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音乐教学三十六计.doc

工****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8.50KB
约7页
文档ID:534820007
小学音乐教学三十六计.doc_第1页
1/7

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地市:河南省鹤壁市单位:鹿鸣小学姓名:付珊珊职称:中小学一级教师:18539237210小学音乐教学小妙招付珊珊摘要: 有句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虽然这句话有些片面,但也反映了一定的问题,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巧妙的把难的、枯燥的知识简单化,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关键词:音乐教学 巧妙解决 难点 识谱 歌词 符号有句俗话说:“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虽然这句话有些片面,但也反映了一定的问题,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教师要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其学习兴趣,巧妙的把难的、枯燥的知识简单化,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其实小学音乐教学中最基本的无非就是谱与词,在深入些就是情绪、速度、力度、作者身世、创作背景、描绘意境等知识的认识、理解和对音乐内涵的进一步升华,这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困难的,怎样解决小学音乐教学中这样那样的难点,我使出了“36计”(总结了一些小窍门),来与大家分享,仅供大家参考一、识五线谱1、从简单的音乐中识谱选择学生会唱的、喜爱的、短小精悍的歌曲来学习识谱,如:动画片主题曲、经典歌曲旋律,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识谱的兴趣。

在识谱教学时,开始让学生唱出自己儿时最喜欢的歌曲,如:《小星星》、《两只老虎》、《新年好》等,然后将歌曲的曲谱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由唱歌词转变到识谱练习,接下来显示音符的唱名,让学生随老师的引导将乐谱唱出来并通过教师带唱、全班齐唱、分组赛唱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识谱的浓厚兴趣2、开动脑筋编儿歌或顺口溜,认识五线谱编儿歌或顺口溜来认识五线谱,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们可以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或顺口溜帮助他们学习如:(1)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可用下面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  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 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 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 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 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2)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中各音的位置时可用下面的顺口溜,让他们边指边读: 下加一线“do do do”; 下加一间“re re re”;    第一线上“mi mi mi”; 第一间上“fa fa fa”;    第二线上“sol sol sol”;第二间上“la la la”;    第三线上“si si si”; 第三间上“do do do”。

这样,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朗朗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音高、音准小学生对“音高、音准”概念理解不深,甚至有的就没有概念,我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解决音高、音准问题:1、迁移法“迁移法”是创造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小学 音乐教学中巧妙地运用这种方法,也能解决许多难题例如,我教学生视唱、合唱时,学生往往唱不准音高我就先教学生吹竖笛竖笛有它固定的指法,看得见,摸得着,吹出音来听得清吹准,比唱准易于是我就让学生先吹,后唱这种方法在合唱教学中尤其见效 2、柯尔文手势法“ 柯尔文手势”是借助七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用空间体现所唱音的高低关系如图: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边唱谱边做手势,让学生熟悉了解每个手势表示的音高并学习、记忆, 例如,老师用手势做出:s l s m,l dˊl m,m dˊs l让学生边看边记,当老师每做完一组之后,再让学生唱出这一片段,练习时学生边看老师手势边唱,或自己做手势唱,长期训练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准。

3、图形谱图形谱是一种新的音乐记录符号体系,是用图形(线条、颜色、形状、符号等)试图表现音乐各要素的可视觉形式1)卡通图谱  通过卡通图谱使歌曲的音高关系更直观如:《拉勾勾》一课2—— 2—— 3—— 5 金 勾 勾 勾 银 勾 小 指 小 头 一 勾 勾 3 5 13 3 1 5 3 6 (2)简易图形符号  让学生用最通俗的图画形式来表现音乐如:用↑表示高音,旋律线上行,↓表示低音,旋律线下行,★表示速度快,☆表示速度慢,●表示力度强,○表示力度弱等等   如在学习《摇啊摇》一课时,学生会在第一行的“外”字后面画上“↑”记号,表示这个字是高音,要往上唱,旋律要上行;第二行的“我”、“头”,还有第三行的“婆”字后面都画上“↓”,表示这个字是低音,要往下唱,旋律要下行简易图形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准,在使用图形符号时要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最明白的图形或颜色来表示音乐,并要求能够解释自己的图形谱,在不断练习中锻炼学生的能力 三、节奏 1、模仿法我们可以通过走路、跑步的模仿来认识学习各种节奏,可让学生模仿“爸爸走”“爷爷走”“小朋友走、跑”来掌握“X X;X  -; X X  X X ;X X X X X X X X”等节奏型。

我在黑板上写了几条节奏:X    X  ︱  X X  X X  ︱ X   X  ︱ X  -  ‖走 走 走走 走走 走 走 走(欧)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跑跑跑跑 跑跑跑跑   跑跑跑跑  跑跑跑跑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 X X  X X X X︱ X X X ‖走走 跑跑跑跑 走走 跑跑跑跑 走走 跑跑跑跑 走走 走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节奏,学生一边念着,一边变化着做出不同人物走路的不同节奏动作,学的不亦乐乎2、情景法创设情景学习节奏,比如:“开火车”,一开始,学生做鸣汽笛的动作,同时嘴里发出“呜— — — ”、“轰—轰—”的声音,表现火车出站启动,逐渐由慢到快地边念:“咔嚓咔嚓咔嚓……”,边做奔跑动作(先“咔—嚓—”、再“咔嚓”、然后“咔嚓 咔嚓”、直至“咔嚓咔嚓 咔嚓咔嚓”),表现火车越开越快,最后再渐渐慢下来发出“汽—”的声音,表示火车到站,这种情景创设使学生对节奏有了更熟练和敏捷的反应,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的节奏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3、拼音法利用汉语拼音将节奏分割组合,用这种方式进行训练,效果不错有三个类型的节奏不好把握,(1) 前八后十六(X X X)2) 前十六后八(X X X)3)切分节奏(X X X)    第一步,用脚打稳拍子,一拍数4下,即十六分音符 1234 2234 3234 4234 反复数遍,然后改成 1ddd 2ddd 3ddd 4ddd (“d”读做“哒”)再变成 dddd dddd dddd dddd 这样的练习应该不难,学生很快就能掌握   第二步,一个八分音符相当与两个十六分音符,将上面三种类型的节拍用下列方式排出,(1)dadd dadd dadd dadd (2)ddda ddda ddda ddda (3)ddad ddad ddad ddad(“a”读做“啊”)   第三步,将“哒”和“啊”连起来读,就完成了四、弱起一般来说,歌(乐)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我们也常见到部分歌(乐)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解决弱起小节,我采用走步法,如:我在教唱《国歌》时,用走步法来处理弱起小节,左脚为强拍,右脚为弱拍,像平常走路一样,随着歌曲的节奏,左右左右踏步,歌曲唱第一个字是踏右脚,加上《国歌》的前奏就很容易进入了。

五、休止符休止符是音乐进行当中最为常见和最基本的一个符号,任何一首成功的音乐作品无不是音符与休止符的完美结合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休止符独特的魅力就在于它是一个无声的音符用“此时无声胜有声”、“音断气连”来形容休止符是再恰当不过了准确地处理好休止符,对于保持音乐语言的风格,完整地塑造音乐形象,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怎样准确地处理好休止符?我一般用以下方法:1、“红灯”法在教小学生认识运用休止符时,我会把休止符比作孩子们常见的“红灯”,如:师:我们过马路时遇到红灯该怎么办?生:红灯停,绿灯行师:交通规则大家会自觉遵守但大家知道吗?在我们音乐中也有“红灯”,遇到时我们也要停下来而且不同的“红灯”停留的时间不一样我会画出一盏“0”和一盏“0”,并告诉他们这就是音乐中的“红灯”,它们的专业名称叫“休止符”接着我会让他们观察这两个休止符的不同,并通过念拍方式让学生感受两盏红灯停顿时间的长短我在黑板上写:X X    0  ︱  X X   0 ︱ X X    0  ︱X X    0  ‖X  0   X  0 ︱X  0   X  0 ︱X  0   X  0 ︱X  0   X  0 ‖这样一来,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学着,不知不觉便走入了我设置的“美丽圈套”,在学唱歌曲时,我会特别提醒学生要小心,谁闯了红灯是要罚款的,同学们都非常认真的对待每一盏“红灯”,学习效果显著。

2、加律动法    歌曲《两只小象》旋律简单、活泼,是学生非常乐于演唱和表演的歌曲歌曲在每一短句的最后都是一个四分休止符“0”,在表演时,我在每句的休止符处,都加了一次小象甩鼻子的动作,学生也跟着做,恰到好处的表现了小象活泼可爱的样子,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正确的完成了休止符六、顿音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大于抽象思维因此,我们应该时时注意运用他们的形象思维去启发他们的抽象思维例如:我教学生唱好顿音记号,就用一个乒乓球在桌上抛几下,让他们细心体会乒乓球落下的声音是“短促、有力、清脆、有弹性”,学生再唱就不难了    七、歌词记忆记忆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小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理解记忆能力,但在记忆歌词方面还有困难我在音乐教学中常用以下方法:1、故事记忆法 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把歌词编成故事并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不但能使他们很快了解并记住歌词,还激起了他们学唱歌曲的欲望,更可预防他们将各段歌词唱混比如:在教《卖报歌》时,我将歌词编成故事讲出来,等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时,适时引导、点拨,将叙述语言提炼转化成歌词,这样水到渠成,孩子们很快记住了歌词2、图画记忆法    教育小学生的一种基本方法是从他们的“已知”、“先知”入手,引入到“未知”、“后知”中来。

利用图画记忆歌词,在视觉上激发了学生兴趣,又化难为易地强化记忆例如:我教《国旗国旗真美丽》一课,我边让学生跟着我念(国旗国旗真美丽,金星金星照大地,我愿变朵小红云,飞上蓝天亲亲你边用彩色粉笔画出四幅图:①国旗②金星③红云④翅膀仅练了三遍,学生就全记住了3、律动记忆法我用简单形象的动作表现歌词,激发学生的兴趣,缩短记忆时间例如:《草原就是我的家》一课,四个动作便完成了整首歌曲,①双手举过头顶挥舞表示:蓝蓝天空飞彩霞,②空心拳在身体前方压碗表示:骑上了我的小红马,③一只手高举,在头上空画圆表示:挥动鞭儿唱起歌,④双手交叉抱肩表示:草原就是我的家这样一来,学生都记得特别快4、接龙记忆法采用师生合作接龙法,歌词缩短一半,难度也降低了一半如:教《校园多美好》时,歌词抽象拗口,可采用接龙法,师:湖边的柳梢,生:把信报;师:春天,生:归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