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戏剧特点总述:1莎士比亚作品是思想性艺术性的高度统一,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比较先 进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莎士比亚的戏剧用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惊叹地表 现了他自己的时代和时代精神,表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理想李尔在暴风雨中对当 时社会罪恶的控诉(《李尔王》三幕二场)、哈姆莱特在生死问题上的独白(《哈 姆莱特》三幕一场)、泰门对资本主义社会黄金罪恶的谴责(《雅典人泰门》四幕 三场),这些着名诗章都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精彩表达,其揭露极为深刻、其文笔 极为生动、其感情极为深刻、其语言极为锋利,都是当时时代精神的高度艺术化 的反映2莎士比亚的戏剧,塑造了一系列概括性强、具有独特个性并且在矛盾中发 展的典型人物形象他的许多着名悲剧人物,不论是思想深刻周密、忧郁沉思的 哈姆莱特,刚正不阿、单纯轻信的奥塞罗,含冤负屈、悲苦无告的李尔王,权势 熏心、傲慢残酷的麦克白,心胸坦荡、动机纯良的勃鲁特斯,或者是勇敢坚强、 品质高尚的安东尼奥,都是埃斯库罗斯戏剧里的巨人式的人物,形象鲜明,个性 突出,给人以难以磨灭之深刻印象3在戏剧情节方面,莎士比亚完全打破了古代希腊悲剧“三一律”中的情节 统一律莎士比亚擅长于把幻想与现实统一起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情节 线索开展戏剧冲突,展现出既是现实主义、又有浓厚浪漫主义气息的生气勃勃的 戏剧。
4莎士比亚作品极为重要的一个艺术特色,是他的语言的形象性他总是、 而且十分善于运用各种各样幻想极其丰富、色彩极为鲜明、具体生动、新颖鲜活、 看得见、摸得着、闻得出的艺术形象,去感染读者,打动读者,使读者在不知不 觉间入了神、着了迷,被他的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感动得忘记了自己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喜剧和历史创作为主,如《威 尼斯商人》和《亨利四世》;中期以悲剧创作为主,如《哈姆雷特》和《麦克白》【早期】1590年到1600年,正值伊丽莎白统治盛年,英国一派繁盛兴旺景 象,莎士比亚的创作基调也是乐观明朗的这是他创作的早期,即历史剧、喜剧 时期他写出《理查三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等九部历史剧, 《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和《威尼斯商人》等十部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等三部悲剧这些作品,有这样一些特点:首先,从对待现实的态度上看,着重于讴歌赞美人文主义的新思想、新道德 喜剧尤为突出他的喜剧突破了古希腊罗马喜剧重在社会讽刺的传统,而偏重于 对理想事物的歌颂他大多通过男女主人公在婚姻上的纠葛,来颂扬人文主义爱 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思想,如《第十二夜》等。
其次,从人物形象上看,塑造了一系列理想人物如历史剧中战功显赫、治国有术的开明君主亨利五世形象,喜剧中一大群新女性形象,例如薇奥拉,鲍西 娅等后者尤为光彩照人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作者表达了他主张国家统一的 政治理想和个性自由的生活理想再次,从戏剧冲突上看:多用误会、巧合来编织情节,表现人物例如《错 误的喜剧》,便是把整个作品的构思建立在误会和巧合上第四,从创作基调和风格上看,明朗乐观居主导地位轻松的喜剧和严肃中 含有诙谐的历史剧自不待说,甚至悲剧,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也不乏欢快的情 趣中期】1601年到1608年,英国社会矛盾表面化、尖锐化,理想与现实的 矛盾使莎士比亚对现实悲观失望这是莎土比亚创作的中期,即悲剧时期,也是 他一生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在作品中常常表现出悲愤、阴郁的情调他写出《哈 姆雷特》等七部悲剧,《一报还一报》等四部喜剧,成就大者是悲剧其中又以 有“四大悲剧”之称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更为着 名这些作品,与作者早期创作相比,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首先,不再是歌颂而是深刻揭露现实的矛盾和丑恶,着力表现人文主义者的 悲剧,如《哈姆雷特》就是通过同名主人公未能完成“重整乾坤”重任的社会悲 剧,来揭露社会的黑暗,批判专制暴政的罪恶。
其次,占戏剧中心舞台的,不再是理想人物,而是一系列野心家、阴谋家 例如《奥赛罗》中的伊阿古,《麦克白》中的麦克白夫妇等,通过这些形象的塑 造,作者一方面深刻地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另方面表达了人文主义者对现实 的强烈不满和深切忧虑第三,不再依赖外部的误会和巧合来构筑戏剧冲突、描写人物,而是在尖锐 的矛盾中刻画人物的性格,表现他们内心的矛盾斗争比如《哈姆雷特》的描写 中心,就是写主人公内心激烈的斗争过程,通过他内心的冲突来表现并强化外部 冲突即人文主义理想与专制暴政的冲突,他既坚定又软弱、既果断又犹豫的典型 性格,正足以显示“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 性的冲突”第四,创作基调由明快转变为悲愤沉郁悲戚伤感的悲剧自不待言,就连喜 剧如《一报还一报》也蒙上一层冷峻凄苦的阴影晚期】1609年到1613年,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使莎士比亚只能把希望 寄托于乌托邦式的幻想这是莎士比亚的晚期创作,即传奇剧时期莎士比亚后 期创作了四部传奇剧:《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和《暴 风雨》莎士比亚后期的传奇剧对黑暗的现实仍有所揭露,但更主要的是宣扬仁爱、 宽恕与和解。
莎士比亚始终保持人文主义者的信念,保持乐观精神,相信通过道 德的改善,人类是有美好前途的由于这种信念缺乏现实的社会基础,因此,这 些传奇剧的故事总是发生在一个幻想的神奇的环境中,主人公先遭受苦难然后获 得幸福剧中解决矛盾往往依靠一些偶然的因素,以及魔法等超自然的力量,敌 对的双方互相宽恕,互相和解,最后实现完满的结局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生动精炼当时的英国语言正处在一个发展和丰富的重 要阶段,莎士比亚一方面运用书面语言和口语,一方面也广泛采用民间谚语和俚 语,有时自己还创造新词,因此他的语言丰富广博,灵活有力,可以随着人物性 格、身份、地位的不同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他的戏剧主要是由无韵体写成的 诗剧,不仅有音韵节奏之美,而且善于形象譬喻,描绘生动的形象、抒写大胆热 烈的幻想剧本中许多佳句已经成为英国语言的精华,经常被人引用王啸2016.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