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一、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当今有些老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间不是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上课没有半点笑容,语言不讲究艺术,对于所谓不听话或成绩欠佳的学生随意讽刺挖苦,甚至动辄体罚,以为这是“严”,是“爱”,其结果只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对老师“敬”而远之美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教师不可把自己当成惊吓鸟儿的稻草人,使学生见了自己的面就害怕而应成为学生喜欢的偶像为此,教师必须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师爱释放给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更好的提高教学效率1、把微笑带进课堂中央电视台《晚间新闻》节目对北京市有关部门在学生中作的一项调查进行了报道,调查主题是“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结果90%以上的学生说最喜欢微笑着上课的老师这说明老师的微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微笑可以为教师创造出良好的授课心境,发挥出最佳的教学水平因此,一个教师在讲课时,若能够始终保持一种真诚、友善,发自内心的微笑,就会促使教师授课时的心境处于轻松愉快的状态同时,教师的微笑,可以让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碰撞出灿烂火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鼓励、赞许或是期盼;可以营造适合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接受心境,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教师亲切自然的微笑,能够使学生感到平易近人,可亲可敬,以至于由对你这个人有好感,进而喜欢你所讲授的内容微笑,在这时产生良性循环的效应学生会感到你的声音悦耳动听,讲授的内容生动有趣,学生听课不仅不觉得是负担,相反会觉得是种享受,课堂上就会产生专心致志听课的状态,为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自在、开心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教学环境中,自信心和学习成功的决心也会大大增强,学习成绩会大幅度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表情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效率作为教师,请不要吝啬自己的微笑,送给学生一个微笑,他们会回增你一个明媚的春天2、把师爱释放给学生古人云“亲其师才信其道”,就是只有学生亲近了老师,才会信老师的“道”怎样才能让学生“亲其师”呢?笔者认为,要想让学生亲近老师,首先老师必须亲近学生,把师爱释放给学生一个老师如果不热爱学生,他的教学水平再高也不是一个好老师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生,才能对教育高度负责,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关怀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如果教师不爱学生,就会失去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就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和知心朋友,全身心的关爱学生,从而赢得学生对自己的尊重善于播种温暖的老师是高明的老师,谁这么做了,谁就准能收获奇迹3、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因此,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爱、充满活力为此,教师必须做到与学生在人格上相互尊重,地位上相互平等实现与学生零距离接触,沟通无障碍,对话无拘束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见解独到用真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用爱心呵护学生的创新萌芽使学生敞开思维的大门,敢想、会想、敢说、会说,在愉悦中体验成功,发展自我二、帮助每一个学生建立自信自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很难想象,如果一个学生没有自信,那等待他的将是什么?笔者曾看到这样一则研究资料,学校把几十个学生分成三组,一组给予经常的表扬和赞美,另一组则指责和挑剔,最后一组听之任之,不管不问结果,给予表扬和赞美的那些学生学习成绩进步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活泼经常给予指责的那组学生成绩大幅度退步而不管不问的那些学生则原地徘徊不前这有力地说明,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庸的学生,在鼓励的雨露下也会变的鲜活起来。
椐2001年8与24日《生活日报》报道:南京有一位姓周的父亲,二十多年来,就把一个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培养成学识出众的高才生因此,教师必须宽容学生的过失和不足,发现学生的优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1、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教育实践证明学生最喜欢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也最好在遇到学生上课迟到、没有完成作业、上课打瞌睡等这样那样的事情时一定要学会宽容,善待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不要把这些学生一棍子打死,形成师生间的对立教师只有尊重学生,才会获得学生的信任,只有真心实意的尊重学生,才会欣赏学生的优点和包涵学生的不足,才会真正宽容学生记得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课堂上,一位低年级老师让同学们迅速说出几道口算题的得数,有一位基础很差的学生脱口说出:3+2=6其他同学纷纷吵嚷:错了!错了!老师没有指责他连这么简单的题目竟做错,却平静而和蔼地鼓励他:“真聪明,你的答案与正确得数只差一点点接着老师耐心地启发他,直到他了解错在何处并真正弄懂为止这位老师的做法,叫人佩服叫人佩服的不仅仅是他的耐心,更是他的宽容能否对学生宽容是一个教师素质高低的标志之一宽容对待学生,学生会更加尊重老师,更加刻苦学习老师所任教的学科知识。
宽容是一种美德和品德教师只有具备了宽容这种美德和品德,就会与成功、快乐和幸福相伴2、教师不要做自卑制造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教师,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作家冰心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如何让所有学生树立自信心是每一位教师在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通常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得到比较多的关注,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冷落一边甚至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挖苦这样,就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就显得比较自信,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越来越来缺乏自信而自卑,成绩也就越来越差《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一书中介绍了一位外国女教师善于发现学生优点而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事例年轻的女教师海伦发现自己所教的班里有不少学生学习很吃力,有一些学生因此而有些灰心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增强信心,她想了一条“妙计”:让每个学生用纸写下其他同学的优点,然后她分别抄下大家写给每个人的优点,再把这份“优点单”发给学生自己同学们看到优点单上写的自己的优点,一个个惊喜万分,那些信心不足的同学很快恢复了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明显提高这些同学始终都保留着这份“优点单”,始终想着他们的海伦老师。
三、正确把握好“因材施教”同一年龄层次的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也有各不相同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我们的教学任务归根到底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所以必须准确地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接受力,“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1、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课堂提问,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赞誉课堂提问是现代教学中一种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所必需的最重要的因素在教学中,课堂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可以接上师生之间感情联系的纽带,使用的恰当可以使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使用的不当可以使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自信,从而害怕上这门学科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进行课堂提问对于性格内向、自尊心特别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让他们稍加思考即能回答,使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让他们回答有难度的问题,很可能一时回答不出来,感到丢面子,学习的积极性也就会受到挫伤,甚至失去对这一学科学习的信心;对于那些性格外向、开朗、钻研精神特别强的学生,可以设计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让他们深入思考,最终作出正确的回答课堂“因材”提问最终既检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又鼓起每个学生学习成功的信心。
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2、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课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接受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接受能力,确定教学内容的深浅,进度的快慢,决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降低教学要求,启发他们的思维,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提高和点拨,促使他们在课后作进一步的思考使学生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都得到发展使课堂教学收到应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