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与隧道涵洞与隧道都是地下建筑物涵洞从广义上可称为涵渠,是横贯路基或路堤的小型泄水和排洪构筑物隧道是修筑在地下,两端有出入口,供车辆、行人、水流及管线等通过的通道,用以穿越障碍、缩短线路,并具有不占用地面空间和可兼作防空用等优点涵洞是指埋设在道路或渠堤下的过水通道用以输送渠水的涵洞,称为输水涵洞;用于排泄沟、溪来水的涵洞,称为排水涵洞有的涵洞可用作农田灌溉水渠的通道,有的涵洞还兼作立交桥,作为人畜或车辆的通道排水涵洞涵洞的用途涵洞涵洞的设置是根据地形、地质和水文情况而确定的,涵洞的孔径则根据通过水流的流量和流速确定影响流量和流速的主要因素是暴雨强度、覆盖面积和持续时间因此,涵洞孔径一般是根据50年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洪水流量来确定的洞的孔径设置供人行驶的涵洞涵洞按洞顶填土情况可分为明涵和暗涵两类涵洞顶部有填土的称为暗涵,无填土的称为明涵暗涵不承受车辆冲击力,且载荷分布较均匀;明涵承受车辆集中荷载及冲击力在路基高度容许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暗涵涵洞的类型涵洞的洞身结构涵洞洞身可做成圆形、矩形盖板、城门洞形或箱形圆形洞身可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或预应力 钢筋混凝土管结构;矩形盖板洞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城门洞的圆拱可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边墙和底板 可用混凝土或浆砌石;箱形洞身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最古老的隧道 建于公元前2180-公元前2越0年间的 古代巴比伦城连接矍宫与神鹿间的人行隧 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隧道.该隧道长约1 千采.断面为3.6米x4.5米.施工期间将幼 发拉底河水流改道』用明挖法建造*隧道的种类隧道按用途分为交通隧道,如铁路隧道、道路隧道、人行隧道、运河隧道及供几种运输形式共享的混合 隧道等;水工隧道,如供水力发电及农田水利用的引水隧道、排灌隧道等;市政隧道,如供设置城市地下 管网及给水和排水隧道;军事或国防上需要的特殊隧道按所处位置隧道又可分为山岭隧道、水底隧道及 城市地下铁道隧道等「道及地下工程防水隧处形盖扳涵洞为保证隧道及地下工程不致因漏水、积水造成危害,影响其使用和腐蚀设备,以致降低其结构使用寿命,隧道及地下工程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水措施,基本以预防为主,具体可根据工程使用要求、所在位置和水文地质情况,采取截、堵、排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法其中山岭隧道常以排为主,水底隧道则以堵为主开凿隧道有许多传统方法:有的先挖出隧道的宽度,然后自上而下进行横向带状挖掘;而有的是从两侧隧道的开凿方法掘进,保留中间部分,一直到隧道贯通;还有的是首先在隧道底部挖掘一条坑道,然后在较高处再开凿出 另一坑道,上下两条坑道由一直立坑道连通。
现代挖掘机械可根据隧道大小全面掘进,用预制的支撑部件随之安装到位挖掘隧道时,还常使用爆破的方法配合挖掘机械从隧道两端同时向前掘进rcH匚才■■挖掘隧道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要依隧道所处深度来决定浅层隧道采用“挖封"方法,隧道的挖掘方式建设中的隧道即先开挖一条沟槽,然后加固两壁,封顶并铺设隧道地面,或直接在沟槽中置入预制管道,最后将挖掘出的土石方覆盖于隧道结构上方而位于岩石层的深层隧道则必须采用打眼钻孔、填充炸药爆破的方式施工隧道的通风方式隧道通风方式的种类很多,包括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自然通风指不设置专门的通风设备,只利用存在 于洞口间的自然压力差或汽车行驶时活塞作用产生的交通风力,达到通风目的;机械通风所需动力与隧道 长度的立方成正比,因此在长隧道中,常常设置竖井进行分段通风,它包括射流式纵向通风、横向式通风、 半横向式通风和混合式通风四种方式隧道掘进机隧道掘进机是一种用刀具切割岩层、开挖隧道的多功能施工机械,能同时联合完成工作面的开挖和装渣作业,并且能全断面连续推进它由切割岩层的刀盘工作机构、斗轮式装渣机构、液力支撑和推进机构、连续转载机构和动力传动机构等组成安乐松桥隧隧道挖凿机开凿隧道是现代建筑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隧道挖凿机的应用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隧道挖凿机中,激光制导系统被用于确定挖凿机掘进的方位,强有力的液压机活塞可以调整切割钻头的方位,使其能够沿正确的方向进行挖凿安乐松桥隧2000年』欧洲大陆最引人注目的建设成就首推 舟麦与瑞典的由海底隧道与海面大桥相连的永灵性 海上通這的建成.大桥在人工岛彼得荷尔蝸上转入 海底隧道.这条海底隧道就是著名的丹爰安乐松沉 營隧道.铁路隧道及分类铁路隧道是指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车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根据其所在位置可分为山岭隧道, 水下隧道和城市隧道三大类为缩短距离和避免大坡道而从山岭或丘陵下穿越的称为山岭隧道;为穿越河 流或海峡而从河下或海底通过的称为水下隧道;为适应铁路通过大城市的需要而在城市地下穿越的称为城 市隧道在这三类隧道中,修建最多的是山岭隧道公路隧道的平面线形和普通道路一样,根据公路规范要求进行设计,一般采用直线,避免曲线,或尽量 采用大半径曲线公路隧道的纵断面坡度由隧道通风、排水和施工等因素确定,采用缓坡为宜水底隧道的特点及用途水底隧道与桥梁工程相比,具有隐蔽性好、可保证平时与战时的畅通、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对水面航行无任何妨碍的优点,但其造价较高水底隧道可以用作铁路、公路、地下铁道、航运、行人隧道,也可用作管道输送、给排水隧道等。
青函海底隧道目前,世界上已建成的最长的海底隧道是日本的青函海底隧道该隧道全长为53.86 千米,其中海底 部分为 23.3千米,是一条双线铁路隧道它穿过津轻海峡,把日本本州岛的青森和北海道的函馆连接起 来青函海底隧道1964年开挖斜坑道,经过 24年的施工,于 1988年 3月13日正式投入运营圣哥达公路隧道圣哥达公路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汽车专用隧道,穿越瑞士苏黎世东南阿尔卑斯山脉圣哥达峰该隧道建 于 1970 年 5 月至 1980 年 9 月,全长 16.32 千米,最大覆盖层高度为 1000 米隧道衬砌设计成 10 米宽的马蹄形断面,在其顶部分隔成进风和排风道,一旦发生火灾,横向通风可以将隧道分区段隔断而不 影响其他通风区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英吉利海峡在英国多维尔市与法国加来市之间,最宽处241千米,最狭窄处仅 33千米连接英国和欧 洲大陆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于1987年动工,1993 年正式通车这条隧道由两条直径各为7.6 米的 火车隧道和一条直径为4.8 米的服务隧道组成,全长53千米,其中38千米在海底40米深的岩层中穿 行文本仅供参考,感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