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松树和大松树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第23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的是山上的一颗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看得远,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后来,风伯伯告诉它,它之所以看得远是大山爷爷的把它托起来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盲目骄傲,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课文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在生动的故事之中,充满童真童趣本课共有三个自然段,字数不多,但却出现了不同的人物,如何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把不同人物的角色特点表现出来,是本课的朗读重点,也是指导朗读的关键随文识字是解决识字认字的重要手段,因此一定要做好课前的预习低年级的语文教学重点应放在字词的积累上因此,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词语的积累,注重语气词的用法以及一些语文知识的运用和练习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出角色特点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不能盲目骄傲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会读写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不能盲目骄傲,要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文配乐教学课时: 一课时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一)教师:同学们,今天的语文课上,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精彩的小故事,你们想听吗?(学生回答),好,从前有一座山(教师画山峰),山上有一棵小松树(教师画小山),山下有一棵大松树(教师画大松树)有一天,两棵两棵松树之间发生了点不愉快,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一起到今天的语文课中去寻找答案吧!请把书翻到124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小松树和大松树》请同学们开始朗读,请注意一下阅读要求:(课件展示)做到:不喊读,不唱读,不顿读,遇到不会的字请借助拼音学生朗读,教师板书) (二)学生在预习基础上初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 教师:大家读的很好,下面我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 1.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学生回答) 2.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教师:我们要学习几个新的生字?(学生回答)谁来认读一下? (1)指名学生(3---5)认读生字。
(2).交流识字方法 教师:大家的表现出乎老师的意料,谁来说说这么多的生字你是如何记住它的?(学生回答) (3)给不认识的生字做标记 教师:大家的方法真不错,如果哪个字你还没记住,没关系请在课文中生字的旁边做上你最喜欢的标记吧!读课文的时候你就会特别注意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两遍教师:让我们再次开始读书吧,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两遍) 教师:好,那就让我们继续读课文吧!请注意我们的阅读提示出示课件) (二)说一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教师:谁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事?(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课文的基本内容说清楚即可) (三)指导朗读 1.两字词指导 教师:同学们,实际上每一课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由许多的词语和短语组成的,要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我们必须要把词和短语读正确下面我们就来练读词和短语吧!你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1)出示一个两字词(山上) 学生试读;教师指导,出示要诀;学生再试读。
教师:谁来读一读?(学生尝试)是啊,这样的两字词就要读的整齐快速,同时要注意轻声课文中这样的两字词有很多,你能找一找吗?谁来读一个(指名3--5学生找一找,读一读) (2)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2.三字词指导(练习同上略,注意口诀) 3.四字词指导 (练习同上略,注意口诀) 4.短语指导(方法同上略,注意口诀,这是指导的重点) 5..听范读 教师:(教师范读:配乐读)词和短语的训练我们做完了,大家的学习劲头呀让老师很感动,老师给所有的同学点赞,老师也想读了,可以吗?(学生回答)大家要做到:认真看书,仔细听,听一听老师是如何在一句话中把这么多的词和短语连起来的?(出示课件:播放音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指名读 教师:谁想模仿老师来读第一段?(指名学生来读) 2.指导朗读 (1).指导学生先按词和短语分一分。
教师:读的不错,我们来看一看这句话中都有哪些词和短语,我们来分一分注意小和大字要标注重音符号) (2)指名学生再朗读语气和缓,就像讲故事一样,注意小和大重音) 教师:你们看,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出场了 (二).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教师:谁来读第二段?(指名学生读第二段) 2.指导学生先按词和短语分一分 教师:我们来模仿刚才的方法再来分一分 3.学生再次阅读 4.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大家来想一想,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语气语调来读呢?(学生回答:小松树有点骄傲)是啊,让我们把他们做个比较,你会发现什么?(学生从样子和位置来说一说不同之处)这样看来,小松树根本没有认清自己,它不是小骄傲,是太骄傲了!为了更好地表现小松树的骄傲,老师在送你一样法宝骄傲的语气要夸张些和“你”的读法----曲折调)从这一段小松树的表现来看:小松树根本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而在那里盲目的骄傲呢?大松树为什么没有回答?(学生回答)我们可以看出:大松树不但身体强壮,而且心胸更宽广啊! 5.完成相关练习 教师:你能根据小松树和大松树的实际情况完成练习吗?(出示课件,学生作答)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分角色朗读(分清旁白和角色) 教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朗读,谁来试一试?(开始分工)如果能加一点动作就更好了 7.语气词的讲解和训练 语气词的认识和利用 教师:大家的朗读真的把老师吸引了,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我们来继续看这一段,请看大频幕:你有什么发现吗?红色的字,有什么共同点?(学生回答)是的,这些词叫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就是放在句中或句尾增强说话的语气的我们再来认识几个出示相关练习,学生完成) (三)学习第三段 1.学生试读第三段 教师:同学们,小松树的话被谁听到了?(学生回答)那风伯伯是怎么说的呢?你能模范前两段的读书方法来读吗?可以自己试一试把句子分一分,再注意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来读呢?同桌试一试! 2.交流读书方法 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回答)是呀!所以语速要平缓,语调要平和从风伯伯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感觉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分角色朗读.(模仿第二段的分角色方法) 3.想一想: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大家说什么呢?(出示课件,学生练说,并揭示主题,板书中心)看来,他还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孩子呀? 四.全文阅读,感情升华 (一).全班分角色朗读,教师参与(分角色朗读) 教师:整篇课文我们学完了,让我们一起把他读出来吧!(教师分配角色,女生扮演小松树,男同学扮演大松树,指名旁白,教师读题目 (二).添加结尾 教师:你能给课文再续写一个结尾吗?(学生分会想象力添加结尾) (三)出示名言警句,再次体会文章的主题。
教师:同学们,许多的名言警句中也在告诉我们,不能盲目的骄傲,我们要保持谦虚的态度!你们看!!(出示课件:名言警句) 五.本课小结 教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教师将课内向课外拓展) 六:词语挑战 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挑战词语吧?谁来读一读?(学生指名读) 六.板书设计 小松树和大松树 ( 简笔画 略 ) 谦虚不骄傲,认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