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心二意”搞教育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以什么样的精神对待工作,决定着工作的成败;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学生,决定着学生的成长,这就是教育工作之所以神圣的原因,也是表现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所在我们每天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我们的学生,这应该是师德水平的重要体现也许每个老师的教育手段都有所不同,我的教学之所以成功,只取决与四个字“三心二意”一、爱心是教育的基石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心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教师的爱心是一种淳朴而又高尚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学生通过教师真诚的呵护,能感到自身的价值和尊严特别是困难或缺少家庭温暖的学生,这些学生没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求知欲,教师要给予他们家庭中享受不到的爱,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学校和集体的温暖如我班有个学生成绩差是因为他家庭困难和多病造成的有一次,他得了脑炎重病去医院住院治疗,我班的学生在我的带动下,师生一起去医院看望他,还给他送去了营养品从此使他从心眼里感到和集体的温暖和老师给他真诚的爱他的病痊愈了,回到学校决心刻苦努力,奋发向上,学习成绩也终于赶上了所以,只要我们用深沉的爱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特别是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要用慈母般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心,唤起求知热情,从而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观,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因此教师的爱心是工作成败的基石,教师要成为爱的艺术家把爱洒进每个学生的心田二、耐心是教育的保证耐心是爱心的延续,是转化调皮生和后进生的根本保证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经常交往,和他们融合在一起,在接触中,教师要做到耐心地观察每个后进生的性情、爱好、特长、弱点和情感变化摸清学生的思想脉搏,做到心中有数,真确地引导他们如:我们班有个学生叫尚兴旺,人人都叫他“调皮大王”上课爱玩东西,经常做小动作,作业马虎混过,爱欺负小同学,学习成绩总是倒数,品德较差,我多次批评他,仍不改正,还是那老样子有一次,在上课时,他给自己画了一张小花脸,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影响了这堂课的正常教学这时,我将他叫到自己的寝室,打来一盆温水将他的脸洗净,然后指出他的缺点,并对他的优点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后,只要发现他有点滴进步,就即时对他表扬,不懂的问题给他耐心细致得讲解后来他他品行端正了,学习成绩也一天天进步起来经过我的耐心帮助和教育,到期末,还是我班第三名哩!事实证明,教人做人的工作不能老是批评而批评,根本问题在于讲道理,耐心帮助,启发诱导任何事物从量到质的飞跃都要有一个过程,不能过急学生的认识也是渐进的,是一个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需要时间。
这就要求我们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耐心指导,并且对那些屡教屡犯的调皮生要允许多次反复教师的耐心可转变学生的机智,让调皮生和后进生在无意中转变自己,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三、责任心是教育的关键责任心体现为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毅力,体现为不畏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精神面貌,体现为执着的态度和严谨的作风,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常言道:“学生要有一碗,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我们工作上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对次,我随时告诉自己:责任心就是良心如果没有良心,就不是一个真正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有责任心,绝不意味着学生是可以任由教师捏造的泥塑,教师既不可以“包办替代”,也不可以“高高在上”在教师角色定位上,一要强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既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又重视人生方向的引领而要强调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既能理解学生成长的苦恼与抗争,具有同理心,又能带动、帮助学生,具有影响力;乐于做学生的伙伴,在平等中感受升华,在成长中享受收获唯其如此,教师的责任心才能成为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四、意趣是教育的“变速器”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
浓厚的兴趣是开发记忆力、观察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动力,也是提高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它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创设学习情景,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对学生来说,学习必须充满趣味性,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下的功夫要多,多动脑筋,想办法上课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努力使学生愿学、乐学,使课堂充满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力量的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最便于自学的科学可见,兴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兴趣越高表现出的积极性越强烈作为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造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把课上的生动、活泼、有趣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五、意志是教育的“发动机”意志对一个人的学习、生活、事业都有巨大影响居里夫人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人加强自我意志力的事例处处可见:有的盲人学会按摩,为人治病;有的盲人通过广播和录音自学英语,并在英语竞赛中名列前茅;有的手脚残疾的人用嘴学会写字、画画,作品参加了书画展览;有的高位截瘫的人,不但掌握了几门外国语,还学会了用针灸给人治病等等。
这些人本来完全可以依靠社会和家人的照顾,但是,他们决心加强自我锻炼,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学会生活自理和工作,他们所取得的成绩,都是自觉地克服困难,自愿地艰苦锻炼的结果在这些榜样力量的激励下,使学生逐步具有意志品质,在意志品质的督促下学会自己管自己,提醒自己遵守纪律,使学生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中读书,写字,练习时都能想到那些有坚强意志成功的人,想起自己人生追求,以鼓舞斗志,增强信心,勉励自己刻苦努力发愤读书这样无形之中学生就对自己进行里自我管理、自我管制总之,教师的态度能够影响甚至决定学生的成长,因为,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就好像花草树木之趋向于阳光一样,趋向于教师学生不论学习哪一门课程,都希望有个好教师;不论在哪一个班学习,都希望有个好班主任学生的这种希望表明,教师,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也许可以说,教师是学生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或者说,每天生活的主要部分,是同老师在一起或在老师的影响或支配下度过的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学生的生活和命运,是掌握在老师的手里他们是不是能生活得很有趣味,是不是能学得很好,是不是能健康成长,是不是幸福欢乐,都和老师有极大的关系所以,他们都殷切希望能遇到好老师,他们对每个老师都抱着很大的希望,每天都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美好的东西。
然而,时至进日,“爱心、耐心、责任心、意趣、意志”这三心二意仍然是我教学的法宝,不断激励我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