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识字 轻松学习作为一名低年级的老师,我越来越感受到识字教学的重要和压力.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第一学段,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一规定,明确指出识字是学生提早阅读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学生才能比较顺利的进行阅读,从而拓展知识面,提高学习语文的能力然而识字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在教学中,我不断地思索,寻求方法,怎样努力才能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呢?一、游戏互动,快乐识字 心理学研究标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缺乏耐久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进行识字教学要时时坚持教学内容的丰富、学习形式的新颖,变枯燥为生动,变 “ 要我学 ” 为 “ 要学 ” 教学实践中,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编识字游戏,力求寓教于乐,引发儿童的兴趣,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愉快气氛中学会汉字 采用直观手段识字心理学告诉我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而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一个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迷上 “ 动画片 ” 针对这一现象,识字教学时,可以多媒体声像系统为先导,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音乐,诱发学生探寻知识的强烈愿望。
如教 “ 春 ” 字,先出示 “ 三个小朋友在阳光明媚、杨柳依依、草绿花红的环境中游玩 ” 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使他形象感受 “ 春 ” 四季中第一的含义接着,凭借画面上三个小朋友在阳光中游玩的情景,与汉字 “ 春 ” 建立起识记联系,把 “ 春 ” 分解成 “ 三 ” 人 ” 日 ” 三个部件,让学生根据画面意思编识字儿歌:三个小儿乐悠悠,红日睛天去春游然后,小结记字方法后指导书写这样通过动画、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中识字,效果十分理想 猜字谜 ” 识字猜字谜 ” 识字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引导小朋友自编、互猜字谜,调动他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如:“告” 字,有学生编了一口咬掉牛尾巴. “困 ” 学生编成 一间房,四四方方,一根木头放中央.两人在土上(坐)一个人累了靠在树边休息(休).另外,身体语言也能协助记忆字形,常通过动作演示让小朋友猜如:掰 ” 可以演示为手掌心相对合拢,做向两边分开的动作:经过编字谜、编儿歌、做动作,学生容易把字记住,同时也经历了一个主动识字的过程二、体验生活,自主识字 汉字是人们临时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而成的与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源于生活,又准确而客观地反映着生活积极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既能丰富学生的经验,又能深化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课外自主识字的兴趣,发明条件让学生展示生活中认识的字,使他充分享受到胜利的喜悦如:认识本班同学的姓名,认识教室内物品的名称,知道所授课程的名称,认识常吃的水果、点心的名称,认识校内经常接触的字,认识说明书里的汉字 … 环境识字学生熟悉的环境,识字教学的最好教具既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深化学生对汉字本源的认识,又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文文字表达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识字教学要与学生周围的环境紧密联系 ” 观点所以要利用开放多变的生活环境,开拓广阔的识字空间,鼓励孩子们生活环境中主动识字如:学校,为孩子识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宣传栏、板报、画廊等都是识字的活教材,家庭,孩子最熟悉的生活环境,家庭中的日用品、装饰品、玩具等物品的包装、商标、说明书,电视节目,课外书,挂历等也是识字的好教材;孩子游公园、进商场、逛市场、看电影等社会活动中见到标语、广告、门牌、商标等,正是识字的大课堂;自由阅读,引导孩子和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以及早达到将遇良才的识字目标 联想识字在识字过程中,通过分析字的音、形、义,引导学生找出这三者之间的联系点并展开联想,从而在大脑中呈现相应的物象以增强记忆,然后通过暗示学习加以巩固。
这样,每当学生学习新字时,很自然地就会在脑海中闪现出已学或见过的形近字、同音字,从而对新字字形加深识记,能更准确地区别运用 如:回忆生活情景联想识字根据汉字联想一幅图画,识 “ 山 ” 字,回想起生活中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根据汉字联想一种神态,识 “ 思 ” 字,回忆起因为粮食很重要,众一心想着把田种好的情景;根据汉字联想一个动作,识 “ 攀 ” 字,回忆生活中用大手抓着树林间的杂乱藤条向上爬的情景;根据汉字联想一种景象,识 “ 秋 ” 字,回忆起秋游时看到幼稚后金灿灿的禾穗,好像燃烧的火焰 … 三、小组合作,探究识字 适当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起猜字谜,根据合体字的构成做加减法,自编儿歌或顺口溜,把字编成故事来记这样,识字不再是死记硬背的枯燥过程,而是合作探究的过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大胆探究,极大地激发了识字兴趣和创造欲望 探究性识字让孩子在宽松、民主、和谐、合作、有趣的气氛中,总结各自记字形的方法,体验胜利的喜悦比方,请大家讨论:怎样做才干又快又准地记住 ‘ 碧 ’ 字形?生 1 记笔画,由 “ 横、横、竖、提、等十四画组成的生 2 记笔画太麻烦,不如记结构,属上下结构,上边 “ 王 ” 和 “ 白 ” 下边 “ 石 ” 生 3 部件记字法最好,由 “ 王 ” 白 ” 石 ” 三个成字部件组成的生 4 记偏旁,由 “ 王 ” 白 ” 石 ” 三个偏旁组成的生 5 说一个字谜大家猜:王家小姑娘,长得白胖胖,喜欢坐在石头上(打一字)课堂上学生各抒己见,合作研讨,真正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 写话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儿童已有的想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写话训练,也是识字教学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教学 “ 画 ” 这个看图说话训练中,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将小组合作绘成的画用语言叙述出来有学生举着画说:小白兔在山坡上吃草小组其他成员补充说:可爱的小白兔学生说:画的小鸟在蓝天自由飞翔 ” 又要求他把画的内容写下来,相互补充,一边写一边问,两只小鸡抢蚯蚓的蚯蚓 ” 花蝴蝶采蜜的蜜 ” 一只懒猫躲在篱笆下的躲 ” 怎么写?把这些字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通过先画画后写话的训练,不只会认、会写、而且会用了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苏教版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在编排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 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是具体实施中我发现,学生识字难度大,因为方块字原本就不表音,这些汉字的出现又无由易到难的规律可循,而且识记量大也有局部家长反映学生怕认汉字,渐渐地不喜欢上语文课了这样下去,问题可就严重了经过调查了解,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教师思想上对识字重视不够,还是喜欢花大量时间去分析理解课文,课堂上舍不得花时间,花工夫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学生与生字经常见面的机会不多。
同时发现学生当中普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看到一个学过的字一下子读不出来,但是马上口中念念有词地把这个字所在儿歌念出来,等念到这个字时,就想起读音来了这个现象给了很大启发: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会认,离开它学会就不会认,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个字,教师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能从本课会认过渡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 社会上引导学生养成随时随处识字的良好习惯结合语文园地开展在生活中识字的竞赛,食品包装袋、广告牌、街标、路标、单位名称牌、电视、卡拉 OK 等等都成了学生识字的教材,学生乐此不疲 童心纯洁,童心无邪孩子们很多看似幼稚的想法却闪耀着智慧的光华识字教学中,教师如能以满腔的热情为学生铺路搭桥,协助学生寻找出隐含在汉字中的童趣,让识字教学百花齐放,那么识字将不再是负担,而会成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