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 课 上下结构(一)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时间: 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一)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讲解上宽下窄型的写法(1)什么叫“上宽下窄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宽下窄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坚”和“膏”,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2 .讲解“上窄下宽型”(1)什么叫“上窄下宽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窄下宽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 (一)上下两部件的纵向距离要相等;(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
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三 、练习1.写一写;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2课 上下结构(二)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大下小型和上小下大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二)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讲解上大下小型的写法 (1)什么叫“上大下小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大下小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长,下部件要写得短;(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三)上部件要写得宽,下部件要写得窄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垄”和“蓄”,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2 .讲解“上小下大型”(1)什么叫“上小下大型”?让学生回答2)出示示意图,教师讲解 (3)出示例字(4)学生观察分析“上小下大型”字的写法5)教师讲解: (一)上部件要写得短,下部件要写得长;(二)上下两部件的重心要在要在竖中线上。
三)上部件要写得窄,下部件要写得宽6)让学生观察书上的两则病例,说说问题在哪7)出示“奖”和“葬”,让学生分析,师生点评 (8)学生临摹,教师巡视指导三、 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3课 包围结构(一) 半包围教学要求:1.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半包围结构字的特点;2.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会写这两种类型的半包围结构的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2 .包围结构分为两大类:1 半包围;2 全包围3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讲解半包围的写法(1)从两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第一种情况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2. 从三个方面对字心进行包围:第一种情况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⑤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 第二种情况方法同上 第三种情况方法同上:三 、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
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4课 包围结构(二) 全包围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全包围结构的字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3 .会写这全包围结构的字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包围结构(二)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全包围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二 、新授1 .全包围的字可依据字框两竖下端内斜和两竖垂直的不同分为两类2 .字框两竖下端内斜的有小方型和扁方型两种1)讲解小方型: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⑥出示“回”字,分析它的写法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2) 讲解扁方型字的写法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⑥出示“皿”字,分析它的写法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3 .字框两竖垂直类的有长方型和大方型的两种1)讲解长方型:① 出示例字② 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③出示示意图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⑥出示“日”和“首”字,分析它的写法。
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2) 讲解大方型字的写法①出示例字②让学生分析一下两部件的包围关系,小组讨论,指名说③出示示意图 ④教师讲解书写的方法⑤看书上的病例分析病因⑥出示“固”和“国”字,分析它的写法⑦学生临摹,师巡视指导三 、练习1. 写一写;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第5课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到要写好字,除了要做到重心平稳,还要做到方正变化;2 .能分析病例,通过对照查出病因;3 .学会在书写时兼顾到字的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1 .板书课题 重心平稳 方正变化2 .写字时为什么要做到重心平稳和方正变化呢?这是我们这一节课将要学习的主要内容二 、新授(一) 重心平稳 1 .汉字结构形式多样,形态变化纷繁,但不论字形怎样变化,都必须做到重心平稳 2 .做到重心平稳的方法: (1)横平竖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重”(2)左右平衡 A .出示例字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坚”字 3 .上下对正方法同上 4. 位置适当方法同上 5. 把握斜度方法同上 6. 夸张主笔方法同上 (二) 方正变化 1 .有些字的外形方正对称,稳定平衡,初学写字的人常常将这类字写得呆板无精神这需要对字的笔画和结构进行适当的变化,才能使字显得生动美观 2. 做到方正变化的方法: (1)长短变化: A .出示例字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 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川”字 (2)正斜变化: A .出示例字 B. 与病例进行比较,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我们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班级讨论 C. 分析比较“春”字 3. 主次分明方法同上 4 .部件伸缩方法同上 5. 围当留缺方法同上 6 .上小下大,左轻右重方法同上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6课 怎样提高钢笔楷书的书写速度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知道提高钢笔楷书书写速度的方法2. 能够利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写字速度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节奏明显加快,社会交往对写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字写得正确、美观,还要有一定的速度。
怎样才能提高书写速度呢?二 、新授 1 .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写字速度的方法 小组讨论 班级讨论 2. 教师讲解: (1)要尽量做到熟练 首先运笔要熟练,做到下笔成形,不出怪异的笔画;还要熟悉字的结构,做到字形端正,不因提高书写速度而变形 (2)要尽量减省运笔动作 楷书笔画凡是转折连接的地方,都要有停顿动作,如能将有些动作减去,就能提高书写的速度 (3)相近的笔画可以相连 (4)可以点代画,减省部分笔画 (5)要强记书写内容,做到心到手到 写字时,要尽量减少看字逗留的时间,心中要熟记书写4 内容,笔下的字就像流水一样逐个淌出,这样,抄写的速度自然能加快 3 .学生临摹,领会提高书写速度的方法 4 .提醒学生提高书写速度的根本方法是熟能生巧三 、练习 1. 写一写 2 .想一想四 、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7课 呼应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呼应”;2 .使学生明白怎样呼应;3 .使学生会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呼应 2 .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二、 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1 .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 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 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 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1 .出示例字“小” 2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 出示“心”字 4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 、练习 1. 写一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