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化学总复习【重要的本实验】.doc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0.84KB
约17页
文档ID:535049299
高中化学总复习【重要的本实验】.doc_第1页
1/17

精选资料—-可编辑修改,可打印——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Ⅰ. 重要的课本实验一、 必修课本实验回归(有机除外)1. 粗盐的提纯初中所学实验步骤:①溶解;②过滤;③蒸发装置图如下: 过滤 蒸发思考:通过上述操作得到的食盐是比较纯净的氯化钠吗?可能还有什么杂质没有除去?用什么方法可以检验它们呢?注意事项:①过滤操作要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液面低于滤纸边缘)、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一端、烧杯紧靠玻璃棒)②蒸发操作中,当蒸发皿中残留少量液体(出现较多晶体)时即停止加热③通过以上操作不能得到纯净的氯化钠,里面还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如MgCl2、Na2SO4、CaCl2等应在过滤后的滤液中依次滴加BaCl2、Na2CO3、NaOH溶液(所加三种试剂的顺序可以变化,只要保证 Na2CO3在BaCl2之后即可),再过滤,在滤液中滴加适量稀盐酸,然后蒸发即可。

2. S的检验取样,先滴入几滴稀盐酸使溶液酸化,然后向试管中滴入几滴 BaCl2溶液观察现象3. 蒸馏实 验现 象(1) 在试管中加入少量自来水,滴入几滴稀硝酸和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2) 在100mL烧瓶中加入约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按图连接好装置,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用锥形瓶收集约10 mL液体,停止加热(3) 取少量收集到的液体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入几滴稀硝酸和AgNO3溶液无白色沉淀注意事项①Cl-的检验必须用HNO3酸化,以排除C等离子的干扰②蒸馏时,需加入几粒碎瓷片或沸石,以防加热液体时产生暴沸③蒸馏时,操作的正确顺序:先连接好装置,再通冷却水,然后再加热,收集所需馏分④冷却水一定要下进上出⑤蒸馏时若需要使用温度计,温度计要放在支管口处4. 萃取(1) 用量筒量取10 mL碘的饱和水溶液,倒入分液漏斗,然后再注入4 mL四氯化碳,盖好玻璃塞2) 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如图1);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3) 将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上,静置4) 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端的活塞拧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如图2)。

图1 图2注意事项①注意振荡的操作和分液的操作②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③萃取剂的要求: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萃取剂与原溶剂不相溶当然,原溶质、溶剂与萃取剂不反应如苯、四氯化碳都是常见萃取剂,而酒精不能作萃取剂5. 配制100 mL 1.00mol·L-1 NaCl溶液(1) 计算需要NaCl固体的质量:5.85g2) 根据计算结果,称量NaCl固体3) 将称好的NaCl固体放在烧杯中,用适当蒸馏水溶解4) 将烧杯中的溶液注入容量瓶,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23次,洗涤液也都注入容量瓶中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5) 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中,至液面距离容量瓶刻度线 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液面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注意事项①容量瓶使用前需检查是否漏水②容量瓶的常用规格有100 mL、250 mL、500 mL、1000 mL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温度和容积,故在选择仪器时一定要指明容量瓶的量程 ③将烧杯中的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④本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1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6. 钠的性质(1) 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这时可以看到钠的真面目观察钠表面的光泽和颜色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现象:钠是银白色的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放置一段时间后,钠表面的银白色逐渐褪去(氧化成Na2O)2) 把这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里加热,有什么现象?现象:钠放在坩埚中加热,先熔化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钠和O2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的Na2O2)3) 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小块钠放入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现象:钠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熔化成小球(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小球四处游动,并有嘶嘶的响声(有气体产生),溶液变为红色(生成碱性物质)注意事项①钠保存在煤油中②做钠和水反应的实验,一定要用烧杯,且放半杯左右的水,一定不能用试管,且钠只能取黄豆粒般大小7. 加热铝箔(1)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厚约0.1 c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2) 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

又有什么现象呢?现象:两块铝箔都熔化,且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原因: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即使是打磨过的铝箔,在空气中也会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构成薄膜的Al2O3的熔点高于Al的熔点,包在铝的外面,所以熔化了的液态铝不会滴落8. Na2O2与水的反应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然后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有什么现象发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试管外壁发热滴入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注意事项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将有色物质氧化而褪色9. 焰色反应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最好用煤气灯)外焰上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用铂丝(或铁丝)蘸取碳酸钠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将铂丝(或铁丝)用稀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无色时,再蘸取碳酸钾做同样实验,此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实验现象:钠——黄色;钾——紫色注意事项①做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颜色蓝色钴玻璃的作用是滤去黄光,避免碳酸钾中所含的微量钠盐造成干扰②做焰色反应实验用的是铂丝(或铁丝),而不是玻璃棒。

③铂丝(或铁丝)需蘸取稀盐酸后放至酒精灯外焰上灼烧至无色(或与原火焰颜色相近)方可进行实验10. 氯气的性质(1) 在空气中点燃H2,然后把导管缓缓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实验现象:H2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生成注意事项H2在点燃之前需要检验纯度2) 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或花瓣放入盛有体积新制氯水的广口瓶中,盖上盖玻片观察现象3) 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或花瓣(干)放入盛满氯气(已干燥)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现象实验现象:放在氯水中的有色纸条或布条或花瓣褪色,而放在氯气中的有色纸条或布条或花瓣不褪色结论: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氯水具有漂白性注意事项①可设计实验证明HCl不具有漂白性②氯水中存在四种物质:氯气、水、HCl、HClO氯气、水、HCl不具有漂白性,说明HClO具有漂白性11.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或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 ↑+8H2O]  先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然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最后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以防污染环境。

注意事项①洗气瓶中的导气管应长进短出集气瓶中的导管也是长进短出(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②氯气的尾气处理不需要防倒吸12. SO2的性质把盖有胶塞、盛有S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水面的上升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在水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在试管里保留的溶液,滴入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加热试管,再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闻到什么气味?实验现象:倒立于水中,水面上升滴入品红溶液,振荡,红色褪去;加热,又恢复红色,有刺激性气味注意事项①SO2的漂白性有局限性,它只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工业上常用SO2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SO2的漂白作用是由于它能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原来的颜色因此用SO2漂白过的草帽辫日久又变成黄色此外,SO2还可用于杀菌消毒等SO2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使用这类食品,对人体的肝、肾脏等有严重损害,并有致癌作用②要注意褪色与漂白的区别,并非所有的褪色都是由于SO2的漂白性所致,如SO2使酸性KMnO4、Br2褪色是由于SO2的还原性所致,SO2使NaOH和酚酞的混合溶液褪色是由于SO2是酸性氧化物所致。

13. 氨的性质(1) 如右图所示,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充满氨,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中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现象:烧瓶中形成了美丽的红色喷泉原因:滴管里的水挤入烧瓶,烧瓶内的氨溶于水中,使瓶内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水压入烧瓶注意事项①本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气密性好,烧瓶很干燥,收集满氨气②形成喷泉的条件:气体易溶于滴管中的液体,或气体可以快速与溶液反应如HCl和水、NO2和水、CO2和NaOH溶液等2)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盐酸和浓氨水,靠近而不碰到现象:有白烟产生原因: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和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反应生成NH4Cl固体注意事项只要酸具有挥发性,和浓氨水做此实验均有相似的现象,如浓硝酸14. 氨的实验室制法(1) 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2) 装置也可用氨水和生石灰(或固体NaOH)混合快速制取氨气:CaO+NH3·H2OCa(OH)2+NH3↑,实验装置如下:(3) 氨气的干燥:用碱石灰4) 氨气的检验:用玻璃棒蘸取浓盐酸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注意事项用固体加热法制取氨气时,一般用NH4Cl和Ca(OH)2固体加热,不能用NH4NO3或(NH4)2SO4与Ca(OH)2共热制氨气,因为这些铵盐受热易发生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引起危险也不能用单一的NH4Cl固体加热,因为NH4Cl受热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气体,但这两种气体遇冷又化合生成NH4Cl固体,会堵塞导气管,带来危险若只用一种铵盐加热分解的话,可以用NH4HCO3固体加热,再将气体通过碱石灰以吸收CO2和水蒸气碱一般不用NaOH,因为在加热条件下NaOH对玻璃试管的腐蚀较强15. 浓硫酸的脱水性在烧杯。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