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炉况休风4小时以内正常炉况无计划休风4〜12h1 送风后全风口作用,无须堵风口1 集中堵30%的风口,单铁口集 中堵无铁口方向风口,双铁口对称 堵无铁口方向2 矿批和焦炭负荷不变2 送风后集中加净焦3〜5批矿批按照正常矿批70%、装料制度 适当疏松边缘、焦炭负荷按照正常 负荷70%控制一步将热风压加到60〜80KPa,并 抓紧引煤气一步将热风压加到60〜80KPa,并 抓紧引煤气4 引煤气后一次将热风压加到 全风压的80%,顶热比按55%控制4 引煤气后一次将热风压加到全风压的70%,顶热比按55%控制5 稳定约15分钟后,加风到全 风压力的90%,顶热比按55%控制5 稳定约15分钟后,加风到全 风压力的80%,顶热比按55%控制6 料动后,开始上料并开始喷 煤,喷吹量按正常喷吹量的70%控 制6 料动后,开始上料并开始喷 煤,喷吹量按照高于正常燃料比 5〜10Kg/t所需要的喷吹量进行控 制7 维持90%的平均热风压赶料线,等料线到2.5米左右,加风到 95%,顶热比按55%控制,喷煤量逐 步恢复到正常喷煤量的90%,富氧 按照正常的60%控制7 维持80%的平均热风压赶料线,等料线到2.5米左右,加风到 95%,照高于正常燃料比10Kg/t所 需要的喷吹量进行控制,富氧按照 正常的50%控制。
8 料线赶到正常,将热风压力加 到平均热风压力,喷煤量和富氧逐 步恢复到正常8 维持95%的平均风压力并赶上正常料线稳定约2小时后,对称捅 开1/3风口并一步加风到平均热 风压力,照高于正常燃料比5〜 10Kg/t所需要的喷吹量进行控制, 富氧按照正常的70%控制9 按照每出一次铁后对称捅开剩余1/3风口的速度捅风口,并时 刻按照保持送风风口的平均热风 压力的加风速度进行加风,每次加 风后均保持高于正常燃料比5〜 10Kg/t所需的喷吹量01 捅开所有的风口后,热风压力、顶压压力恢复正常,然后恢复 正常矿批、负荷、副氧量和喷煤量11 要求送风后4〜12h恢复全风 量和正常的矿批、负荷、富氧量和 喷煤量正常炉况计划休风12〜36h快 速恢复炉况正常炉况无计划休风12〜36h快速恢复炉况1 集中堵30%的风口,单铁口集 中堵无铁口方向风口,双铁口对称 堵无铁口方向1 集中堵40%的风口,单铁口集 中堵无铁口方向风口,双铁口对称 堵无铁口方向2 送风后集中加净焦5〜10批 矿批按照正常矿批60%、装料制度 适当疏松边缘、焦炭负荷按照正常 负荷60%控制2 送风后集中加净焦10〜15批矿批按照正常矿批60%、装料 制度适当疏松边缘、改全焦冶炼, 焦炭负何按左右。
一步将热风压加到60〜80KPa,并 抓紧引煤气3-步将热风压加到60〜80KPa,并 抓紧引煤气4 引煤气后一次将热风压加到 全风压的60%,顶热比按55%控制4 引煤气后一次将热风压加到全风压的60%,顶热比按55%控制5 稳定约15分钟后,加风到全 风压力的70%,顶热比按55%控制, 料松动后开始下料5 稳定约15分钟后,加风到全 风压力的70%,顶热比按55%控制, 料松动后开始下料6 加风至平均热风压的80%开始 喷煤,按照高于正常燃料比10〜 15Kg/t所需要的喷吹量进行控制7 维持80%的平均热风压赶料 线,等料线到2.5米左右,加风到 95%,照高于正常燃料比10〜 15Kg/t所需要的喷吹量进行控制, 富氧按照正常的50%控制7 维持70%的平均热风压赶料 线,等料线到2.5米左右,加风到 90%8 维持80%的平均风压力并赶上 正常料线稳定约2小时后,对称捅 开1/3风口并一步加风到平均热风 压力,照高于正常燃料比10〜 15Kg/t所需要的喷吹量进行控制, 富氧按照正常的70%控制8 维持70%的平均风压力并赶上正常料线稳定约2小时后,对称捅 开1/3风口并一步加风到平均热 风压力。
9 按照每出一次铁后对称捅开 剩余1/3风口的速度捅风口,并时 刻按照保持送风风口的平均热风 压力的加风速度进行加风,每次加 风后均保持高于正常燃料比10〜 15Kg/t所需的喷吹量9 按照每出一次铁后对称捅开剩余1/3风口的速度捅风口,并时 刻按照保持送风风口的平均热风 压力的加风速度进行加风01 捅开所有的风口后,热风压 力、顶压压力恢复正常,稳定约1h 然后逐步恢复正常矿批、负荷01 捅开所有的风口后,热风压力、顶压压力恢复正常,稳定约 1h然后逐步恢复正常矿批、负荷11 变正常负荷料后约2〜开始喷煤,喷煤后开始富氧,开始喷煤和 富氧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的喷煤量 和富氧率11 要求送风后12〜36h恢复全风 量和正常的矿批、负荷、富氧量和 喷煤量21 要求送风后12〜36h恢复全风量和正常的矿批、负荷、富氧量 和喷煤量高炉休风后的复风恢复,是高炉最基本的操作技术之一,也最能体现高炉工 长的操作技术水平复风恢复的快慢与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炉的操作技 术经济指标,而且对高炉炉况的连续稳定顺行影响巨大,值得广大高炉操作者长 期研究和探讨高渣量装料制度的控制装料制度的控制:高渣量操作,料柱透气性差,减少风口面积或加到风量提 高鼓风动能保证中心气流充足稳定。
A、边缘环带,决定边缘煤气流的分布及软 熔带边缘位置的高低B、中间环带,即中间平台该环带直接影响煤气穿透能 力因为这一区域的宽度及矿焦分布与原燃料的质量相关,原燃料质量好,透气 性改善,则可拓宽并适当加重o/c,同时适当减少中心焦量,从而改善煤气利用, 这一区域一般保持在〜1.0米左右C、中心漏斗,这是煤气流速度最快、流量 最大的区域,拓展这一区域,有利于增加中心气流,一般控制在15%〜30%左右整体弯头和直吹管整体安装规范安装程序弯头和直吹管整体安装规范安装程序(1) 、备件准备到位:备件的尺寸要和下线送风装置尺寸一致,按货物到 场程序重新对外形及耐材检查一遍2) 、材料准备到位i:密封垫片、紧固销轴、紧固螺栓、陶瓷纤维垫片、 堵火用的炮泥等按所需数量准备到位3) 、工具准备到位:扳手、手拉葫芦、大锤、管钳、圆钢、钢丝绳扣、 钎子、堵耙、强光探照灯(检查前端头是否与风口密封可靠)等按所需数量准备 到位4) 、严格规范安装步骤:A、 弯头吹管安装步骤:休风开倒流阀T将手拉葫芦挂到吹管正上方吊耳上T用葫芦拉住弯头吹管 T松开拉紧装置,卸下涨紧装置T打下弯头补偿器连接楔子、销轴T松开手拉葫 芦,使吹管离开小套T用葫芦吊到一边去T清理补偿器法兰T用炮泥堵住风口。
将新的弯头吹管运到风口处T挂上手拉葫芦挂钩T拉进手拉葫芦T人工引 导吹管前端头对准风口小套T拉紧吊链直到弯头与补偿器联接法兰对正T松开 手拉葫芦使弯头离开补偿器T在法兰间加上金属包裹垫片、陶瓷纤维垫片各一片 T拉紧手拉葫芦,安装销轴、打紧楔子使弯头与补偿器联接紧密T安上拉紧装置T安上并调节涨紧装置T使直吹管与小套接触紧密T通知高炉送风B、 波纹补偿器安装步骤休风开倒流阀T将手拉葫芦挂到吹管正上方吊耳上T用葫芦拉住弯头吹 管T松开拉紧装置T打下弯头补偿器连接楔子、销轴T松开手拉葫芦,使吹管离 开小套T用炮泥堵住风口喷出火苗将2个手拉葫芦分别挂到炉皮和热风围管的吊耳上T用钢丝绳分前后方 向捆住补偿器T挂上葫芦吊钩拉紧吊链T检修人员迅速用气割将鹅颈管与补偿 器连接螺栓割除T用手拉葫芦将波纹膨胀节放下T用葫芦运走T清理鹅颈管法 兰T将新的补偿器运到风口处T套上钢丝绳扣T挂上葫芦拉钩;将新补偿器平衡拉起T在补偿器与鹅颈管法兰间加上金属包裹垫片、陶 瓷纤维垫片各一片T拉紧吊链T用M20螺栓将补偿器与鹅颈管连接紧密T用手 拉葫芦将吹管弯头拉到位直到弯头与补偿器连接法兰对正T松开手拉葫芦使弯 头离开补偿器T在法兰间加上金属包裹垫片、陶瓷纤维垫片各一片垃圾手拉葫 芦,安上弯头与补偿器连接紧密T安上拉紧装置安上并调节涨紧装置T使直吹管 与小套接触紧密T锁紧拉杆外侧螺栓,松开波纹补偿器外侧螺母T通知高炉送 风。
安装补偿器时,补偿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拉长,压缩也要适量,压缩量 控制在 20mm 以内5)、送风后检查与维护A、 送风后,配水人员要及时检查送风装置各连接处是否有跑风现象,如吹 管与小套接触面跑风,通过拉紧装置、涨紧装置调节吹管与小套间隙,必要时可 配合用圆钢将吹管与小套连接面打紧B、 检查补偿器外侧拉杆螺栓是否锁紧,内侧拉杆是否松开C、 送风后,因新上进风装置连接螺栓受热伸长,须将连接螺栓重新紧固一 遍48 小时再紧两遍D、 配水工每班巡检时用红外测温枪分别对补偿器、弯头、吹管分多点测温 并做好记录,发现局部温度超过250°C时,需要用压缩空气进行冷却,并随时 注意温度变化趋势,必要时可进行计划休风更换E、 炉前工段长对进风装置进货、更换、报废或返修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内 容包括:部件名称、数量、制造厂家、状态、进出库时间、安装更换报废时 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