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危害卷烟中中草药有效成分分析及其降害作用研究低危害卷烟的研制、质量控制和安全性评价一直是国际国内烟草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含中草药低危害卷烟的研制、生产如日中天,因此,必须加快对其质量控制的标准研究,制订“含中草药的中式低害卷烟”的质量标准,建立相应的安全性评价体系本研究以添加了中草药提取物的中草药低危害卷烟“江山”为研究对象,采用FLD-HPLC、DAD-HPLC、GC等技术结合细胞试验对该类卷烟的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以期为今后利用中草药开发中式低危害卷烟奠定基础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建立了中草药添加剂及卷烟不同部位中丹参、黄芩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学考察表明,丹参酮ⅡA和黄芩苷的检出限分别为1.2、0.77μg/mL,分别在2.0-60.0,1.55-200.0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在83.2%-97.1%之间,方法回收率在80.4%-95.1之间,日内精密度,重现性测定结果良好;两种指标性成分与叶组、烟气、滤嘴中的干扰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供试卷烟中丹参酮ⅡA和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研究同时对供试卷烟“江山”的叶组、烟气和滤嘴中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测定了其滤嘴截留率和捕集转移率,结果分别是烟气中丹参酮ⅡA含量为6.6μg/支,捕集转移率为27.1%,滤嘴截留率为25.6%;烟气中黄芩苷的含量为8.5μg/支,捕集转移率为20.5%,滤嘴截留率为16.5%。
2.建立了供试卷烟中有害物质苯并[a]芘的分析方法,并运用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中药提取液对供试卷烟主流烟气中主要有害物质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方法学考察表明,苯并[a]芘的检出限为9.1 ng/mL,在12.5-410.0n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高、中、低三个浓度的提取回收率在90.0%-96.4%之间,重现性和稳定性的测定结果良好;苯并[a]芘与烟气中的干扰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以上结果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供试卷烟烟气中苯并[a]芘的含量测定研究应用该方法研究了中药提取液对供试卷烟主流烟气、滤嘴中的主要有害物质苯并[a]芘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卷烟对比,添加丹参提取液的供试卷烟中有害成分苯并[a]芘含量在主流烟气、滤嘴中分别降低了30.2%、25.2%;添加黄芩提取液的供试卷烟卷烟中有害成分苯并[a]芘含量在主流烟气、滤嘴中分别降低了13.4%、15.5%3.运用细胞试验研究了丹参酮ⅡA和黄芩苷对苯并[a]芘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MTT法实验结果表明:50μmol/L苯并[a]芘可使细胞CRL-1730的甲臜形成量减少,OD值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而预先加入丹参酮ⅡA、黄芩苷可促进甲臜的形成,抑制苯并[a]芘引起的细胞CRL-1730的损伤,一般加入量当丹参酮11A达15μg/mL时,黄芩苷达30μg/mL时对CRL-1730的保护作用显著(P<0.05)丹参酮ⅡA和黄芩苷对苯并[a]芘损伤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MDA、LDH、SOD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50μmol/L苯并[a]芘可使CRL-1730细胞MDA、LDH释放量增加, SOD活力减弱,而将丹参酮ⅡA和黄芩苷预作用于细胞后,MDA、LDH释放量减少,SOD活力增强当丹参酮ⅡA达15μg/mL时,黄芩苷达30μg/mL时其对CRL-1730的保护作用显著(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