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一点语言学.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34716038 上传时间:2024-03-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了解一点语言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了解一点语言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了解一点语言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了解一点语言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了解一点语言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了解一点语言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了解一点语言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了解一点语言学我关注说理性的语言,即有因果关系的语言,因为这种语言和人类的逻辑思维相关,无论是对教育孩子还是对自己的社会交往都意义重大。这篇文章介绍一些“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 Theory)的知识,从更广阔的语言学的角度去探讨语言交流的本质和说理性语言在交流中的核心地位,让大家对语言交流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在生活中也多用有效的说理性语言为自己的社交和职场增色。系统功能语言学从语言功能角度分析语言交流的内在涵义,将语言与思维以及社会交流语境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也是思维和人格的塑造工具 (Halliday, 1978)。该学

2、派在西方国家的人文教育中正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在中国,系统功能语言学还是学院派象牙塔中的一个瑰宝,学者们对其在琢磨玩味中,还未走出在教育系统和社会上普及的第一步。本文在此夺人之先,将象牙塔中的瑰宝截取一玲珑小片,与大家共享。知识性的介绍有些繁琐,但繁琐是学习和提升自己必经环节,学习和提升的乐趣也是伴着克服这种繁琐而来,下面让我们见识一下语言现象的繁琐。语言的本质: 表达思维语言是人类的交流工具,因此大多数人将语言看成一种社会现象,但这种社会现象似乎有种超社会的能力,我们能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在某一时刻或时段的情感、思想和情景,让千里之外或千年之后的人感受、理解和共鸣。多么不可思议!语言能够创造不

3、可思议的交流现象是因为其系统本身有着先进得不可思议的功能。浩瀚的词汇,严密的句法,灵活的规则,这个庞大精密的语言系统如上天的鬼斧神工,让人越深入了解就越生出敬畏。作为语言教育研究者,语言在我眼中如日月星辰这些壮观的自然天体一样宏大而神秘,它有着人类无法超越的力量,有着无数待解的规律。人类各种族的语言系统的源头如何而起的是迄今无法解开的谜团之一,但从总体看,语言系统的复杂程度和人类种族的文明进化程度成正比。文明程度高的地区,如中华文明,欧洲文明,其语言系统相对复杂,语言的词汇,文体,句法变化多端。比如中文中“我”的替代词就有几十种,包括“吾”, “在下”,“不才”,“老夫” 等,适用于不同的社会

4、情境。欧洲语言中词汇的语态和词性的变化也体现出人们表述不同事物的精准度和细微差异。相对而言,弱一些的文明区域,其语言体系的规模层次也处于弱势。我们很难想象台湾原住民地区能够出现“红楼梦“这样语言精致细腻的小说,或澳大利亚的土著文明能够孕育出萨士比亚那种不同文体的诗歌。从这个角度上说,语言系统是人类文明,或人类群体思维水平的一面镜子。语言学家研究语言时一般从语言的词汇句法如何表达说话者思维, 或更通俗的说法,表达说话者的意思入手,分析词汇句法组合的规律, 然后总结规律,建立语法体系。这种语法体系经常让人对语言学产生困惑和厌倦, 这尤其体现在第二语言的学习中。因为母语的语法体系的学习大部分在儿童期

5、母语环境中习得而成,不觉费劲。但第二语言是一个全新的体系,庞大琐碎的新语法规律乍现眼前,顿时令人摸不着头绪。想一想中学时代谁没有在学英语的过程中被主谓宾、定状补、过去分词、现在分词之类概念搅得晕头转向,考试中又频频中考官的小计而丢分?语言学家建立语言单元的细分体系其实是为了揭示语言变化的规律,方便语言学习者, 而非故弄玄虚,设置语言学习障碍。只是语言学家们没想到,在中国英语学习完全缺乏语境的环境下,语法规则成了检验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他们的良好愿望被中国考官们无情地扭曲了。如上所述,从语言词汇和句法结构出发,解释不同词句组合所表达的思维意义是传统的结构主义学派(Syntactic Ling

6、uistic Theory)研究语言的方式,以乔姆斯基(Chomsky)为代表。而以韩礼德(Halliday) 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则是从相反的角度分析语言,从人类在交流中要表达的思维意义出发,对不同的思维意义进行细致划分,然后对每一类的思维表达寻找与其相应的语言词汇和句法的表述。如本书所谈到的说理性语言是因果思维中的反应,系统功能语言学先分析人类在因果思维中的不同类型,再发现不同类型的因果思维在英语语言中是如何表述的。虽然视角是180度反差,但是有一处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高度一致的:都有着庞大的对语言表述的各个单元细分的体系。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体系是语义(Semantic)体系,

7、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体系是语法(Syntactic)体系。这两个流派的核心都指向语言的本质思维表达,只是分析语言时系统功能语言学将思维表达当成起点,结构主义语言学将其当成终点,好像大家都在爬珠穆朗玛峰,一个从南坡上,一个从北坡上, 同时揭示了语言学高峰的不同侧面。语言的功能:有效交流拥有语言能力是上天给人的奇异恩赐,语言让人类交流的精确度和深广度远远超出我们所知的星球上其它生物,但这种恩赐却往往被人类无视,或未被善以利用。是的,我们每天都在使用语言,我们每天说很多话,但很多说出的话是废话,没有产生有效的交流,有的甚至产生事与愿违的交流。我们就像很多中老年的智能手机用户,整天抱着先进手机打电话,不知

8、手中的神器还有上网,定位等更先进的用处。无知无觉就是可悲啊!要摆脱这种可悲状态,便是让自己有知有觉。对“语言”这一神器的使用要做到有知有觉,就必须了解语言的交流功能。语言究竟有哪些交流功能?这个问题可能会难倒许多人,作为天天使用语言的熟手,我们似乎从未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么不妨看看经常思考这个问题的大师级人物,系统功能语言学开创者韩礼德(Michael Halliday)怎样解析语言的交流功能。韩礼德认为语言的交流功能在说话者交流的语境中完成,一个有效的交流者能够将他(她)的语言行文(text of language) 和交流语境 (context of interaction) 完美结合,达到

9、信息充分沟通的目的。语言行文和交流语境结合通过三个渠道,这三个渠道即语言交流的三大功能 (Halliay & Metthiessen, 2004)。1语言的经验交流功能语言的第一个交流功能是经验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语言能够反应出我们的社会生活和我们所认识的世界的各种经验。世界上强大文化的语言,如汉语和英语都是词汇量和句法表达极其丰富的,而且这种丰富性与时俱增,能够让语言精准地反映出新时代的新经验。比如近年出现的电商、网红、代购、微博等词汇都是伴随这些年社会进入电子时代的新经验而产生。因为语言有着如此经验功能,它在文化交流中体现出软实力的力量。上世纪70、80年代,一

10、般大陆人民在港台同胞面前显得语言乏味,不但缺乏幽默感,更不懂一些“时髦词汇”如资讯、绩效等,因为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落后,当时社会根本没有这样的经验存在,相应地语言发展也悄悄落后了。近年来大陆经济迅猛发展,新鲜事情层出不穷, 语言也开始日新月异起来,俏片的新词汇层出不穷,反超港台,轮到港台同胞开始借用大陆语言,如北漂、淘宝、魔都等。这两年,中国国力的发展,使一些词汇如“淘宝Taobao”甚至渗入西方世界。不要小瞧一个词汇在世界的普及,一个小小的词汇代表的是一个独特的社会经验,它的普及代表一个社会经验的普及,其文化影响力远远超过孔子学院这样刻意推广语言的机构。比如“淘宝Taobao”是中国电子商务

11、迅速崛起的象征,其商业规模和发展速度是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时无法比拟的,英语国家虽然有Ebay这个最早的网购平台,但Taobao显然是Ebay超级升级版,为了区别二者,英语国家直接引入Taobao这个新词汇,而不将其称为中国的Ebay。和Taobao有类似待遇的词汇还有“微信WeChat”,这些英语新词汇都反映了中国电子通讯,经济技术领略里出现了非常独特的经验,而这些经验已经不能用现有英语词汇表达,只能引进中文词汇。这和百年前,西方世界在一切事物上领先,中文必须增加新词汇如“坦克”,“电灯”,“民主”,“科学”等去反映这些西方引进的新生事情,如出一辙。语言背后是人类社会活动的经验, 是文化; 语言

12、词汇的“进出口” 其实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较量。而这一切能够发生,是因为语言有记载经验,交流经验的功能。2语言的角色交流功能语言的第二个交流功能是角色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 语言能够反映说话者在交流中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和交流角色。首先看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指说者和听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比如家人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或政客与选民的关系等。语言中的谦词、敬词、感叹词、声调、语气等因素能够反映出说者和听者之间的亲近疏远和上下等级的关系。比如称呼用了“您”,反映出的是说者比听者低一等级的角色,可能说话的是晚辈,或是跟听者关系不算太亲密的关系。 中文词汇在社会角色表达上是异常丰富

13、,如前文所引,“我”的替代词有多种,几乎不同社会角色就有不同“我”的称呼。皇帝用“联”,皇后用“哀家”,主人用”我“,仆人用”小的“,侍女用”奴婢“ 这种称呼上的繁琐反应的是社会等级分化的严重,人们语言中需要时时体现这种社会等级角色。现代中国社会这些称谓词大多消失,反应了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是一个值得称慰的进步。在交流中用恰当的词汇反应自己的社会角色是必要的,因为那其中有自知之明的理性成分,会使听者更倾向于接受自己的语言。所谓“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就是指说者对交流中社会角色的把握比较灵活,但灵活得有时失去原则。一个有效的交流者会在谈吐中会调整自己的语言去适应相应的社会角色,但见人见鬼都说比

14、较正常的“人话”, 即不超越原则底线的话。社会角色比较容易理解,那么交流角色呢?韩礼德(Michael Halliday)用两个纬度解析交流角色。第一纬度是交流的内容:要么与信息相关(昨晚电影真好看),要么与行动相关(帮我把门关上)。第二纬度是说者的意愿:要么是给予,要么是索取。这两个纬度交叉,出现四个交流角色 (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A. 给予信息(陈述 statement)我喝的这种茶非常好。B. 索取信息 (疑问 question)你喝的是什么茶?C. 给予行动指令 (建议 offer)你要喝杯茶吗?D. 索取行动指令 (命令 command)给我来

15、杯茶吧。作为说者,不论你说什么都是在扮演这四个交流角色之一。一个有效的交流者能够很好地驾驭这四个角色,知道什么时候索取信息,什么时候给予信息,什么时候索取行动指令,什么时候给予行动指令。比如一个主持人在访谈时发现访谈对象陈述自己的故事时情绪过于激动,他突然建议访谈对象换一个位置坐下来,让其情绪缓和,然后自己开腔说一番见解。这个过程就是主持人从 “索取信息”到 “给予行动指令”,再到 “陈述信息”的角色调整过程,巧妙地让访谈者有时间平息情绪。3语言的语篇功能语言的第三个功能是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语篇功能是指语言内在逻辑关系和不同文体的形式能够满足不同的交流情景的需求,使

16、信息传递出去是一种清晰连贯,比较得体的方式,让听者或读者比较容易理解。和前两个功能相比,第三个功能有点抽象,而且它对语言输出者有更高的要求。第一,输出者要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输出者要熟悉各种文体,如正式口头语,公文体语言,演讲体语言,教材体语言等;第三,输出者要对交流语境做出正确判断,用合适的语言组织和问题形式表达信息。语篇功能属于语言的 “高端功能”,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使用。很多人话一多,文章一长,就开始语无伦次,逻辑上出现漏洞或矛盾,这就是对语篇功能不能驾驭的表现之一。不会语篇功能对语言使用者是一个巨大的限制,就像有些智能手机的用户不会使用手机中”设定“功能一样,手机使用处于被动状态,无法应用自如,掌握主动权。语文学习的最高层次也是语篇功能,比如中学以后的语文教育已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