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记录表单1学科思想品德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观察视角一、教什么观察者: 赵素琴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而恰当?目标明确,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集体中的一员,了解个体与集体的关系、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从而自觉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2.核心知识:教师是如何呈现给不同学生的?通过活动:让学生动手搭房子,感受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用“野牛与狮子”、“火海逃生的蚁群”两个小故事,引导学生的思考,明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依存3.内在联系: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与生活联系?围绕“集体与责任”,知识脉络层层递进,同时联系学生生活中的种种行为,让学生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学以致用4.学科特点:是否体现了学科特点与本质?教学突出了实践性和生活化的特点5.详略得当:是否做到了易懂的少讲或不讲、易混的细讲并辨析?整个教学以情境故事为线索,教师重点讲解,对于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讲解详细明了6.教学资源: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整合文本资源、社会资源、生活资源7.学法指导: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质疑、解惑。
补充视点:教师讲解部分有点多教学改进建议:放手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自由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效果会更好课堂观察记录表单2学科思想品德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观察视角二、怎么教观察者:赵素琴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先学后教:能否通过预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通过预学,发现问题——个体、群体与集体的关系,然后重点讲解2.以学定教: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利用课本上材料设问:“在九三班学习生活,学生会不会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3.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效提问的次数?总体来看,启发式提问有四到五次无效提问多数表现为老师说前半句,让学生接后半句4.示范操作:教师能否示范高水平操作行为?教学中用“一个人与自己家庭的关系”作比喻,帮助学生思考“个人应如何关爱集体”这种类比的方法非常有效地引发了学生的思考5.变式训练:能否分层设计变式训练题?教师讲完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之后,让学生举例加以说明,是一种巧妙的变式训练6.当堂检测:能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本节课后,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你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是什么样的?你准备为班级做出哪些贡献?”7.平衡教学:能否将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课例中出现的情境故事引发学生思考探究,教师的讲解让学生适时接受知识,真正实现了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的有机结合。
补充视点:“运动会上”与“我和我的家庭”两个事例说明同一个问题,有点重复教学改进建议:精选事例,简化教学流程,提高课堂效率课堂观察记录表单3学科思想品德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观察视角三、怎么学观察者:赵素琴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指导预习:是否布置学生预习和思考练习,从中发现学生的问题?导入部分有些体现2.学思结合:是否引导学生思考教学内容,并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每一个情境故事之后,都设置有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但学生主动生成的问题很少3.合作学习:形式、次数,是否有效组织、汇报交流、点拨指导?教学中有两次学生小组合作,第一次是学生动手搭房子和拆房子,第二次结合九三班的故事设置问题、展开讨论,讨论之后都有汇报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加以点拨4.聆听心声:教师能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然后灵活积极地回应?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老师能够予以回应,但是还不足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5.情境导入: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本节课采用操作情境导入新课,学生从中获得了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6.活动作业:学生活动、作业时间、内容、效果,活动的交流与指导每次学生开展活动,都有足够的时间,活动之后都有对问题的交流和分享,活动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7.学法指导:学生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小结、做对比等情况学生根据媒体出示内容,在教材上批注;小结部分,学生能够根据教师提示的问题,对知识进行串连补充视点:如果能有更多学生自己思考的内容,课堂真实度会增加很多教学改进建议:教师在倾听中引领很关键课堂观察记录表单4学科思想品德年级九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观察视角四、学得如何观察者:赵素琴观察视点观察记录1.目标达成:通过当堂检测检查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本节课的落脚点在于“我要为班级作贡献”,最后布置的作业也体现了这一教学主旨2.各有所得: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教学中设置的情境是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因此,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从中获益3.特殊需要:是否能了解、满足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否4.时间空间:是否给学生创设必要的时空、进行独立思考与实践?给学生创设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引领学生积极实践5.问题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基本上都得到了解决,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6.作业完成: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程度本节课内容没有必要布置分层作业,每个学生都要考虑自己该怎样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为班级做贡献。
7.相异思维:学生对同一问题有无独特的思考和创见学生对同一个问题,学生回答的角度不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也有随大流现象补充视点:注重夯实基础教学改进建议:教师讲解的时间有点多,应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