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铁路吐库二线黄水河特大桥实施性施 工组织设计南疆铁路吐库二线黄水河特大桥施工方案 DK37621650-32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1.现行国家及铁道部颁布的铁路工程施工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验评标准 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J162-2002 ) 铁路桥涵工程施 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J286-2004 ) 铁路混凝土与 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J118-2001 ) 铁路混凝土 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424-2003/J283-2004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 2.铁道部第一勘察设计院提供的特大桥设计图纸3 .试验室由具的相关试验报告4 .施工现场踏勘、调查、咨询取得的资料1.2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的原则 按照多用机械少用人的思路,坚持以机械施工为主加大机械 设备投入,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增强施工人员对当地多变环 境的适应性,确保施工过程中劳力资源及机械设备满足施工 进度和质量需要1.2 色环保,文明施工的原则 按环境保护有关要求, 做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临时工程安排,科学布置施工平面 图,尽量减少临设工程,严格遵守和坚决执行国家和当地人 民政府关于环保的法令法规,无条件的接受环境保护监测单 位的指导和监督,保护好当地生态环境。
1.3 量第一的原则认真贯彻质量第一、信誉为本、顾客满意、企业振兴 ”的质量方针,针对 当地特点和质量、进度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做,严格按照规 范做,严格按施工程序做,创精品,争一流1.4 住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认真分析研究本标段工程 重点,技术难点,矛盾焦点和地质疑点,统筹安排施工程序 和施工顺序,并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组织施工1.5 靠科技,开拓创新的原则 根据当地特殊环境采用新 技术设计的特点,建立现场科技攻关组织,推广新技术,采 用新工艺、新材料和科学管理方法,使施工质量满足设计标 准1.6 计划短安排,合理利用气候和人力资源的原则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编制可行的施工计划,确保工期按合同要求 完工二、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本桥位于和硕县境内,北接 农二师24团一连,南连 22团一连本桥起止里程 DK375391.51〜DK377040.35 ,桥全长为 1648.84m,共50跨,单跨跨度 32 m,位于R3500m圆曲线 及缓和曲线和直线上;全桥都在芦苇塘沼泽地中本桥设计核载为中-活载工线间距为4.2m ,地震裂度 为7度,冻结深度0.95m本桥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钻孔灌注桩基础,钻 孔桩直径为D1.25m,桩最大深度57m, C35混凝土灌注。
2.2 主要工程数量 钻孔桩总长度15999延米,C35混凝 ± 19632.7m3,钢筋 HRB335622.09t , Q23589.25t承台 C35 混凝土 7992m3,钢筋 HRB33580.65t.墩台 C35 混凝土 2469.2m3 , 墩台 C30混凝土 2099m3钢筋 HRB33599.5 t, Q23526.8t桥台支承垫石 C50钢筋混凝土 129.7 m3道硝槽 C30 混凝土 35.4 m3,钢筋 HRB3352.86t , Q2353.98to挡硝墙 C30 混凝土 2m3,钢筋 HRB3350.32t ,Q2350.12t台顶C40纤维混凝土 4.2m3o台身及托盘 C30混凝土 1320.5m3o桥台顶帽 C30 混凝土 685.7m3,钢筋 HRB33564.17t , Q2359.85to2.3 工程地质情况 0〜57m范围细砂与粉质粘土交错叠 层,局部夹层夹杂中砂和粉细砂细砂 6 0200KPa 粉质粘土 6 0150KPa 中砂 8 0250KPa 粉细砂8 0200KPa2.4 气候特征 属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夏季炎热, 冬季寒泠,春秋多风,气候干燥,温差大。
2.5 交通运输 主要公路有和库高速、314国道、325省 道和通团公路等公路与黄水河大桥相距 4500m , 325省道和通团公路作为 本线主要运输干线全桥都在苇塘中间,横跨黄水河,苇塘水深 1.5〜6m,表层为芦苇,下面为淤泥,淤泥深 0.5-2m桥离公路较远,故施工现场需修筑施工便道详见施工便道修筑方案2.6 砂、石料 沿线砂、石料分布极不均匀,质地相差较 大,且运距比较远本特大桥用石料主要来源为和硕县立明料场,距特大桥 施工现场约27公里2.7 本桥使用的水泥、钢材、油料、外加剂由甲方供应, 砂、石料均从中标的招标采购的供货商处采购,其他小型材 料自行采购2.8 水资源 施工段内地表水丰富,施工主要采用地下水沿线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埋深一般小于 50米,打井深度50-150米之间,单井涌水量为 10-20吨/小时在本桥工地,我单位已打井一孔,水源水质满足施工要求2.9 施工用电 主要采用网电,拌合站和桥头分别配有一 台200KVA和一台100KVA变压器,另各配一台75KW 发电机做为临时停电时备用三、施工总体部署 3.1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置见下见图 3.2施工目标及组织 3.2.1工期目标 总工期2007年10月1 日-2009年5月30日 桩基计划2007年11月15日-2008年8 月30日承台、墩台及附属工程计划 2008年4月1日开工、 2009年5月30日完工。
3.2.2施工组织1、在人员上选派桥涵施工经验丰富的工 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作业队伍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与人员数量必须满足施工要求2、钻孔灌注桩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施工队进行施 ZC o桥台、桥墩身均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拼装,承台基础模板 采用组合钢模板,混凝土溜槽入模,机械振捣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 项目副经理兼桥涵队队长安全质量部工地试验室施工技术部物资设 备施工技术负责安全员资料员试验员质检员施工员 测量工程师 特大桥施工 作业队、班组 3、混凝土拌合、运 输、振捣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用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 现场桥台、桥墩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吊车运输,通过漏斗、 串桶入模,机械振捣成型4、桥台背回填,采用 C15硅和合格填料人工配合机械 分层夯填1 .3施工平面布置 根据本桥所处位置地形地貌、道路、 电力、水资源状况、综合工期要求,在平面布置上,本着节 约用地,环境保护的原则,充分考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施工平面布置见附图1、临时用电 本桥施工用电采用业主沿线架设的高压 电,在桥头和混凝土拌和站架设变压器引入施工现场和拌和 站,同时在混凝土拌和站备用 1台120KW发电机;施工现 场备用1台30KW 发电机。
2、施工及生活用水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采用打井进行 解决四、施工准备工作 1.接到图纸后,积极与集团公司指挥 部、设计、监理联系,并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审核图纸等设计 文件,进行现场施工调查2 .在中线、高程全面复测,确认无误后,布设满足大桥 施工需要的导线控制网、水准点3 .根据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安排,提前制定物资需要计 划,做好地方材料调查及供应4 .按确定的类型和数量,按期上足施工机械设备及各种 测试检验仪器,并对其进行维修、保养、校核,合格后方可使用5 .按照材料的需要量计划,及时提供材料的试验申请计 划,如地产材料的化验复检、钢材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份等 试验、混凝土或砂浆的配合比和强度试验6 .对可利用便道提前联系,对开工后急用的临时便道立 即组织施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五、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方法 5.1主要工序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承台施工桥台墩台身、托盘、顶帽、道硝槽、支 承垫石附属工程本特大桥基础为钻孔灌注桩7 .2主要施工方案如下 5.2.1钻孔灌注桩施工(施工示意 图见下页) 根据本桥地质条件选用旋挖钻机,同时采用钢 护筒、泥浆护壁,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成桩钢筋笼采取分节吊装,现场孔口焊接,采用搅拌站集中 拌制混凝土,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现场,集料斗提升灌注。
钻孔泥浆集中清运至指定地点,并将弃浆面固结8 .2.2桥梁墩台身模板施工 桥梁墩台身均采用组合定型 钢模拼装,基础混凝土结构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支架采用钢 管支架9 .2.3桥梁墩台身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拌合、运输、振捣 混凝土集中拌和,水平运输用混凝土罐车, 混凝土溜槽入模,机械振捣混凝土垂直运输采用混凝土输送泵或吊车运输,通过漏 斗、串桶入模,机械振捣成型10 2.4桥台背回填,采用 C15硅和合格填料人工配合机 械分层夯填5.3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与方法 5.3.1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前,主管桥梁施工的副经理、总工程师、施工技术员、 质检工程师、施工作业队长等有关人员结合现场情况核对设 计文件现场核对时,请设计单位到现场进行技术交底核对内容主要包括 地形、地貌、水文和地质资料; 桥梁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桥梁的平面位置、设计高程和主要结构尺寸; 2.施工前,根据施工设计文件,进行施工调查其主要内容包括 桥梁附近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 气象、地震烈度等,核对大桥的桥位桩、桥头线路控制点和 水准点;当地的生产与生活物资、水源、电源和其它能源的 供应能力;核实施工期内影响当地水利排灌和交通运输设施 的处理协议等。
3.由施工技术组负责对所有大桥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 进行复核测量,如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有由入时,及时汇报 业主、设计方及监理,提请设计变更5.3.2 施工测量工作施工测量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既是施工的先导,又是施工放样和验收的手段,对保证工程质 量和加速施工进度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工程规模和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结合施工进度和施工技术要求,采用适 宜的放样、验收方法,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严格按换手 测量进行复核,以免由现任何疏忽差错,给工程带来重大损 失1、测量放样依据 a.设计单位提供的当地施工图的测量 基点;b.设计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和说明; c.有关工程测量的规范和标准;d.遵循 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 ”的原 则2、测量人员及测量设备 a.人员安排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测量工程师负责现场的测量工作,由测量工程师和有资质的 测量人员组成测量队b.设备主要测量仪器选用 1台GTS-322拓博飞全站仪另外为满足工程的施工需要,配备的主要测量仪器还有J2级经纬仪1台,DS3级自动安平水准仪 2台,所有测量仪 器均由测量仪器检测维修中心进行校正,并定期一年一次进 行复检,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3、施工准备阶段 在桥开工前,要做好以下施工测量工作a.导线复测与加密 直接利用由设计单位提供的中线点 对其进行复测,水平角观测采用2个测回观测;边长观测每一测站2个测回,取2个测回的平均值,下一测站对同一条边进行对向观测,取两次观测的平均值并考虑加常数、 乘常数、气温、气压等的影响进行改正,确定最后边长,以此值为真 值计算导线点的坐标测量精度应满足五等导线测量要求,导线测量按以下技 术指标要求进行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导线等级平均边长km每边测距中误差(") 测角中 误差(」) 导线全长相 对闭合差 方位角闭合差(") 测回数 五等0.5 17 4.0 1/5000 ± lovn蜥外获得的观测数据要进行导线平差,对 一个方位角条件、两个纵横坐标条件采用条件平差法进行严 密平差计算获得导线点坐标的平差值,对平差结果进行精度 评定测量结果经导线平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