亚洲及太平洋经济体的领导人穿“唐装”,并由之而掀起祥和喜庆的“唐装”新潮,这不仅是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而且是流行规律的必然,更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地位与风度的体现唐装的源起时间离我们很近,因此比较容易重新融入我们的生活比如说穿着唐装上衣,还可配以西裤、皮鞋,外面能罩风衣,里面衬高领衫……这种特质是唐装风云再起的文化层面以外的实用因素,但这个因素在流行中同样不可或缺。
也就是因为这一点,真正唐代人穿的长袍大袖,甚或离我们更近的明代袍服,才基本上不太可能重回流行它们的回归可能通过另一种形式,就是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