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室内体育课教案.doc

s9****2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6KB
约4页
文档ID:534949052
室内体育课教案.doc_第1页
1/4

室内体育课教案课题运动与营养教师肖丹课型室内课年级初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能了解体育训练和体育考试中合理补充糖的重要性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展示评价,了解体育锻炼时的营养需求和原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营养观,改掉不良生活方式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营养素的功能来源,体育锻炼与营养教学难点:学会运动中合理补充糖板书设计运动与营养一、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无机盐、维生素、水二、营养素的功能与来源三、运动中,三大营养素的消耗顺序是什么?糖、脂肪、蛋白质四、运动中,什么时候补糖?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1.提问:同学们,我们知道除了体育锻炼能提高我们的体育成绩,那么你们还知道通过什么途径能增强我们的体质和提高我们的体育成绩吗? 2.思考(1).在运动中我们需要什么营养物质?(2).在什么时候补充?(3).补充的能量是多少?3.教师陈述:看似很简单的三个问题,其实就是整个运动营养学需要解决的问题,运动中如何合理的搭配营养叫做运动营养,运动营养学是运动学与营养学的一门交叉学科,是伴随着体育运动发展起来的。

二、认识营养物质(营养素)1.教师提问:同学们告诉老师六大营养素是什么?学生回答:略2.教师陈述:六大营养素分别是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3.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六大营养素:糖:人体主要能源物质脂肪:人体内的储备能源物质,维持体温的恒定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维生素: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无机盐:调节人体组织、器官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水: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4.认识三大营养物质,了解人在运动中先消耗什么?糖蛋白质脂肪谷物及面粉水果糖果肉类、鱼类蛋类、豆类肥肉油(动植物)奶油5.设置问题:⑴.大强度,短时间(如速度、力量项目)最先消耗的是什么营养素呢?⑵.在长时间,低强度的运动(如耐力项目,马拉松、竞走)中,主要是什么营养素在起作用?6.教师陈述:人体在运动中首先消耗的是糖,人体大概在消耗30分钟之后,糖不够时脂肪开始分解,在1-2小时后,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蛋白质开始消耗,这意味着会危及我们的生命经过糖和脂肪的运动分解,产生乳酸,抑制运动高水平运动员有一种能力,抗乳酸能力和使乳酸产生时间往后推移,抗乳酸能力越强,运动能力越高7.请同学们回答刚才提出的两个问题。

学生回答:略三、糖1.糖的概念和分类糖是你身体能量的主要来源,在生长发育时期你应该多进食糖类食物单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味添、易被人体吸收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经消化酶作用可分解为单糖多分子糖(淀粉、糖原等)味不甜,经淀粉酶催化分解为葡萄糖提示:人体只能吸收单分子糖添加糖:指在加工和制备食品时,添加到食物或者饮料中的糖或糖浆比如:红糖、玉米甜味剂、葡萄糖、果糖、蜂蜜、蔗糖等)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控制添加糖(高碳水零食)的摄入量——不超过50g(约一瓶500ml饮料的含糖量),最好在25g以下2.糖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糖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有三种:(1).肌糖原 400克 储存在肌肉中的糖(2).肝糖原 100克 (与运动的关系) 储存在肝脏中的糖(3).血糖 5克 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运动的关系:在剧烈运动消耗大量血糖时,肌糖原分解供能,由于肌肉中缺乏一种酶,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必须分解产生乳酸,经血液循环到肝脏,再在肝脏内转变为肝糖原或合成葡萄糖肝糖原可分解为葡萄糖供能)3.在运动中,什么时候补糖?运动前:在运动前补充糖时,每千克体重约补充1克糖为宜,一次补糖的总量应控制在60克以内,补糖量不超过2克/千克体重。

可在大运动量前数日内增加膳食中糖类至总能量的60%-70%;在运动前1-4小时补糖1-5克/千克体重(宜用液态糖),不宜在运动前30-60分钟内补糖,在运动前2小时或15分钟补糖血糖升高快,补糖效果佳,有利于提高运动员运动能力运动中:每隔30-60分钟补充含糖饮料和容易吸收地含糖实物,补糖量一般不大于60克/千克体重,多数采取饮用含糖饮料的方法,少量多次;也可以补充易消化的含糖食物运动后:运动后补糖时间越早越好,理想的是在运动后即刻,前2小时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补糖,运动后6小时以内,肌肉中糖原合成酶活性高,可使肌糖原的恢复达到最大,补糖效果最佳四、课后复习1.营养素分为六大类,是哪六大类?2.大强度,短时间(如速度、力量项目)是什么营养素功能呢?3.运动中,三大营养素的消耗顺序是什么?4.糖在人体内存在的形式有哪几种?5.运动前什么时间补糖效果最好?五、拓展训练与探索怎样建立健康的营养观、合理膳食,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参考:1.保持热量摄入的负平衡膳食提供的能量必须低于机体实际消耗能量,以造成能量的负平衡,促使长期积蓄的能量被代谢掉,使体重恢复到正常水平2.安排好三餐的饮食量与饮食结构,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各占总量的29%、38%、33%。

3.合理选择、搭配食物,摄入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豆制品,奶,蛋,鱼等多种食物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4.多喝水,限制酒精的摄入课后反思。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