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9年版)》要点1乳腺癌筛查指南(附录D1.1乳腺癌筛查的定义、目的及分类⑴肿瘤筛查,或称作普查,是针对无症状人群的一种防癌措施,而针对有症状人群的医学检查称为诊断⑵乳腺癌筛查是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 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其 最终 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⑶筛查分为机会性筛查和群体筛查1. 2 女性参加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和终止年龄⑴本指南建议一般风险人群乳腺癌筛查的起始年龄为40岁但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将筛查起始年龄提前到40岁以前⑵老年人乳腺癌的发病率仍然较高,因此本指南认为老年人是否停止筛查需要考虑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预期寿命以及各种合并 症情况如果合并症多,预期寿命有限,则不需要进行乳腺 癌筛 查因此对于7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考 虑机会性筛查1.3用于乳腺癌筛查的措施 131乳腺X线检查⑴乳腺X线检查对降低40岁以上女性乳腺癌死亡率的作用己经得到了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认可O⑵建议每侧乳房常规应摄2个体位,即头足轴(CC)位和内外侧斜(MLO)位⑶乳腺X线影像应经过2位以上专业放射科医师独立阅片。
⑷乳腺X线筛查对50岁以上亚洲妇女准确性高,但乳腺X线对40岁以下及致密乳腺诊断准确性欠佳不建议对40岁以下、无明确乳腺癌高危因素或临床体检未发现异常的女性进行乳腺X线检1=1⑸常规乳腺X线检查的射线剂量低,不会危害女性健康,但 正常女性无需短期内反复进行乳腺X线检查1.3.2乳腺超声检查目前己经有较多的证据提示在乳腺X线检查基础上联合乳腺 超声检查较之单独应用乳腺X线 检查有更高的筛查敏感度,尤其是针 对乳腺X线筛查提示致密型乳腺(C型或d型),因此乳腺超声检查 可推荐作为乳腺X线筛查的有效补充133乳腺临床体检在经济欠发达、设备条件有限及女性对疾病认知度较不充分的地区仍可以作为一种选择1.3.4 乳腺自我检查⑴乳腺自我检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检出率和降低死亡率⑵由于可以提高女性的防癌意识,故仍鼓励基层医务工作 者向 女性传授每月1次乳腺自我检查的方法,建议绝经前妇女选 择月经 来潮后7s14 d进行1.3.5 乳腺MRI检查(1) MRI检查可作为乳腺X线检查、乳腺临床体检或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的疑似病例的补充检查措施⑵可与乳腺X线联合用于BRCA1/2基因突变携带者的乳腺癌 筛查1.3.6 其他检查目前的证据不支持近红外线扫描、核素扫描、导管灌洗及血 氧检测等检查作为有效的乳腺癌筛查方法。
1.4一般风险女性乳腺癌筛查指南乳腺癌一般风险女性即除了乳腺癌高危人群(定义见1. 5.1节)以外的所有女性1.4.1 20s39 岁不推荐对该年龄段人群进行乳腺筛查1.4.2 40s70 岁⑴适合机会性筛查和人群普查⑵每1 ~2年进行1次乳腺X线检查⑶对致密型乳腺(乳腺X线检查提示腺体为c型或d型)推 荐与B超检查联合1.4.3 70岁以上⑴适合机会性筛查⑵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1.5乳腺癌高危人群筛查意见建议对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进行筛查(小于40岁),筛查频度推荐每年1次,筛查手段除了乳腺X线检查之外,还可以采用MRI等 影像学手段1.5.1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义存在下列三种情况之一者即被认为是乳腺癌高危人群:⑴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附录I)⑵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LCIS)的 患者⑶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1.5.2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⑴推荐起始年龄更早(V40岁)开展乳腺筛查⑵每年1次乳腺X线检查⑶每6-12个月1次乳腺超声检查⑷每6s12个月1次乳腺体检⑸必要时每年1次乳腺增强MRIo1.5.3 乳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推荐策略与管理2 .常规乳腺X线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U )3 .乳腺超声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皿)4 .常规乳腺MRI检查和报告规范(附录IV)5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6 .乳腺癌术后病理学诊断报告规范(附录V)7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临床指南7.1 浸润性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外科技术7.1.1 开展保乳治疗的必要条件7.1.2 保乳治疗的适应证主要针对具有保乳意愿且无保乳禁忌证的患者。
7 . 1.2. 1临床I期、I【期的早期乳腺癌8 . 1.2. 2临床HI期患者(炎性乳腺癌除外)9 .1.3保乳治疗的绝对禁忌证⑴妊娠期间放疗对于妊娠期妇女,保乳手术可以在妊娠期完 成,而放疗可以在分娩后进行⑵病变广泛,且难以达到切缘阴性或理想保乳外型⑶弥漫分布的恶性特征钙化灶⑷肿瘤经局部广泛切除后切缘阳性,再次切除后仍不能保证病 理切缘阴性者⑸患者拒绝行保留乳房手术⑹炎性乳腺癌10 1.4保乳治疗后与局部复发相关的危险因素11 1.5保乳治疗前的谈话12 1. 6保乳手术1.2 保乳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取材规范1.3 乳腺癌保乳术后的放疗7. 3. 1全乳放疗8. 3. 1. 1适应证原则上接受保留乳房手术的患者均需要接受放射治疗但是,对 于一些满足特定条件的患者,即符合CALGB9343与PRIME II两 项研 究的入组条件,权衡放射治疗的绝对和相对获益,充分考虑患者的方 便程度、全身伴随疾病以及患者意愿,可以考虑豁免放疗⑴如患者 年龄65岁以上⑵肿块不超过2cm3)激素受体阳性⑷切缘阴 性且可以接受规范的内分泌治疗的患者7. 3. 1. 2与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7.3. 1.3照射靶区73 1.4照射技术7. 3. 2部分乳腺短程照射(APBI)8. 3. 2. 1适应证9. 3. 2. 2技术选择10.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临床指南9乳腺癌全乳切除术后放疗临床指南11. 1适应证全乳切除术后放疗可以使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5年局部-区 域复发率降低到原来的1/4~1/3。
全乳切除术后,具有下列预后因 素之一,则符合高危复发,具有术后放疗指征,该放疗指征与全乳 切除的具体手术方式无关:⑴原发肿瘤最大直径25cm,或肿瘤侵及 乳房皮肤、胸壁⑵腋窝淋巴结转移24枚11.2 全身治疗的时序配合11.3 射靶区11.4 射剂量和照射技术11.5 腺癌新辅助治疗、改良根治术后放疗10乳腺癌全身治疗指南10. 1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临床指南12. 1. 1乳腺癌术后辅助全身治疗的选择13. 1.2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指南10. 1.2. 1适应证⑴浸润性肿瘤大于2cmo⑵淋巴结阳性⑶激素受体阴性⑷HER2阳性(对Tia以下患者目前存在争议)⑸组织学分级为3级10. 1.2.2禁忌证⑴妊娠期:妊娠早期患者通常禁用化疗,妊娠中期患者应慎重 选择化疗⑵年老体弱且伴有严重内脏器质性病变患者10. 1.2.3治疗前谈话10. 1.2.4治疗前准备10.1.2.5辅助化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VI、VII)(1)选择联合化疗方案,常用的有:①以意环类药物为主的方案, 如CAF、A (E) C、FE100C方案(C:环磷酰胺,A:多柔比星,E: 表柔比星,F:氟尿口密唳),虽然毗柔比星(THP)在欧美少有大组 的循证医学资料,但在我国日常临床实践中,用THP代替多柔比星也 是可行的,THP推荐剂量为40s50 mg/m:o②慈环类 与紫杉类药物联 合方案,如TAC (T:多西他赛)。
③慈环类与紫杉类药物序贯方 案,如AC-T/P (P:紫杉醇)或FEC-To④不 含意环类药物的联合化 疗方案,优选TC方案,适用于有一定复发风险、意环类药物禁忌或 不能耐受的患者,其他方案还包括CMF方案(M:甲氨蝶吟)等⑵若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减少化疗的周期数⑶在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史中应当记录患者当时的身高、体质量 及体表面积,并给出药物的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剂量强度一般推荐 首次给药剂量应按推荐剂量使用,若有特殊情况需调整时不得低于 推荐剂量85%,后续给药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 初始治疗后的 不良反应,可以1次下调20%~25%每个辅助化疗方案仅允许剂量下 调2次⑷辅助化疗一般不与内分泌治疗或放疗同时进行,化疗结束后 再开始内分泌治疗,放疗与内分泌治疗可先后或同时进行⑸化疗时应注意化疗药物的给药顺序、输注时间和剂量强度,严 格按照药品说明和配伍禁忌使用⑹绝经前患者(包括•激素受体阳性或阴性),在辅助化疗期 间可考虑使用卵巢功能抑制药物保护患者的卵巢功能推荐化疗前 1~2周给药,化疗结束后2周给予最后1剂药物有妊娠需求的患 者,推荐至辅助生殖科咨询⑺意环类药物有心脏毒性,使用时必须评估LVEF,至少每3个月 1次。
如果患者使用慈环类药物期间发生有临床症状的心脏毒性, 或无症状但LVEFV45%亦或较基线下降幅度超过15%,可考 虑检测心肌 肌钙蛋白T (cTnT),必要时应先停药并充分评估患 者的心脏功 能,后续治疗应慎重⑻中国专家团认为三阴性乳腺癌的优选化疗方案是含紫杉类药 物和;g环类药物的剂量密度方案大多数LuminalB (HER2阴性)乳 腺癌患者需要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应包含慈环类和(或)紫杉 类药物10.1.3乳腺癌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临床指南(表5)10. 1.3. 1适应证 激素受体ER和(或)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10. 1. 3. 2治疗前谈话10. 1. 3. 3内分泌治疗与其他辅助治疗的次序10. 1. 3. 4绝经前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与注意事项(附录 VIII)10. 1. 3. 5绝经后患者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方案及注意事项10. 1.4乳腺癌术后辅助抗HER2治疗临床指南10. 1.4. 1适应证⑴曲妥珠单抗应用于HER2阳性患者的辅助治疗,对于有高危 复 发风险[如淋巴结阳性和(或)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推荐辅助 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双靶向治疗联合化疗;己经完成1年曲妥 珠单抗治疗的激素受体阳性、淋巴结阳性的高危患者,建 议加用 来那替尼。
⑵淋巴结阴性、原发浸润灶大于0.5cm HER2阳性时,推荐使 用 曲妥珠单抗⑶淋巴结阴性、原发肿瘤在小于0. 5cm时,如果ER阴性且肿 瘤 大小接近5 mm,可以考虑每周紫杉醇或TCX4+曲妥珠单抗辅 助治疗使 用⑷淋巴结阴性、原发肿瘤在小于0.5cm时,ER阳性且肿瘤大 小 接近1mm的患者,不推荐使用曲妥珠单抗5)肿瘤体积小但有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可考虑每周紫杉 醇或TCX4+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6)确定HER2阳性小肿瘤是否选择短程化疗联合曲妥珠单 抗时,需注意个体化,具体的浸润灶大小、ER状态、患者年龄等都 是决策的参考因素10. 1.4.2相对禁忌证(1)治疗前LVEFV50%2)同期正在进行慈环类药物化 疗10.1.4.3治疗前谈话10. 1.4.4治疗前准备10.1.4.5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10.2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临床指南10.2.1 新辅助治疗的适宜人群10. 2. 1. 1 一般适合临床II、III期的乳腺癌患者10. 2. 1. 2对隐匿性乳腺癌行新辅助治疗的可行性10.2.2新辅助治疗的禁忌证(1)未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乳腺癌推荐进行组织病理学诊 断,并检测ER、PR、HER2及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