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出版社第九册第九课课题《雪绒花》课型或模块歌唱课竖笛课学校越秀区旧部前小学年级五年级执教人黄冠华性别男年龄46职称小高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唱奥地利民歌,培养对世界多元音乐文化的包容与喜爱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听、唱、动、编、吹等音乐活动,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和集体团结合作的能力3、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演唱歌曲,结构划分,用竖笛吹奏乐曲,培养学生音乐学习能力,音乐审美、欣赏能力教学重点1、.歌曲的结构划分及其对应的强弱对比;2、用优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竖笛吹奏柔和的音乐,进行合作表演教学难点创编声部,吹奏,进行竖笛与歌唱,乐器等的合奏教学内容分析《雪绒花》是花城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的一首奥地利民歌,同时也是电影《音乐之声》的配乐速度较舒缓,旋律优美,拍子为4/4拍,其中需要学生进行对歌曲的结构划分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高年级的五年级学生,五年级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较强,音乐基础知识掌握较多,本节课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课标内容,设计了通过听、唱、律动、吹奏、创编等音乐活动来教学,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结构划分,重点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另外通过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习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教具学具媒体准备电钢琴、电脑、吉他、竖笛、制作教学课件、教 学 过 程教学程序教师教的活动学生学的活动教具、学具以及媒体运用教与学的评价手段运用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导入阶段1、教师吉他表演唱《雪绒花》,提问歌曲的风格与情绪引出《音乐之声》,介绍2、介绍《音乐之声》的主题内容,播放视频片段,与《雪绒花》片段讲解歌词内涵3、播放音乐《雪绒花》,要求学生挥拍律动,提问歌曲拍子1、观看表演,思考回答问题2、听着音乐挥拍子,律动,回答问题3、观看视频片段,师生讨论《音乐之声》之《雪绒花》教师弹奏吉他PPTPPT教师评价初步感受音乐,体会歌曲的风格情绪根据音乐律动,挥拍,回答问题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与内涵展开阶段1、教师示范,演唱旋律,提问歌曲的分乐句要求学生挥拍2、讨论分句的强弱对比以及原因3、教唱歌曲旋律4、带入歌词提示歌曲每句需要做出强弱对比,并且挥拍;强调歌唱的状态、声音)1、挥拍聆听,感受歌曲的乐句结构,思考回答2、根据乐句结构及其对应的强弱对比,讨论自己的看法3、学唱歌曲(挥拍)PPT听唱并且思考,划分歌曲结构体会歌曲强弱与乐句之间的联系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拓展阶段1、引导学生根据歌谱,寻找旋律音的“好朋友”,进行创编。
1—高音1)2、检查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3、展示教师的创编成果,老师展演4、学吹竖笛声部,师生合作5、聆听不同版本的雪绒花1、学生分组进行二声部的创编2、学吹自己创编的竖笛声部3、学吹老师创编的竖笛声部4、加入乐器合奏PPT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互评进行创编,培养和声感,创作能力体会多声部音乐的魅力参与合奏,锻炼内心稳定拍,配合能力结束阶段从歌曲的最后一句,作者的思想是怎样?勇敢、爱国(采用采访式总结评价)课后反思《雪绒花》是美国电影《音乐之声》中的插曲,通过听、唱、律动、吹奏、创编等音乐活动来教学,引导学生对歌曲进行结构划分,重点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另外通过合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在学习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音乐审美正如歌德所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直接针对着心灵 这节课也有一点不足和遗憾: 如:对学生的演唱处理做得还不够好,学生的声音始终没有放出来,情感表达还可以更好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好 今后在教学实践中,我还会进一步摸索,从理论的高度去认识并指导实践设计时间: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