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面气象资料实时统计处理业务规定试行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8.55KB
约19页
文档ID:533925851
地面气象资料实时统计处理业务规定试行_第1页
1/19

地面气象资料实时统计处理业务规定(试行)1. 引言1.1 为适应近年来地面气象自动化观测的快速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地面基础数据产品服务需求, 特制订本规定1.2 本规定制定了地面气象资料日、候、旬、月、年值统计项目和统计算法,适用于国家级地面气 象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相关基础数据服务产品的实时统计生成2. 统计项2.1日值序号要素统计项1气压日平均本站气压、日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时间、日最低本站气压及出现时间、日平均海平面气压2气温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及出现时间、日最低气温及出现时间3空气湿度日平均水汽压、日平均相对湿度、日最小相对湿度及出现时间4风向风速日平均风速(2分钟)、日最大风速及出现时间、日最大风速的风向、日极大风速 及出现时间、日极大风速的风向5降水日降水量(20-08时、08-20时、20-20时、08-08时)、日最大小时降水量及出现时间、固态降水量(20-08时、08-20时、20-20时、08-08时)6蒸发日蒸发量(小型)、日蒸发量(大型)7天气现象雨/雪/冰雹/雾/轻雾/露/霜/雨凇/雾凇/积雪/结冰/沙尘暴/扬沙/浮尘/霾/大风天气现象 及出现时间8云日平均总云量、日平均低云量9能见度日最小能见度及出现时间10地面温度日平均地面温度、日最高地面温度及出现时间、日最低地面温度及出现时间11浅层/深层地温日平均地温(5cm/10cm/15cm/20cm/40cm/80cm/160cm/320cm)12草面(雪面)温度日平均草面(雪面)温度、日最高草面(雪面)温度及出现时间、日最低草面(雪面)温度及出现时间13积雪积雪深度、雪压14日照日日照时数15冻土第一(二)冻土层上限深度、第一(二)冻土层下限深度16电线积冰电线积冰-现象;电线积冰-南北方向直径、厚度、重量;电线积冰-东西方向直 径、厚度、重量;电线积冰一温度、风向、风速2.2 候值序号要素统计项1气压候平均本站气压、候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候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候平均海平面气压2气温候平均气温、候极端最高气温及出现日期、候极端最低气温及出现日期3空气湿度候平均水汽压、候平均相对湿度4风向风速候平均风速(2分钟)、候最大风速及出现日期、候最大风速的风向、候极大风速及 出现日期、候极大风速的风向5降水候降水量(20-20时、08-08时)、候固态降水量(20-20时、08-08时)6地面温度候平均地面温度、候极端最高地面温度及出现日期、候极端最低地面温度及出现日期7日照候日照时数、候日照百分率2.3 旬值序号要素统计项1气压旬平均本站气压、旬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旬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旬平均海平面气压2气温旬平均气温、旬极端最高气温及出现日期、旬极端最低气温及出现日期3空气湿度旬平均水汽压、旬平均相对湿度4风向风速旬平均风速(2分钟)、旬最大风速及出现日期、旬最大风速的风向、旬极大风速及 出现日期、旬极大风速的风向5降水旬降水量(20-20时、08-08时)、旬固态降水量(20-20时、08-08时)6地面温度旬平均地面温度、旬极端最高地面温度及出现日期、旬极端最低地面温度及出现日期7日照旬日照时数、旬日照百分率2.4 月值序号要素统计项1气压月平均本站气压、月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日期、月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及出现日 期、月平均海平面气压2气温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日最高气温、月平均日最低气温、月极端最高气温及出现日 期、月极端最低气温及出现日期、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月最大气温日较差及出现日 期、月最小气温日较差及出现日期、日最高气温(N30°C、>35r. >40D日数、日最低气温(<2°C、<0°C、<-2°C、<-15°C、<-30°C、<-40°C)日数3空气湿度月平均水汽压、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最小相对湿度及出现日期4风速风向月平均风速(2分钟)、月最大风速及出现日期、月最大风速的风向、月极大风速及 出现日期、月极大风速的风向、日最大风速(N5m/s、N10m/s、N12m/s、N15m/s、 >17m/s)日数、16方位各风向月平均风速及月最大风速、16方位(含静风)各风向 频率、月最多风向及出现频率、月次多风向及出现频率5降水月降水量(20-20时、08-08时)、月固态降水量(20-20时、08-08时);月最大日 降水量及出现日期、月最大小时降雨量及出现日期;日降水量(>0.1mm、>lmm、 >5mm、>10mm、>25mm、>50mm、>100mm、>150mm、>250mm)日数;月最长连 续降水日数、月最长连续降水量、月最长连续降水止日;月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 月最长连续无降水止日;月最大连续降水量、月最大连续降水日数、月最大连续降 水止日6蒸发月蒸发量(小型)、月蒸发量(大型)7天气现象雨/雪/冰雹/雾/轻雾/露/霜/雨凇/雾凇/积雪/结冰/沙尘暴/扬沙/浮尘/霾/大风天气现象日 数8云月平均总云量、月平均低云量、日平均总云量<2成的日数、日平均总云量〉8成的日数、日平均低云量<2成的日数、日平均低云量〉8成的日数9能见度能见度<10km出现频率、能见度<5km出现频率、能见度<1km出现频率10地面温度月平均地面温度、月平均日最高地面温度、月平均日最低地面温度、月极端最高地 面温度及出现日期、月极端最低地面温度及出现日期、日最低地面温度<0C的日数11浅层/深层地温月平均地温(5cm/10cm/15cm/20cm/40cm/80cm/160cm/320cm)12草面(雪面)温度月平均草面(雪面)温度、月平均日最高草面(雪面)温度、月平均日最低草面(雪面)温 度、月极端最高草面(雪面)温度及出现日期、月极端最低草面(雪面)温度及出现日 期13积雪月最大积雪深度及出现日期、月最大雪压及出现日期、积雪深度(>lcm、>5cm、>10cm、>20cm、>30cm) 日 数14日照月日照时数、月日照百分率、日照百分率>60%的日数、日照百分率<20%的日数15冻土最大冻土深度及出现日期16电线积冰电线积冰最大重量及相应直径、厚度、出现日期2.5 年值序号要素统计项1气压年平均本站气压、年极端最高本站气压及出现月曰、年极端最低本站气压及出现月 日、年平均海平面气压2气温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日最高气温、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年极端最高气温及出现月 日、年极端最低气温及出现月日、气温年较差、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年最大气温日 较差及出现月日、年最小气温日较差及出现月日、日最高气温(N30°C、>35r. >40D 日数、日最低气温(<2C、<0C、<-2C、<-15C、<-30C、<-40°C) 日数、3空气湿度年平均水汽压、年平均相对湿度、年最小相对湿度及出现月日4风速风向年平均风速(2分钟)、年最大风速及出现月日、年最大风速的风向、年极大风速及 出现月日、年极大风速的风向、日最大风速(>5m/s、>10m/s、>15m/s、>17m/s)日 数、16方位各风向年平均风速及年最大风速、16方位(含静风)各风向年频率、年 最多风向及其出现频率、年次多风向及其出现频率5降水年降水量(20-20时、08-08时)、年固态降水量(20-20时、08-08时);年最大日 降水量及出现月日、年最大小时降雨量及出现月曰;日降水量(>0.1mm、>lmm、 >5mm、>10mm、>25mm、>50mm、>100mm、>150mm、>250mm)日数;年最长连 续降水日数、年最长连续降水量、年最长连续降水止月、年最长连续降水止日;年 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止月、年最长连续无降水止日;年最大连 续降水量、年最大连续降水日数、年最大连续降水止月、年最大连续降水止日;15 个时段(5、10、15、20、30、45、60、90、120、180、240、360、540、720、1440 分钟)年最大降水量及降水起始时间(年、日、时、分)6蒸发年蒸发量(小型)、年蒸发量(大型)7天气现象雨/雪/冰雹/雾/轻雾/露/霜/雨凇/雾凇/积雪/结冰/沙尘暴/扬沙/浮尘/霾/大风天气现象日 数8云年平均总云量、年平均低云量、日平均总云量<2成的日数、日平均总云量〉8成的日数、日平均低云量<2成的日数、日平均低云量〉8成的日数9能见度能见度<10km出现频率、能见度<5km出现频率、能见度<1km出现频率10地面温度年平均地面温度、年平均日最高地面温度、年平均日最低地面温度、年极端最高地 面温度及出现月日、年极端最低地面温度及出现月日、日最低地面温度<0C的日数11浅层/深层地温年平均地温(5cm/10cm/15cm/20cm/40cm/80cm/160cm/320cm)12草面(雪面)温度年平均草面(雪面)温度、年平均日最高草面(雪面)温度、年平均日最低草面(雪面)温 度、年极端最高草面(雪面)温度及出现月日、年极端最低草面(雪面)温度及出现月 日13积雪年最大积雪深度及出现月日、年最大雪压及出现月日、积雪深度(>lcm、>5cm、>10cm、>20cm、>30cm) 日 数14日照年日照时数、年日照百分率、日照百分率>60%的日数、日照百分率<20%的日数15冻土年最大冻土深度及出现月日16电线积冰电线积冰最大重量及相应直径、厚度、出现月日3. 数据源 用于日、候、旬、月、年值统计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台站观测并经质量控制后的逐小时观测数据、部 分要素的日观测数据,以及日累计日照观测数据和逐分钟降水量数据。

4. 统计方法在进行统计时,质量控制后仍为错误的数据按缺测对待 除特殊说明外,本章所指时间均为世界时,平均值统计均为四舍五入4.1 时段说明1) 日:日照用真太阳时,以 00时为日界;其他项目用世界时,以 12时为日界2) 候:5 日为 1 候一个月分为 6 候,第 6 候为 26 日-月底3) 旬:10 日为 1 旬一个月分为 3 旬,第 3 旬为 21 日-月底4) 月:按公历法各月由 28-31 日组成,1 年分为 12 个月5) 年:按公历法 1年从1月1日起,至 12月31日止,由 365-366日组成4.2 统计精度要素单位和精度气压0.1 百帕(hPa)气温0.1 °C水汽压0.1 百帕(hPa)相对湿度1%风速0.1 米/秒(m/s)风向16方位+静风或度降水量0.1 毫米(mm)蒸发量0.1 毫米(mm)总、低云量0.1成能见度1 米(m)地温0.1 C雪深1厘米(cm)雪压0.1克/平方厘米(g/cm2)冻土深度1厘米(cm)日照时数0.1小时日照百分率1%电线积冰厚度1毫米(mm)电线积冰直径1毫米(mm)电线积冰重量1 克 /米 (g/m)日数1日频率1%4.3。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