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72-泰安市中长期宣传思想文化人才.doc

枫**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6.50KB
约11页
文档ID:533649223
72-泰安市中长期宣传思想文化人才.doc_第1页
1/11

泰安市中长期宣传思想文化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一、重要意义近年来,全市委宣传系统各单位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全系统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素质和结构不断优化,“四个一批”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优秀青年人才不断脱颖而出,为泰安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奠定了良好基础和发展条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宣传系统人才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一是人才队伍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不足,对新技术、新知识的更新掌握不够;二是人才总量偏少,人才结构不合理三是高学历、复合型人才偏少四是文化产业人才尤其匮乏,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加强宣传系统人才队伍建设,是摆在宣传系统各单位党委面前的重大战略课题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宣传系统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必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特殊要求,始终把加强宣传文化单位领导班子和干部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必须积极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要,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地开展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必须不断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促进人才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必须大力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坚持把凝聚、吸引、留住人才和发挥人才作用的工作做深做实。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宣传系统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科学的人才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和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宣传文化人才成长规律,围绕泰安宣传思想工作大局,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宣传人才队伍,为做好新形势下的泰安宣传思想工作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紧密结合本系统、本单位的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实际,立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长远发展,充分发挥我市人才优势,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认真抓好各类人才的吸引、培养和使用 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根据新时期人才工作的特点和要求,不断更新观念,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积极探索加强新形势下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探索建立和健全引才、聚才、育才、用才,促进人才工作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重点抓好科级以上党政领导人才、中青年后备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产业人才、文学艺术人才和其他各类专业技术骨干的培养提高,着力解决复合型、领军型、创新型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短缺的问题。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正确认识人才培养与人才成长、促进工作的关系,做到在培养中使用人才和在使用中培养人才 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对理论、新闻、出版、文艺等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努力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努力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任务、基本措施主要任务: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的发展目标,大力加强宣传思想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泰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紧密结合的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体制,努力实现人才工作从传统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转型加强以文化党政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高技能文化人才、文化科技人才、文化创意人才为主体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引进急需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文化创意人才到2020年,培养100名左右具有较大影响的理论、新闻、出版、影视、文艺和文化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加强文化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大力提高文化党政人才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文化建设发展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勇于创新、勤政廉洁、求真务实、奋发有为,能够推动文化事业科学发展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将制定计划,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干部参加党校及有关干部学院的培训班,同时,加大年轻干部选拔任用和干部交流轮岗力度 加强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以提高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水平为核心,大力提高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对艺术生产和艺术市场需求的预见分析决策能力、运用现代经济和管理理论指导发展的能力、开拓市场和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培养造就一支精通文化工作、熟悉国际国内文化市场规则,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科学素养的复合型、外向型文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加强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的是以提高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善于开拓的高素质创新型文化艺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重点是培养文化艺术领域的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以及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专门人才十二五”期间,每年将选派一定数量的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到著名院校和文化机构深造或担任访问学者在一系列文化建设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中,将加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作为各个工程实施的重要内容,把实施项目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新形势下做好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能力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专兼职结合、素质全面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将选派人员参加由文化部、省文化厅等单位组织的培训,并积极发展市、县各级文化队伍培训网络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继续得到提高 加强高技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以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培养造就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文化人才队伍积极组织参加全国首次高技能人才选拔工作,积极争取若干示范性高技能文化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 加强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重点是以提高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具有研发能力、善于运用科技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的文化科技人才队伍积极培养有扎实学术功底与较强科研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及科研骨干基本措施:加强人才队伍教育培训探索教育培训与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拓宽培训渠道,采取与学校联合办学的办法,走“订单式”人才培养道路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加强在职培训,提升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体验生活等形式,打造适合我市文化发展需要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项目拓宽人才使用渠道,完善首席演员、首席作家、首席编剧、首席记者(编辑)制和新闻节目主播制、导演负责制、专业技术人员轮岗(交流)制、作家(艺术家)合同制等制度。

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积极鼓励以签约制、合同制、项目合作制、项目聘任、兼职、讲学等多种形式,集聚各类文化人才来我市创业深化基层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文化人才选拔和评估机制,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和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聘任制,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竞争激励机制建立“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信息库”和“文化经营管理人才信息库”,设立“泰安文化产业(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加大优秀文化高端人才开发力度,通过打造优秀剧目、优秀作品、品牌栏目,开设个人专栏、举办展览和比赛等方式,培养一批名作家、名书画家、名编剧、名导演、名演员、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和名艺术家实施泰山文化人才培养工程认真落实《中共泰安市委、泰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意见》,大力培养文化产业经营管理、文化资本运营、文化经纪代理、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人才支持文化企业引进高层次高技能、熟悉文化产业特殊属性、擅长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管理和经营人才四、机制创新完善人才领导机制建立职责分工明确、管理流程顺畅的人才管理组织架构一是在市委宣传部现有组织机构内,明确各相关科室的人才工作职责,形成由部长办公会统一领导,干部科牵头,有关科室各司其职的组织体系。

通过工作分析的方法,将各相关科室的职责在机构内部进行划分和界定,建立相应的职位体系与工作流程二是参照全市人才管理的工作模式,成立宣传系统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系统的人才工作三是宣传系统各单位参照上述方式明确本单位、本系统人才工作的组织架构,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合力作用突出的领导机制完善人才使用机制树立大宣传、大文化观和大人才观,发挥地域优势,构筑多样化的用人渠道一是盘活现有各类人才资源,重视发挥各类人才以及离退休人才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对于业务成就突出的,可作为学科带头人培养使用;对确有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可作为领导干部人选推荐;对参政议政能力强、在各界别中有影响的人才,可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向有关方面推荐二是坚持四个“不唯”(性别、年龄、学历、职称),注重品德、素质、能力、业绩、贡献,探索和完善首席记者(编辑)制、新闻节目主播制、课题负责人制度、记者编辑个人署名专栏制度、作品研讨会制度、选题论证会制度、专业技术人员轮岗(交流)制度、合同制作家(艺术家)制度,努力为优秀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三是采取签约制、合同制、项目合作制、技术入股、调动、聘请、兼职、讲学等多种形式,促进人才与智力的合理流动。

四是充分发挥泰安高校较多的优势,建立起与用人单位人才资源有效的联系合作渠道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围绕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培养拔尖人才、复合型人才、领军型、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带动和促进宣传文化系统专业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二是注重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体验生活等形式,选派人才到发达城市和重要岗位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三是继续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创新培训方式,拓宽培训渠道,优化培训资源,提高培训质量四是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加强对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五是加强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充分利用我市教育、文化、科研优势,培养专门从事文化创意的高端人才,逐步建立教育培训和岗位实践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引进人才与引进智力并重的人才流动机制一是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采取岗位聘任、项目聘任、任务聘任、聘请、客座邀请、兼职、定期服务、项目合作等多种灵活方式,集聚和使用各种文化人才二是完善中介服务体系,搭建信息平台,鼓励人才的合理流动。

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用和激励制度要用好专项基金,对社科理论人才承担市级重点课题及出版专著等提供资助要积极推荐文艺人才参加国家级、省级奖项的评选,鼓励系统内人才积极参与中国新闻奖、范长江新闻奖、邹韬奋编辑奖、鲁迅文学奖、书法兰亭奖、中国美术奖、金鹰奖、金话筒奖等评选活动通过打造品牌栏目,开设个人专栏,力推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在文艺领域,优先扶持创作和出版;对于在国家级重要评奖中获奖的人员及时给予表彰在文化产业领域,建立薪酬管理与业绩考核结果挂钩的激励机制尊重经营管理人才的市场价值,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企业职业经理人给予重奖要建立市级宣传文化系统优秀人才信息库,进行跟踪考察,实行动态管理,一般每两年考评一次完善人才保障机制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提供人才队伍建设必要的物质保证一是财政提供对人才资源开发的资金保证二是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对人才工作的投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