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教案课题:吃的学问 内容:第40页至第51页教材分析:第四单元吃的学问,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科学合理的营养十分重要但是学生在营养行为上却存在着许多误区,如讲营养就是追求高档食品、山珍海味、越精越好……挑食、偏食、追求食物的适口性等也不乏存在,儿童中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的现象日显严重此外,由于环境污染和加工食品大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怎样选择食品和注重吃的安全,已成为健康饮食的重要内容因此,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饮食状况和社会的食品问题,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去衡量自己的营养行为,去思考吃什么和怎么吃,用吃的学问指导自己健康饮食,注意消化器官的保健是十分必要的复习目标:1.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来收集证据2. 能用文字、图表等方式呈现收集到的证据3、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4、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5、了解营养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注重个人保健6、意识到个人对自身健康负有责任7、意识到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滥用科技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8、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重点难点:1、知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及保健,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了解人类需要哪些营养及其来源,懂得营养全面合理的重要性计划用课时及课时计划:4课时1、我们吃什么2、怎样搭配食物——1课时3、食物的消化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1课时单元测试 一课时复习过程:一、填空: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维生素) 、(矿物质) 和(水)2、(碘酒 )是淀粉检测器含淀粉的食物遇到它会 (变蓝)3、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 (天然食品)两大类,(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可以改变加工食品的外观和口味4、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其中消化道是用(蠕动)方式使食物前进的5、通过给指纹分类,我们发现主要有(弓形)、(箕形) 、 (斗形)三种指纹6、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 (多样化)7、吃馒头时,感觉有甜味,这是馒头中 (淀粉)被初步消化变成糖的缘故8、(排序)和(分类)是整理信息的常用方法,其中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 (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二、判断:1、食物中的蛋白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供给维生素 ( × )2、水果可以代替蔬菜。
( × )3、加工食品能长期保存,所以我们应该多吃 ( × )4、吃饭时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消化 ( √ )5、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物 ( × )6、只有吃得多,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 ( × )7、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我们可以放心的吃 ( × )8、胃液可以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 ( √ )三、选择:1、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是(芹菜、香蕉)2、 (唾液) 能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3、遇淀粉变蓝的食物有(苹果、蛋黄)4、下列材料中,导热性能最强的是(金属把手) ,最弱的是 (棉质毛巾),居中的是 (瓷砖) 我研究科学的能力5、根据所学知识,填写食物金字塔① 油盐糖(每天不超过25克) ② 豆、奶类(每天150克)③ 鱼、虾、肉、蛋类(每天125—200克)④ 蔬菜类、水果类(水果每天100—200克)(蔬菜每天400—500克)⑤ 粮食类(每天300—500克)我的优点:营养种类齐全,数量足。
我的不足:营养比例不平衡,如油盐糖较多,蔬菜较少我的改进方法:注意营养的科学搭配,多吃蔬菜、水果等对照食物金字塔,科学分析自己的饮食情况我掌握的科学方法6、填写人体的消化器官名称,并写出食物的“旅行”路线 胃 )( 食道 )( 小肠 )( 肛门 )( 大肠 )( 口腔 )(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7、把下列食品按序号分成四大类:(1)牛奶 (2)土豆 (3)黄瓜 (4)豆腐 (5)玉米 (6)鱼(7)米饭 (8)海带 (9)鸡肉 (10)花生油(11)白菜(12)鸡蛋粮食类:(5) (7) 鱼肉蛋奶豆类:(1) (4) (6) (9) (12)脂肪类:(10) 蔬菜、水果类:(2) (3) (8) (11)四、简答题:1、你认为什么样的饮食习惯好?(至少举出3例)答:① 细嚼慢咽② 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③ 饭前洗手,饭后漱口④ 荤素搭配⑤ 讲究口腔卫生 ⑥ 保持良好心情2、人们都知道“病从口入”,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注重食品安全的方法?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多清洗,多浸泡3)少吃腌腊食品4)多吃绿色食品3、倒立吃东西时,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为什么?答:能,因为胃肠的逐段蠕动,推进食物向下一个目标前进页码 / 总页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