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原--抗体知识盘点.doc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4.50KB
约5页
文档ID:535690727
抗原--抗体知识盘点.doc_第1页
1/5

抗原--抗体知识”盘点贵州省瓮安二中(550400) 邮箱:13885464383@163. 张泰军摘 要 本文对高中生物抗原--抗体知识进行盘点,并举例进行佐证和应用,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关键词 抗原—抗体 知识 盘点1 抗原(antigen):是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打个比方:抗原一般是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或者机体病变的、非正常的成分,是侵略者1.1 抗原包括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免疫原性又称为抗原性,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反应原性是指能与由它刺激所产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等半抗原没有免疫原性,不会引起免疫反应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果半抗原和大分子蛋白质结合以后,就获得了免疫原性而变成完全抗原,也就可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效应细胞在青霉素进入体内后,如果其降解产物和组织蛋白结合,就获得了免疫原性,并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青霉素抗体当青霉素再次注射人体内时,抗青霉素抗体立即与青霉素结合,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出现皮疹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1.2 抗原的基本性质具有异物性、大分子性和特异性1.2.1 异物性:指进入机体组织内的抗原物质,必须与该机体组织细胞的成分不相同抗原一般是指进入机体内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等;抗原也可以是不同物种间的物质,如马的血清进入兔子的体内,马血清中的许多蛋白质就成为兔子的抗原物质;同种异体间的物质也可以成为抗原,如血型、移植免疫等;自体内的某些隔绝成分也可以成为抗原,如眼睛水晶体蛋白质、精细胞、甲状腺球蛋白等,在正常情况下,是固定在机体的某一部位,与产生抗体的细胞相隔绝,因此不会引起自体产生抗体但当受到外伤或感染,这些成分进入血液时,就像异物一样也能引起自体产生抗体,这些对自体具有抗原性的物质称为自身抗原,所产生的抗体称为自身抗体由于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发生反应,于是就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如过敏性眼炎、甲状腺炎等机体其它自身组织的蛋白可因电离辐射、烧伤、某些化学药品和某些微生物等理化和生物因素的作用发生变性时,也可成为自身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疾病,如红斑狼疮病、白细胞减少病、慢性肝炎等1.2.2 大分子性:指构成抗原的物质通过是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大分子物质,分子量越大,抗原性越强。

绝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很好的抗原为什么抗原物质都是大分子物质呢?这是因为大分子物质能够较长时间停留在机体内,有足够的时间和免疫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接触,引起免疫细胞作出反应如果外来物质是小分子物质,将很快被机体排出体外,没有机会与免疫细胞接触,如大分子蛋白质经水解后成为小分子物质,就失了抗原性1.2.3 特异性:指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抗原的特异性是由分子表面的特定化学基因所决定的,这些化学基团称为抗原决定簇抗原以抗原决定簇与相应淋巴细胞的抗原受体结合而激活淋巴细胞引起免疫应答特异性取决于抗原物质表面具有的某些特定的化学基团,这些化学基团叫做抗原决定簇,它是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重要依据各种抗原的决定簇数目不同,如白喉类毒素有8个抗原决定簇,流感病毒有40多个抗原决定簇抗原决定簇大多存在于抗原的表面,但也有隐藏在抗原内部的,如牛血清蛋白的抗原决定簇多于18个,但只有6个暴露在抗原表面隐藏在抗原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簇一般是无功能的抗原分子在酶的作用下,使内部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出来,才能发挥抗原决定簇的作用换言之,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通过识别抗原决定簇而区分“自身”与“异己”。

1.2.4 相对性:抗原特异性是相对的,为什么呢?因为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共同抗原,这些抗原物质之间可能有共同的抗原决定簇,这种现象称为抗原交叉性或类属性这些具有共同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或类属抗原1.2.5 例:下列关于抗原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在感应阶段提呈途径是相同的B.一个抗原往往具有多个抗原决定簇C.抗原决定簇是机体免疫细胞识别抗原的基础,隐藏的抗原决定簇往往是无功能的D.一种抗原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解析 根据抗原自然来源的不同,一般分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如病原微生物、异种蛋白质等)经过抗原提呈细胞吞噬或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由胞浆包裹摄入胞内与溶酶体融合内源性抗原是指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等自行合成的肿瘤或病毒蛋白,在胞浆蛋白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在特异性免疫中外源性抗原和内源性抗原在感应阶段的提呈途径不同答案:A2 抗体(antibody): 机体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效应B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打个比方:抗体是对付抗原的防御力量因为有侵略者的入侵,才有抵抗侵略者的防御力量。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科学家们在实验中发现,用细菌或其外毒素给动物注射,过一段时间后,该动物的血清中出现一些有防御作用的保护性成分科学家们给这些血清成分起了不同的名称,如把能特异性中和外毒素毒性的成分称为抗毒素,把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的成分称为凝集素等直到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们才把这些成分统一称为抗体后来,科学家们又通过实验证实,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球蛋白1964年,世界卫生组织举行专门会议,将具有抗体活性以及与抗体相关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g)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以及“正常人”天然存在的免疫球蛋白亚单位等因而免疫球蛋白是结构及化学的概念,而抗体是生物学及功能的概念可以说,所有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并非所有免疫球蛋白都是抗体抗体的主要功能是与抗原(包括外来的和自身的)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清除侵入机体内的微生物、寄生虫等异物,中和它们所释放的毒素或清除某些自身抗原,使机体保持正常平衡,但有时也会对机体造成病理性损害,如抗双链DNA抗体、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等一些自身抗体的产生,对人体可造成危害也就是说,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并且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2.1 例:(2009·上海高考)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的解释是( )A.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不同蛋白质分子D.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述解析 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病原体的表面抗原,不同的表面抗原引发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病毒表面抗原是蛋白质壳,故因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即有多种表面抗原导致体内存在着针对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答案:A2.2 例:下列有关抗体的说法正确的A.人体内的抗体包括抗毒素、凝集素、干扰素等,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B.抗体的合成和分泌需经过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和线粒体等细胞器C.一种抗原往往可以同时结合多种不同的抗体D.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在过敏原第二次入侵时才引起免疫反应解析 一种抗原表面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而一种抗体只能识别并与一种抗原决定簇结合,所以一种抗原往往可以同时结合多种不同的抗体答案:C3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即:单克隆抗体是由淋巴细胞瘤产生的:由一个B细胞分化增殖的子代细胞(浆细胞)产生的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它最主要的优点在于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3.1 例: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A.同种抗原连续注射到动物体内后,从动物体内提取的抗体B.在选择性培养基上能够成活的融合细胞只有杂交瘤细胞(只考虑两个细胞融合)C.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的原理和方法均不相同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经过无性繁殖产生的抗体解析 由于抗原本身是一种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在其表面通常具有多种抗原决定簇,有时某种抗原决定簇是免疫反应的强激发剂,与此同时,同抗原上其他的抗原决定簇也可能会激发更强烈的免疫反应因此,连续注射抗原时,一种抗原的多种抗原决定簇就会刺激多个B淋巴细胞向不同方向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B淋巴细胞群就会产生多种抗体答案:A4 抗原--抗体杂交:抗原--抗体杂交则用于检测是否表达出目的蛋白质它是DNA分子杂交技术的一个分支4.1 例:生物学上检测某种蛋白质是否存在,常用的方法_________答案:抗原--抗体杂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