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农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本我国近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也再次对这一论断给予了有力证明然而从对农村学前教育的专项调查情况来看,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社会大背景下,由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偏低、专职毕业的幼儿教师极度缺乏以及人们对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不够等缘故,导致目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规模小、速度慢,从而无法有效满足广大农村幼儿及其家长的教育需求一、教育观念落后,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从农村发展的现实来看,平原地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因为地理环境和经济实力等均要远远超过山区乡村,平原地区的农村学前教育情况自然要好于山区乡村但是,无论是平原地区还是山区乡村,绝大部分都是以村或者街道为单元,由私人投资的民办幼儿园,由于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等原因导致从教人员绝大部分是当地没有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的初、高中毕业的学生代班在这一社会背景下,由于他们没有任何的教学手段,知识结构单一、老化,教育教学理念落后,幼儿的学习内容和形式陈旧,从而使得学前教育的实践和效果往往背离了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看来,对农村幼儿园而言,加强整体规划、加大投入、统筹发展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对其明确主管部门和主管职责并尽快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也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另外,家长教育理念的落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幼儿园学前教育被小学化教育所代替的不良倾向因为许多家长认为,在幼儿进入小学之前就应该让幼儿学会读和写,学会做数学题对于他们而言,关注的仅仅是孩子在幼儿园是否学会了写字、拼音、还有算术,所以他们只是以孩子在幼儿园是否会了做百以内的加减法和能写多少生字来作为衡量幼儿园办学质量好与坏的唯一标准二、专业幼儿教师极度缺乏,保教质量普遍低下幼教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整体素质低下、教育观念落后等因素导致农村幼儿保教质量普遍低下,已是一个不争的社会事实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严重制约了保教质量的有效提高 农村学前教育,绝大部分都是以民办为主体,许多乡镇几乎没有公办幼儿园,即使有,也就那么一所民办幼儿园在利益的驱动下,千方百计降低教师工资,幼师工资一般在300—500元通过多次调研发现,各幼儿园基本上是不给教职工办理“三金”的,吃住也是自己解决,生活环境和工作条件甚差试想,这样的待遇,正规幼教毕业的学生能来到这样的幼儿园工作吗,即使来了,她们能够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吗?事实上,在农村许多民办幼儿园里任教的“老师”,只有初、高中文化水平,没有幼师资格证,缺少专业教学能力,自然也就难以胜任幼教工作了。
例如,有的教师不会教学,不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活动目标不明确,让孩子随心所欲,有的教师甚至是整天带着孩子看动画片,这些都是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而就是这样的“老师”,也会因为“待遇低”而随时流动,从而会造成“师资不稳定,保教质量无法提高”的社会现实 目前农村幼儿园教育有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不注重教育质量、基本上只负责看护的混龄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不分班级、不分年龄段,大大小小混合在一起,统一安排一个老师和一个保育员看护,教学活动的时间也和小学上课的作息时间一样,上课随意教,能听懂的就听,听不懂的就在旁边作陪通过调查发现:有的农村幼儿园是设在小学院内的,和小学之间没有任何隔离,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就难以安排和开展适合学前教育特点的活动和游戏了;缺乏独立的幼儿室外活动设施,即使有,也大多是自制或者回收回来的没有任何安全保障的活动器械;为幼儿专门提供饮食服务的食堂及相关卫生健康设施几乎无从谈起另一种是,很注重教育,但注重的是语言、算术教育,和小学一般教,幼儿教育严重的小学化在这样的幼儿园里,老师以学知识为主开展教学,这已经偏离了正确的幼儿园办园方向,也违背了孩子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三、因校舍简陋、设施陈旧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由于政府部门对农村小学进行了布局调整,乡(镇)政府把部分剩余校舍租给私人,几乎在没有任何投资的情况下乡村幼儿园就开张了幼儿园的硬件基础设施缺乏极为普遍,场地与设施也严重不足,这些私人老板也不会主动、合理投资当然,这些私人老板也特别精明,为了吸引和留住孩子,总得弄些玩具供他们玩耍于是,他们就从城里幼儿园淘汰下来的活动器械里选择一些,多少花点钱,刷些油漆,就让其重新“上岗”了实际上,这些器械大部分都已经松动、破损甚至断裂但依然在“带病工作”面对这样的器械,孩子的安全能有保障吗?幼儿园缺乏必要的保洁、消毒设备,厨房卫生条件差,有的幼儿园甚至没有做到为每位幼儿配备单独使用的口杯、毛巾等最基本的生活用品,卫生防疫存在很大隐患针对以上的这些突出问题,笔者觉得农村学前教育至少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更新观念,开展园本培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化成长1、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学前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幼儿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幼儿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潜在功能为此,投资方和教师都应以正确的儿童观和科学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充分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指导文件中对学前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并且要充分认识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每一名幼儿教师也要树立培养“完整儿童”的教育观念2、加强教师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幼师专业学历教育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和特长培训,让每个教师持证上岗,并为他们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组织园本培训幼儿园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园本培训计划,利用多种形式打造自己的团队,创建自己的品牌投资方也应给予教师人文关怀,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吸引优秀教师来园工作,并想方设法为他们创造合作和友好发展的平台二、加强对农村幼儿园的监管,促进其规范发展对达不到要求的农村幼儿园要限期整顿,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达到办园要求鉴于一些地方个人办园经济实力不足,要积极整合资源,促进股份合作等办学模式的形成加强农村民办幼儿园的设施安全检查,以确保师生的人身安全教育教学工作,要和公办幼儿园一样,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确保学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三、充分利用农村有利教育资源,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教育家陶行知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南京创办乡村幼稚园时就强调幼儿园环境创设、制造玩教具等应就地取材,石头、麦秆、谷壳等农村常见物品皆可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所用由于经费有限,绝大多数农村民办幼儿园的玩教具数量很少、可操作性差、趣味性不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
因此,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就地取材,为教师提供操作性强的教具、为幼儿提供充足的玩具等,是改善农村幼儿教育教学条件的重要途径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存在“教育观念落后、场地小、设施简陋、师资匮乏”等诸多问题和实际困难令人欣喜的是,在城乡统筹发展的伟大征程中,国家对农村幼儿学前教育高度重视,投资力度和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应面对困难,不等不靠,积极投身到这次农村学前教育改革中来,通过多种途径,学习培训,努力提升幼儿教育理念,提高农村幼儿教学水平,立足农村,自我发展,充分开发利用农村丰富的幼儿教学资源,逐步走出一条有农村特色的学前幼儿的教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