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船舶电气安全和安全用电由于船上特殊的环境条件,一般地说,普通陆用电气设备不能直接用于船上为了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各国船级社对船用电气设备的技术条件和监督检测标准都有明确规定某些重要电气设备的设置和安装要符合国际海上生命安全公约的规定 本章内容主要介绍船用电气设备、油轮电气系统和安全用电等一般原则性问题,根据有关要求和规定,说明在选用、安装和维护电气设备时,突出考虑的共同性问题:(1)高度可靠性;(2)防止引发火灾;(3)避免人身触电伤害§11-1 船用电气设备 船舶电气设备的工作环境要比一般陆地条件恶劣的多,船舶处于连续运动状态,存在着机械振动和冲击,经常处于倾斜和摇摆状态船内一些处所温度高、湿度大,空气中又含有盐雾、油雾等腐蚀和污染性气体,特别是无限航区远洋船舶的环境气温变化较大这些环境条件是一般陆用电气设备难以承受的,即便是船用电气产品,相当多的故障也是源于环境条件因此船用电气设备必须符合船用环境技术条件1. 适应振动和冲击的条件 由于振动可使电气设备的固定或连接部件松脱,使部件结构损坏或失灵,因此这些部件要有防松脱的措施;对受振动影响较大的设备应有减振或隔振措施,并且具有坚固的耐振动和抗冲击的机械结构。
总之要求电气设备应能承受船舶正常运营所产生的振动和冲击 2. 适应倾斜和摇摆的条件 持续的倾斜和摇摆,破坏了正常静止位置时的力的平衡,对运动部件产生附加力,导致设备故障或损坏例如,电机转子对轴承产生轴向推力或出现轴锤现象,使轴承受到损害以及使滑动轴承的油环不能作正常润滑运动,使继电接触器的衔铁部件不能正常动作等因此,要求船用电气设备在结构上、技术条件上和安装方式上要能适应这种条件例如,电机轴端游隙要小,应采用轴向直立安装或沿船舶纵向卧式安装;电磁接触器要有足够的电磁吸力和弹簧释放力等要求船用电气设备在下表所列的条件下应能有效地工作 表11-1 适应倾斜和摇摆的要求设备组件横倾横摇纵倾纵摇应急设备,开关设备,电器及电子设备22.5°22.5°10°10°上列以外的设备组件15°22.5°5°7.5°3.适应环境温度条件环境温度对电气设备性能和使用寿命有重要影响船用电气设备应能在表11-2所列的初级冷却海水温度和标准环境温度下正常工作。
环境温度 表11-2介质温度空气温度(℃)海水温度(℃)电气设备安装处所封闭处所内高于45 ℃,低于0 ℃处所开敞甲板热交换器入口无限航区0~45按该处所温度-25~4532除热带海域的有限航区0~40按该处所温度-25~40254. 适应潮澶、盐雾、油雾和霉菌的环境条件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 表11-3耐热等级极限温度℃材料举例Y90未浸渍的棉纱、丝、纸及其组合物A105Y级材料经绝缘漆处理E120高强绝缘漆、环氧树脂、合成有机薄膜、青壳纸等B130云母、石棉、玻璃丝用有机胶粘合或浸渍F155B级材料用合成胶粘合或浸渍H180B级材料用硅有机树脂粘合或浸渍C>180B级材料用优良硅有机树脂粘合或浸渍以及云母、玻璃、陶瓷、石英等环境空气的潮湿、盐雾、油雾和霉菌使电气设备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下降,使金属部件产生锈蚀和腐蚀,因为潮湿和盐雾在绝缘材料表面形成潮湿的漏电薄膜,在湿热条件下霉菌分泌有机酸,加剧了表面的潮湿性油雾和灰尘粘附于表面也增加了表面的漏电,而且阻碍散热使温升增高潮湿的水分子渗人绝缘材料的裂缝和毛细孔中,使体积漏电流增大,从而导致绝缘电阻的下降。
构成电气设备的材料中绝缘材料是耐热最薄弱的环节,许多电气设备的损坏往往是由于绝缘材料的热击穿而引起的因为温度超过一定的极限将加速绝缘材料的老化,失去绝缘性能按最高允许温度的不同,,将各种绝缘材料划分为不同的耐热等级,如表11-3所列 船用电气设备的绝缘材料不能仅按额定电流决定耐热等级,必须考虑上述特殊的环境条件对其温升的影响,因此船用电缆、电线、绕组等要用较高耐热等级的耐潮湿、抗盐雾、防霉菌的绝缘材料船用电缆电线的绝缘和防护材料均应为阻燃性的;其导体材料应是机械强度好、韧性好和耐腐蚀的材料,因此船上不采用普通铝芯电缆和电线如果某些设备没有专门的船用电气产品,可考虑采用经三防(防湿热、防盐雾、防霉菌)处理过的陆用产品代替,但需征得有关船级社的认可 5. 适应船舶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变化 船舶电力系统是一个独立的有限电网,电压和频率均受负载变化的影响,特别是频率的变化与陆上差别较大因此要求船用电气设备应在表11-4所规定的电压、频率的变化范围内能有效的工作表11-4设备参数稳态(%)瞬态(%)恢复时间(s)稳态(%)电压-6~+10±201.5频率±5±205由蓄电池或半导体变流器供电电压±206. 防护要求 为了避免电气设备受到外部固体和液体异物的侵人而发生故障或损坏,为避免人身遭受触电伤害和机械伤害,一般电气设备都应有防护壳罩。
由于一些舱室机器密布,空间狭小低矮,存在着设备或人员遭受各种侵害或伤害的复杂环境,因此船用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类型也比较复杂多样我国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采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国际防护IP××等级标准防护标志IP后面第一位数字表示防护固体异物侵人的等级,第二位数字表示防水液侵人的等级,两位数字的意义见表11-5 电气设备外壳的IP××防护等级 表11-5IP等级简 要 说 明定 义第1位数字0无防护没有专门防护1防>50mm的固体人体大面积部分如手(对有意识接触无防护),直径>50mm的固体2防>12mm的固体手指或类似物,长度不超过80mm,直径超过12mm的固体3防>2.5mm的固体直径或厚度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等,直径>2.5mm的固体4防>1.0mm的固体直径大于1mm的线或片状物,直径超过1mm的固体5防尘并不防止全部灰尘进入,但进入量不妨碍设备正常运转6尘密无灰尘进入第2位数字0无防护没有专门防护1防滴垂直滴水应无有害影响215°防滴设备与垂直线成15°角时,滴水应无有害影响3防淋水与垂直线成60°角范围的淋水应无有害影响4防溅任何方向溅水应无有害影响5防冲水任何方向冲水应无有害影响6防猛烈海浪猛烈海浪或强烈冲水时进入机壳水量应无有害影响7防浸水沉浸在规定压力的水中经规定时间后,进入水量应无有害影响8防潜水能长期潜水,完全密封,进水量不产生有害影响 船用电气设备根据安装处所的不同有不同的最低防护等级要求:(I)只存在与带电部分接触危险的干燥舱室为IP20级; (2)存在滴水和(或)中等机械伤害的机器舱室、控制室和配膳间等处所为IP22级,其附具(开关、分电箱等)为IP44级;(3)存在较大水和机械侵害危险的机器处所(如机舱花铁板以下)为IP34级,其附具为IP55级;(4)存在较大水和机械侵害危险的压载泵舱、冷藏舱、厨房和洗衣间等处所为IP44级,其附具为IP55级; (5)存在喷水、货物粉尘、严重机械伤害、腐蚀性气体的双层底中的轴隧、管隧、干货舱等处所为IP55和IP56级;(6)存在大量水浸人危险的耨天甲板为IP56级;(7)存在爆炸危险处所,其外壳除具有合格的防爆功能外,还应根据安装处所有相应的防潮防水等级。
复习与思考】11-1 船用电气设备在机械和电气技术条件方面有些什么特殊要求?11-2 鉴于船舶倾斜、摇摆和振动,在电气设备的管理上应注意些什么?11-3 潮湿、盐雾、油雾和霉菌对电气设备产生怎样的影响?什么是“三防”处理?11-4 根据什么确定电气设备的防护等级?§11-2 油轮电气系统一、危险区的安全运载石油及石油产常积聚这些气体的区城或处所称为危险区,如货油舱及其毗邻的舱室空间,货油舱口、洗舱口、气口、观测口周围,货油泵舱,输油软管存放舱,以及所有上述舱室顶部甲板上封闭或半封闭空间等区域在装卸油、装排压载水和清除空货油舱气体时,可能出现大量易燃易爆气体的区域或处所,称为扩大的危险区,如全部露天甲板、上层建筑上面和后面及有开口直接开向主甲板的区域或处所等 燃烧和爆炸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有可燃性气体;(2)有空气或氧气;(3)有火源或危险温度据此可采取相应的措施,使这三个条件不同时存在,则危险区将不发生危险但是任何粗心大意、管理不善、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等,都可能造成燃烧或爆炸的条件燃烧和爆炸是同一化学反应,当空气中所含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比例时,由于氧化反应的传播速度极快,则燃烧将变成爆炸。
爆炸和燃烧都产生大量的光和热,但爆炸还伴随由于气体急剧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 为防止货油舱形成粥烧和爆炸的条件,在卸油、排压载水或洗舱前,都要向舱内充人惰性气体此外,无论是舱内装有货油或压载水,在航行期间也要向舱内补充惰性气体,以使其含氧量极低这种惰性气体通常是将锅炉或主机的排烟经洗涤、净化、干燥等处理后而得,或由专用惰性气体产生设备提供 其他危险区域或处所混合气体的浓度虽然难以人为控制,但是火源和危险温度是可以加以管制、限制和控制的严格管制和限制任何人为的明火或金属碰擦等发出的火花,严格防护或限制电气设备产生的或可能产生的火花和高温电气系统中的各种触点,包括正常开闭的触点,也包括故障触点,如绝缘的短路点、线路破断点和松脱的连接点等,都能产生或可能产生火花电气设备中有正常高温元件,如电灯等也有非正常高温,如接触不良的大电流连接点等因此,原则上在危险区域不准安装电气设备在危险区必需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是合格的防爆型结构,或者采用安全火花型或称本质安全型的电路或设备 本质安全型电路或设备在正常或故障情况下,所产生的火花能量不足以点燃可燃性气体点燃可燃性气体需要一定的火花能量和足够的瞬时火花功率。
在一定的能量下,空间集中、时间集中的尖地火花放电,其瞬时功率最大,最易点燃本质安全电路或设备都是用来进行测量、监视、控制、通信信号等的弱电电路,没有高压和大电流,电路与其电源间有短路隔离保护等措施,多为无触点的半导体器件,因此不会发生大的火花能量和火花功率例如监视和检测货油舱的油温、油位、惰性气体含氧浓度等的电路或设备均为本质安全型 静电对油轮威胁很大,尽管静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但至今有些问题仍未完全认识和解决1969年曾有三艘20万吨级油轮相继发生爆炸,经长时间大规模的调查实验,确认是由于洗舱时产生的静电引起的说明当时对超大型油轮产生静电的认识不足不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任何两种不同物质的摩擦、紧密接触-分离、受压、受热或感应都能产生正负电荷分离的静电现象液体的流动、过滤、搅拌、喷雾、飞溅、冲刷、灌注、剧烈晃动等过程,都可能产生十分危险的静电为避免货油舱内静电火花引起爆炸,除前述的充人惰性气体外,在技术上对货油注人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