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考数学线段与角专题复习考点讲解含答案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775KB
约8页
文档ID:533872076
中考数学线段与角专题复习考点讲解含答案_第1页
1/8

线段与角考点图解技法透析  1.与直线、射线、线段有关的知识 (1)直线: ①直线的概念,一根拉得很紧的线,给我们以直线的形象,直线是直的,并且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 ②直线的表示方法:如图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 l记作“直线l”. ③直线的性质: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射线: ①射线的概念,直线上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射线,这一点叫射线的端点.射线向一方无限延伸. ②射线的表示方法:如图记作“射线AB”; l记作射线l,注意必须把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3)线段: ①线段的概念: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线段不延伸. ②线段的表示方法:如图记求“线段AB”或“线段BA”或“线段a”. ③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直线、射线、线段的区别与联系. ①联系:直线、射线都可以看作是线段无限延伸得到的;反过来,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可以看作是直线上两点及这两点间的部分,射线可以看作是直线上一点及其一旁的部分.②区别:如下表 (5)线段的画法: ①用直尺可以画出以A、B为端点的线段,画时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 ②“连接AB”的意义就是画出以A、B为端点的线段. ③线段的延长线,如图,延长AB是指按由A向B的方向延长.延长BA是指按由B向A的方向延长.(也可说反向延长AB) (6)线段的比较 ①度量法:测量线段的长度后比较大小, ②叠合法:用圆规把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比较大小. (7)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如: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a,有两种画法: ①先画射线AC,再在射线AC上截取AB=a. ②先测量线段a的长度、再画一条等于这个长度的线段AB即可.(8)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的概念 ①如图①点O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O与OB,点O叫线段AB的中点,显然有AO=OB=AB(或AB=2AO=2OB) ②如图②点O1,O2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三条线段AO1=O1O2=O2B,则点O1,O2叫做线段AB的三等分点,显然有:AO1=O1O2=O2B=AB(或AB=3AO,=3O1O2=3O2B) ③如图③,点O1,O2,O3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四条线段,则点O1,O2,O3叫做线段AB的四等分点,显然有:AO1=O1O2=O2O3=O3B=AB(或AB=4AO1=4O1O2=4O2O3=4O3B)(9)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2.与角有关的知识 (1)角的概念:角既可以看成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又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端点从一个位置旋转到另一个位置所组成的图形. (2)角的四种表示方法:①一般可以用三个大写字母表示,且表示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如图①,记作∠AOB(或∠BOA);②当角的顶点处只有一个角时,可以用角的顶点字母来表示这个角,如图①可记作∠O;③可以用一个小写希腊字母(如α、β、γ等)表示,如图②∠BOC记作∠a;④用一个阿拉伯数字表示如图②∠AOC记作∠1. (3)特殊角及角的分类: ①平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转到与起始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所成的角. ②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转到与起始位置重合时所成的角. ③直角:等于90°的角叫直角. ④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锐角. ⑤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叫钝角. (4)角度制及角的画法: ①角度制: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1°=60',1'=60". ②借助三角尺和量角器画角. (5)角的和、差、倍、分的关系 ①每的和、差,如图所示: ∠AOC=∠AOB+∠BOC,∠AOB=∠AOC-∠BOC ②角的倍、分:角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如图所示,若∠1=∠2,则OC是∠AOB的平分线,此时有∠1=∠2=∠AOB(或∠AOB=2∠1=2∠2). 同理,还有角的三等分线、四等分线……等. (6)余角和补角: ①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②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7)方位角:方位角是表示方向的角.具体表示时.是南(或北)在先,再说偏东(或偏西)3.钟表上有关角的问题 (1)钟表上,相邻两个数字之间有5个小格,每个小格表示1分钟,如果与角度联系起来,每一小格对应6°; (2)秒针每分钟转过360°,分钟每分钟转过6°,时针每分钟转过0.5°. (3)时针与分针成一直线必须成180°的角,两针重合必须成0°的角,名题精讲 考点1 例1 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其交点个数最少为_______个,最多为_______个. 【切题技巧】 可以通过画图来探求,先从简单情形、特殊情形考虑,再进行归纳,得出结论.①当平面内两两相交的6条直线相交于一点,此时交点的个数最少为1个,②当平面内两两相交的5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第6条直线与前面的5条直线都相交,此时交点的个数为1+5=6个,③当平面内两两相交的4条直线相交于一点,第5条直线与前面的4条直线都相交,第6条直线再与前面的5条直线都相交,此时交点的个数为1+4+5=10个……,因此为使平面内两两相交的直线的交点个数最多,则要使任意两直线相交都产生新的交点,即任意两条直线相交都确定一个交点,且任意三条直线都不过同一点,于是可得交点数最多为:1+2+3+4+5==15(个) 【规范解答】 分别填1个,15个. (1)本例可进行如下推广:若平面内有两两相交的n条直线,其交点最少为1个,最多为1+2+3+…+(n+1)=n(n-1)个交点; (2)一般地,平面内n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任意三条直线都不共点,那么这些直线将平面分成(n+1)n+1个互不重叠的部分.(3)-般地,如果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那么这条直线上的不同线段的条数为(n-1)+(n-2)+…+2+1=n(n-1)条;共有2n条不同的射线.【同类拓展】 1.如图,数一数图中共有多少条不同的线段,多少条不同的射线? 考点2 线段长度的计算例2  如图C、D、E将线段AB分成2:3:4:5四部分,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且MN=42,求PQ的长.【切题技巧】 先根据比例把AC、CD、DE、EB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再利用线段的和差及线段的中点的意义可得到相应的方程,从而求得PQ的长.【规范解答】 ∴ 【借题发挥】 几何问题本身是研究图形的性质和数量关系,准确地画出图形,能使问题中各个量之间的关系直观化.本题的分析要着眼于找出未知线段的联系,使未知向已知转化,求线段的长度要充分利用线段的和差与线段的中点、等分点的意义,其解题方法与途径不是唯一的,需要我们根据题意灵活运用不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类拓展】 2.已知三条线段a、b、c在同一条直线上,他们有共同的起点,a的终点是b的中点,c的中点是b的终点,且a+b+c=7cm,求a、b、c的长. 考点3 角的个数及角的度数的计算例3  如图已知OA、OC是∠AOD内部的两条射线,OM平分∠AOB,ON平分∠COD. (1)若∠AOD=70°,∠MON=50°求∠BOC的大小; (2)若∠AOD=α;∠MON=β,求∠BOC的大小(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利用角的平分线性质,角的和、差之间的转化,先找出∠AOD,∠MON与∠BOC之间的数量关系,为方便角的表示,可用含α、β的式子表示所求的角,也可设未知数,把几何问题代数化,通过整体变形、列方程,从而确定出角的大小.【规范解答】  【借题发挥】 (1)对于求角的度数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思路:一是根据各个量之间的关系,用已知量来表示未知量,直接求未知量;二是通过设辅助未知数,把几何问题代数化,根据图形中角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或方程组,从而求解,应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的条件,适当转换.(2)一般地,同一平面内,在平角∠AOB的内部引以O为端点的(n-1)条射线,则图中共有:n+(n-1)+(n-2)+…+3+2+1=n(n+1)个小于平角的角. 【同类拓展】  3.如图,∠AOB=100°,OM平分∠AOC,ON平分∠BOC,则∠MON=_______.  考点4 钟表上有关的角度问题 例4 时钟在下午4点至5点的什么时刻:(1)分针和时针重合?(2)分针和时针成一条直线?(3)分针和时针成45°角? 【切题技巧】 4点整时针已转过4大格,每大格30°,这时可看成时针在分针前面120°,若设所需时间为x分钟,则有6x-x的值等于1200时,两针就重合;当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角度为1200+180°时两针成一条直线;当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角度差等于120°-45°(时针在前)或120°+45°(分针在前)时,两针成45°角.【规范解答】 【借题发挥】 钟表上时针和分钟问题实质是数学中的追及问题,钟面上有12大格,60小格,每个大格为30°的角,每个小格为6°的角.如果把单位时间内,分针和时针转过的度数当作是它们的“速度”,那么分针的速度为6°/分,时针的速度为0.5°/分,因此,分针速度是时针速度的12倍.在时针与分针的转动过程中,总是分针追及时针,然后超过时针又转化为追及时针,【同类拓展】 4.王老师在活动课上为学生们讲数学故事,他发现故事开始时挂钟上的时针和分针恰好成90°角,这时是7点多;故事结束时两针恰好也是90°角,这时是8点多,他还发现,讲故事中,两针成90°角的有趣图形还出现过一次,求王老师讲故事所花的时间多少分? 考点5 与线段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5 摄制组从A市到B市有1天的路程,计划上午比下午多走100千米到C市吃中饭,由于堵车,中午才赶到一个小镇,只行驶了原计划的三分之一,过了小镇,汽车赶了400千米,傍晚才停下来休息.司机说,再走从C市到这里路程的二分之一就到达目的地了,问A、B两市相距多少千米? 【切题技巧】 题目中所给条件只有路程,而没有给出时间与速度,所以可以画出线段表示各段路程,借助图形,思考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从而利用形数结合思想解决问题.【规范解答】 如图,设小镇为D,傍晚汽车E处休息,令AD=x,则AC=3x,DE=400,CE=400-2x ED=(400-2x)=200-x,于是有:AB=AC+CE+EB=3x+400-2x+200-x=600(km) 答:A、B两市相距600千米,【借题发挥】 利用“线段图”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借助图形,利用“形数结合”思想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竞赛中的常用方法,如:A、B、C、D、E、F六支足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当比赛到某一天时,统计出A、B、C、D、E五队已分别比赛了5、4、3、2、1场球,则还没有与B队比赛的球队是哪支队?此题用算术或代数方法求解容易陷入困境,此时可考虑用6个点表示A、B、C、D、E、F这6支足球队,若两队已赛过一场、就在相应的两。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