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案例《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案例【课 题】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目的】知识目标 1、了解计算机的应用; 2、了解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特征; 3、掌握计算机系统组成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简单工作原理,认识计算机的具体组成部件能力目标 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信息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计算机对人类生活产生的深远影响情感目标 培养信息意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消除计算机的神秘感教学重点】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和简单工作原理,计算机各部件的认识教学难点】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物展示法、启迪法【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课程类型】 授新课教学过程:导入今天,信息技术得到迅猛发展,人类对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和应用正日趋广泛和深入,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正确掌握信息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信息技术是指信息处理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技术信息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是20世纪最卓越的科技成果之一,它是我们今天处理信息最强有力的工具计算机正向社会的各个领域加速渗透PC机的普及加快了人们工作和生活的节奏,网络的运行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随着信息网络进入政府、企业、学校、医院和家庭,计算机已经并且将继续渗透到工作、学习、医疗、购物、娱乐、新闻等一切领域在计算机的影响下,人类的生活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适者生存,不了解计算机,将不能适应未来的社会教授计算机发展简史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学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犹如一个庞然大物,它重达30吨,占地170平方米,内装18000个电子管,而且为了防止温升还使用了30吨重的冷却装置,运算速度只有5000次/秒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5-1956) 几千 ——几万(次/秒)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特点: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从事军事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 几万——几十万(次/秒)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特点: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应用扩展到数据处、自动控制等方面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 几十万——几百万(次/秒)可靠性和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运算速度更快,价格更低,外部设备种类繁多,与通信密切结合起来广泛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 千万——万亿(次/秒)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和可靠性又有了很大提高,功能更加完备计算机的类型除小型、中型、大型机外,开始向巨型机和微型机(个人计算机)两个方面发展使计算机开始进入了办公室、学校和家庭第五代智能计算机它是一种有知识,会学习,能推理的计算机,具有能理解自然语言,声音,文字和图像的能力,并且具有说话的能力,使人机能够用自然语言直接对话,它可以利用已有的和不断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思维,联想,推理,并得出结论,能解决复杂问题,具有汇集,记忆,检索有关知识的能力第六代生物计算机借助生物工程技术(特别是蛋白质工程)生产的蛋白质分子,以它作为生物集成电路——生物芯片计算机发展的总趋势:巨型化 我国的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微型化 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手表电脑的出现网络化 把各地区的计算机互联起来实现资源共享多媒体化 能综合处理声音、图像、文字、视频和音频信号智能化 计算机具有模拟人的感觉和思维过程的能力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是指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软件是指在硬件设备上运行的各种程序以及其有关的资料硬件系统 由五大功能部件组成,即: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硬件系统的核心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 CPU)它主要由控制器、运算器等组成存储器是计算机用来存储信息的部件,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主要有软盘、硬盘和光盘输入设备是给计算机输入信息的设备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数码相机、摄像机、语音录入装置等输出设备是输出计算机处理结果的设备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阴极射线、液晶、等离子)、打印机(喷墨、激光、针式)、绘图仪等计算机工作原理:首先由输入设备接受外界信息(程序和数据),控制器发出指令将数据送入(内)存储器,然后向内存储器发出取指令命令在取指令命令下,程序指令逐条送入控制器控制器对指令进行译码,并根据指令的操作要求,向存储器和运算器发出存数、取数命令和运算命令,经过运算器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存在存储器内最后在控制器发出的取数和输出命令的作用下,通过输出设备输出计算结果软件系统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是指控制和协调计算机以及其外部设备,支持应用软件的开发和运行的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软件, 如DOS、WINDOWS98、WINDOWS NT、Linux,Netware等◆各种语言的处理程序, 如低级语言、高级语言、编译程序、解释程序◆各种服务性程序,如机器的调试、故障检查和诊断程序、杀毒程序等◆各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如SQL Sever、Oracle、Informix、Foxpro等应用软件是人们为了各种实际工作的需要而研制开发出来的软件,主要包括:◆用于科学计算方面的数学计算软件包、统计软件包◆文字处理软件包(如WPS、WORD、Office 2000)◆图像处理软件包(如Photoshop、动画处理软件3DS MAX)◆各种财务管理软件、税务管理软件、工业控制软件、辅助教育等一般可分为通用软件和专用软件。
如Word、Excel、财务系统软件、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等都是应用软件硬件和软件的关系硬件与软件是相辅相成的,硬件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没有硬件就无所谓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的灵魂,没有软件,计算机的存在就毫无价值;硬件系统的发展给软件系统提供了良好的开发环境,而软件系统发展又给硬件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归纳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系统组成以及其工作原理板书设计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与信息社会 计算机的发展史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冯·诺依曼——计算机之父 计算机的系统组成1.硬件系统2.软件系统3.计算机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