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参考word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4KB
约12页
文档ID:533896188
期中考试试卷讲评参考word_第1页
1/12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讲评一、试题命制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检测 诊断 激励 反馈检测:初三 “入境”与“阶段”教学内容的基本情况诊断:初三“以新带旧”、“立体推进”的教学行为激励:让能够按照要求进行实施教学行为的行为主体获得成就感反馈:为调整教学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因此,试卷考查内容的范围、考查的核心能力要求、结构形式、试卷容量(文字量、题量)等均接近中考,体现对“入境”“立体推进”的考查特点;试卷重点能力与难点能力(整体感知、信息整合、理解感悟等)考查,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考查,体现出“阶段”“以旧带新”的考查特点;试卷五大板块的试题设计具有较强的基础性,试题所蕴含的思维路径清晰,体现试题的“激励”特点 二、对于试卷命题意图的讲析(一)对试卷内容结构的讲析根据考查内容,试卷分为五部分:语文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表一:试卷内容结构语文积累与运用综合性学习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 目选择题填空题分 值12分7分7分8分26分60分以中考精神为指导,试卷各部分的赋分比例与中考状况基本一致,并突出初三阶段教学的考查特点:试卷结构为五部分,语文积累与运用的考查体现基础性特点,总体偏易;阅读理解的考查基本上为中等难度,少部分理解运用为难点;写作的考查部分不设审题障碍,以便考查学生初三入境的写作水平。

二)对试卷能力结构的讲析试卷是通过学生在积累与运用、语言运用、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几方面的表现来考查学生语文水平试卷所考查语文能力结构如下表:表二:试卷能力结构能力结构题 号分值识 记1、2、5、7、813 / 理 解10、11、12、15、2112运 用3、4、6、9(3) 7整体感知14、17、208信息提取概括9(1)9(2)13、189形成解释19、226感悟鉴赏165综合表达2360试卷在考查上力图做到:依标据本,注重双基,突出核心能力,体现初三向中考靠拢而又兼顾阶段教学的特点难易度大致为:30:20:10(以小题所附分数归类)三)试卷五大板块的具体讲析1.语文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讲析表三:第一大题(选择题)考查内容小题号考查的主要内容分值1读准字音22把握字形23词语使用24修改病句25文学常识积累26句子连贯2从测试内容看,本大题考查功能定位于重基础、重落实,重积累、重运用,多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考查范围来自《10中考说明》与《初三考试规划》,范围大,难度低,主要考查的是平时教学的“立体推进”情况句子连贯的考查立足于使用的最底层,但突出了句间逻辑关系的考查,体现出课标关于语法知识教学的思想。

表四、第二大题(填空)考查内容小题号考查的主要内容分值7(1)古诗文识记性默写1(2)古诗文识记性默写1(3)古诗文识记性默写1(4)古诗文识记性默写1(5)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8名著阅读2第二大题考查学生的古诗文及名著阅读的积累状况,试题总体偏易古诗文默写采用了识记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考查方式考查范围来自《初三考试规划》,更侧重于本学期期中前学习的内容对名著阅读的考查,侧重在对相关文常、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考查,后者的考查,主要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中考名著考查的方向:学生是否真的读了名著,读得怎么样2.综合性学习部分的讲析 为了夯实对表格、语段的信息把握、强化活动主题意识,综合性学习部分采用了两种常见的信息整合题型、一种常见的运用设计题型,突出考查最基本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表五:第三大题 综合性学习小题号考查的主要内容分值9(1)根据要求提取信息29(2)根据材料的逻辑关系概括信息49(3)根据活动主题撰写宣传语1图文转换与语段信息的提取,信息明确,信息转换与提取的路径清晰,能力要求为同类试题的基础层级综合性学习试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活动主题,进行简单的活动设计3.文言文阅读部分的讲析。

文言文阅读材料节选自课内阅读篇目《陈涉世家》,文言文的用文与现代文写景抒情散文的构成互补关系,对于全文体的教学起到了一个“入境”的检测作用表六:第四大题 文言文阅读考查内容题号考查的主要内容分值10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211理解文言语句的含义212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313根据要求在原文中提取信息1文言文的字句考查,突出重点(文言实词、课下注释明确的),考查的是平时积累文言词语、梳理文意的基本功夫;文言文主要内容的考查,首先是对文章重点内容的考查,其次结合今年来的中考文言文的考查方式,强化在原文中提取信息的精准识4.现代文阅读部分的讲析现代文阅读材料三篇记叙文为写景抒情散文,期中前教材《鼎湖山听泉》与《雪》可为文章示例说明文与议论文阅读难度都小于教材选文,说明文阅读难度也略小于中考用文表七:第五大题 现代文阅读部分主要考查内容及分值考查的主要内容题 号分值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14、17、208分理解感悟抒情散文的“情志”153分品味作品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形象和语言165分提取信息,运用文本知识判断并解释链接材料18、195分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212分分析论证思路222分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制,说明文与议论文主要围绕文体规律来设题,依据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文化特质、论点、论证与论据等文体知识,着重考查了整体感知、信息提取、理解、形成解释等核心能力。

这两类文体的考查,在能力要求与题型设计、题干表述上都呈现出平稳的特点,旨在对于教学常态的诊断但是议论文的命题设计体现出教考研一体化的思想记叙文的考查,凸显出期中前阅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根据抒情散文的文体规律,主要在一个“懂”上下功夫,将考查的重点放在了对抒情散文的景物特征与文章情志把握上主要诊断初三“阶段”教学的教学行为是否科学、到位5.写作部分的分析作文题目全命题作文,无提示语,文体不限,写一篇作文这个作文题的设计,首先是将学生 “入境”初三的大背景联系起来,在情感价值观方面力图起到一个积极引导的作用;其次无审题障碍,可以将写作能力的考查集中指向文章的内容与表达上,真实地呈现初三“入境”时学生写作能力的起点,为后续作文教学提供参照本次作文,审题做到:立意,突出“绿叶”的作用;行为主体,可以是“我”,也可以是他人;主体材料要凸现出在“绿叶”的作用下,出现的令人满意的结果;“甘”,要能读出“绿叶”的主动之乐本次作文,在表现手法上,可以采用象征的方法,以虚写实三、典型试题的分析:[典型试题1]6.下面语句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①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功能是很奇妙的②中国文学的鉴赏,要从语言入手,但不要被语言所局限,应当从言内到言外,品尝那些言外的滋味。

③中国的文学家深知“言不尽意”的道理,所以特别注重语言的启发性和暗示性,把那些微妙的意味寄诸言外,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④然而语言的表现力又是有限的,即使是语言大师也常常遇到语言表达的苦恼A.②③①④ B. ①④③② C.③①②④ D. ②③④①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句子运用的基本能力——简明连贯主要体现课标要求:能够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来解决语文学习的难点本题的实际运用能力分解为:能够运用单句知识(陈述对象、陈述内容)找准分句之间的对接关系;能够运用概念的上下级关系,找准句间的对接关系;能够根据基本的逻辑关系,找准句间对接关系[典型试题2](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4分)[材料一]  调查显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超重与肥胖等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在低龄化,逐渐成为威胁城市儿童少年健康的突出问题15至17岁少年高血压患病率高达7.0%;学龄儿童血脂异常率为2.2%13至17岁少年糖尿病患病率为3.6‰在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等一系列代谢异常指标的“代谢综合征”检测中,有64.1%的孩子至少有一项指标异常——《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材料二]某地学龄儿童生活习惯调查统计调查内容及次数3次以上1-3次0—1次每周自发体育锻炼11.3%18.8%69.9%每天吃蔬菜水果10.2%50.6%39.2%每周连续上网超过1小时40%44.5%15.4%答案:(2)锻炼时间偏少、饮食结构不合理、不良的娱乐习惯等原因造成学龄儿童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低龄化,超过半数儿童的“代谢综合征”指标异常。

4分)(共4分材料一信息概括2分;材料二信息概括2分,表达不到位倒扣1分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表格语段的信息概括能力,以及对不同信息之间所呈现的逻辑关系的把握能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会出现三个层级的能力要求:第一层级的概括,是能够分别概括出两则材料的基本信息,但是没能够认识两者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不能形成整合的语言表达;第二层级的概括,即为答案所示,主要体现了较为扎实的图文转换能力、主要信息的把握能力;第三层级的概括,运用了最上位的概括语言,即运用表格中的表头信息、语段中表明主要问题现象的语句进行概括表达,具体可以表述为:城市学龄儿童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他们的健康问题突出[典型试题3]12.选段哪些内容表现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计划十分周密?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3分)参考答案:12. 抓住时机巧除两尉,扫除起义障碍;善于宣传鼓动,坚定戍卒起义的决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队伍,顺应民心;建立起义组织,领导起义每少一个要点扣0.5分,共3分)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言文主要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间接考查了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概括)对叙事文理解概括,主要是按照事情发展过程来进行分析理解概括。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典型试题4]14.文章写了两座令“我”“动情”的山,请阅读文章②—⑧段,填写表格4分)山的特征“我”的情感状态拉水峡(1)(2)日月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