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生物课件-探究实验.doc

ni****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0.50KB
约4页
文档ID:533884136
初中生物课件-探究实验.doc_第1页
1/4

初中生物探究实验的教学设计第一个探究实验设计 “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设计   第一部分教案设计与教学过程: 一、探究实验目标 1、用实验法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并得出合理结论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用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其探究能力 二、探究实验准备 1、实验材料准备 新鲜馒头、淀粉、麦芽糖、碘液、烧杯、试管、温度计、三角架、石棉网、清水、火柴、标签纸、消毒棉、镊子、刀片等 2、实验安排 全班48人,2人一组,共分24组 3、课时安排:l课时 三、探究实验方法: 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过程,运用观察、交流和讨论进行探究活动 四、探究实验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一胖一瘦两名学生谈一谈平时自己的饮食情况,其他同学参与讨论分析两人出现胖瘦的原因,以引起学生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与胖瘦关系的思考:探究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吸收的变化过程二)探究实验的设计 1、提出假设: 馒头在口腔中变甜吗? 2、提出问题: 细嚼馒头,说说能尝出什么味道?思考为什么会尝出甜味?馒头在口腔中,牙齿、舌和唾液各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说明馒头中的淀粉变成了什么物质? 3、制定计划: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

②将A块和B块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一种对照 ③取唾液分泌物:用凉开水漱口,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④取3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a、将A馒头碎屑放入1号试管里,注入2毫升唾液,并进行充分的搅拌b、将B馒头碎屑放入2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清水,并进行充分的搅拌c、将C馒头块放入3号试管中,注入2毫升唾液,不进行搅拌d、另加4号和5号分别放入淀粉和麦芽粉,并各加入2毫升清水⑤将这5支试管—起放入37度的温水中 ⑥5—10分后取出这5支试管,各滴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 4、得出结论: 2、3、4号试管中变蓝说明2、3、4号试管中馒头(淀粉)没有被消化;1、5号试管中没有变蓝说明1号试管中馒头(淀粉)被消化成麦牙糖 5、交流讨论: 1、2、3号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从全班28组中抽出8个小组,由学生把自己实验中得到的颜色结论汇总并交流: ①你的实验结论与其他组学生一样吗?如不一样请分析原因? ②食物与牙齿、舌和唾液有什么关系? ③为什么要放在37度的温水中? ④根据1,2、3号试管中的颜色变化,证明:馒头消化需要哪些条件? ⑤馒头在口腔中变甜,是在什么条件下出现的? 6、课堂评议: ①学生自主性探究实验设计是否正确? ②实验结果和假设与观察是否一致? ③学生在操作中是否有问题? ④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探究了哪些知识? ⑤学生在实验中有无改进的设计? 第二部分总结与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

陶行知也有一首著名的诗:“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姥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不仅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能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究性实验能力 在本节实验教学中,我突出了探究性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采用探究思维方式来进行实验,通过反向探求、比较,抽象和概括等方法,来达到实验教学的目标二、以学生为主体,加强自主性探究实验探究性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来根据实验要求,自行制定计划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亦由学生相互进行论讨交流,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三、教师的指导,不能够束缚学生的主动性实验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实践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教师在指导时,重点应放在怎样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上,要在不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前提下,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验过程,对有问题的小组作个别指导,以帮助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完成实验目标四、实验过程中注意到学生各种能力培养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有意地注意到学生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1、发挥学生自主动手实践的能力;2、细心观察的能力;3、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善于总结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五、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创造性的应用和发挥让学生自主性设计实验计划,其目的就是鼓励学生们要敢于创新学生实验活动不是一种接受性学习,而是一种发现性学习,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来创造性解决实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由此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生物实验教学实践性强、动手动脑的教学实验机会也多,如何创设更多更好的实验课,使学生在探究实验中学会研究并获得探究学习的能力,这是我在今后教学中所要努力的方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