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戏曲人物1.doc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9KB
约7页
文档ID:534366900
10.戏曲人物1.doc_第1页
1/7

一师一优课小学美术(人美版)《 戏 曲 人 物 》六年级下册沈阳市育鹏小学 陈卓课 题:《戏曲人物》选用教材:人民美术出版社第十二册第十课授课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中国戏曲行当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表现方法,体会戏曲水墨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墨造型表现能力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运用中国画笔墨技法表现一幅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作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通过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中国戏曲中人物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表现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运用中国画笔墨技法表现生动的戏曲人物形象资源准备: 学生:京剧相关图文资料、中国画工具 教师:课件、国画演示用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一、 创设情境、启发提问 1、提出相关问题,请学生欣赏一段戏曲动画《双下山》,引导学生猜剧种、艺术表现形式教师介绍昆曲 2、教师简要介绍中国戏曲常识性知识并引出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猜出中国画表现形式学生初步了解戏曲文化相关内容通过视频欣赏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戏曲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民族自豪感,同时导入新课 图片欣赏绘画作品欣赏二、 赏析作品、探究问题 1、小组讨论交流戏曲知识 2、课件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戏曲人物造型并分析人物行当·《三岔口》(生、丑)·《长坂坡》(生)·《穆桂英》(旦)·《苏三起解》 (旦)·《钟馗》(净)·《七品芝麻官》(丑) 3、欣赏关良作品,分析国画戏曲人物的艺术特点·《三岔口》·《狮子楼》·《三打白骨精》《美人计》分析画家作品中人物的特点学生用课前搜集的资料作简要介绍学生欣赏戏曲人物的各种造型装扮,并分析戏曲人物的行当学生回答:造型简练,动作夸张,表情生动,用笔肯定大胆,笔墨酣畅,墨色丰富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在观赏过程中了解戏曲相关知识,感受戏曲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积累创作素材,为下一步表现人物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初步了解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感受人物形象魅力,激发尝试创作的欲望。

观看教师演示 4、教师演示画法先调淡墨画脸,笔要干一些眉毛眼睛重点刻画,剑眉倒竖怒目圆睁,浓墨画帽子、衣服,淡墨勾出裤子、手,浓墨画靴子,最后染色肤色淡雅,控制好水分分析画面明暗变化引导学生分析笔墨技法小结:用笔的中锋勾勒人脸五官是勾勒法不勾轮廓线,而是用墨或色渲染是没骨法用墨讲究干湿浓淡板书) 5、欣赏同学们的作品 这幅画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演示,了解绘画创作过程、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同时感受笔墨变化带来的美感学生总结:用笔的技法有中锋、侧锋,用墨技法有浓淡人物简练、概括,动作夸张,神态生动传神 最直观的了解整个创作过程和技法的应用,解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积累造型语言,拓宽思路启发创作灵感激发学生大胆尝试的创作欲望 提供图片资料,丰富学生造型资源艺术实践 三、提出要求、创作表现 1、画一个造型简练的戏曲人物,大胆用笔用墨用色,画面富有美感2、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建议,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学生结合图片资料进行大胆创作表现,对用国画技法表现的戏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内化所学知识,增强造型表现能力展示评价四、 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引导学生从人物角色、神态、笔墨技法等方面评价作品。

教师先评价自己的作品为学生做示范,再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学生在作品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从而感受国画戏曲人物的美感,体会成功的喜悦提供评价方向引导,是对本课所学的内化反馈,培养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增强美术学习的自信 总结拓展五、 开拓视野、升华情感 (视频)欣赏艺术节儿童戏曲节目总结:戏曲作为文化流传千年,从化妆、服装到唱念做打,带给人视觉、听觉的艺术享受这种民族文化需要我们一代代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学生通过欣赏儿童戏曲表演 ,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开拓视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崇敬之情 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板书设计:《戏曲人物》 用笔:勾勒法 没骨法 用墨:浓、淡 干、湿演示作品。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