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苏东坡与端砚文房四宝解读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315.39KB
约6页
文档ID:533222233
苏东坡与端砚文房四宝解读_第1页
1/6

端砚名师钟创荣作品坑仔苏东坡说我是在唐朝武德之年出世的,由于当时肇庆称端州,便给我起名为端砚,又因西江 此段称端溪,又名端溪石,安置入“文房”我这个“老坑”至今己是“千年寿星”,几经繁 衍,家族庞大,各种奇多的坑仔相继传宗接代,可谓“十世同堂”,构成了广东独一无二的 人文景观,封地为“中国砚都”我生活的环境得天独厚,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羚羊峡而 过,直奔大海;夹岸崇山峻岭,重岩叠翠,气势磅礴,因而天生丽质小儿肌肤,温软嫩而 不滑;媚人眼睛,明亮秀而有神久经考验,众望所归,被抬举上“群砚之首”的宝座由 于基因好,同门兄弟姐妹翠绿、绿黄、米黄等,都是自然造化,外有纹理绮丽细腻,晶莹洁 净,含露欲滴,柔润如玉,天然胭脂,紫云晴空,色彩斑烂的形象;内有贮水不耗,耐寒释 冰,任由火捺灼白,磨之无声的品格人们说我是个天上神器,地下精灵,人间华宝唐人视我为希世之珍,宋人捧我为皇庭 贡品,元人称我为天下第一,清人为我著书立说,现代推我为世界遗产人们对我万千宠爱, 在唐宋时期,我较为简单、古朴,是注重实用的“布衣”;到了明代,把我“衣锦”打扮, 花式增多,趋于欣赏;而到了清代,已是集工艺、雕刻、绘画、书法、篆刻等艺术门类于一 身,华丽耀人。

当代更是精工细作,大胆创新,充满时代风采,民族神韵出入国展,荣登 大雅之堂;走向世界,选为贵重礼品作为一介砚者,在所有的能力之中,正确认识自我乃是最大的能力我是一块曾经沉睡 在地底的石块,沧海桑田造就了我而将我开发出来的,是时代的使然,是不辞劳苦挖掘我 的人们,是心灵手巧的工匠师傅把我雕琢成“器”我能为世人做点什么呢?既然是天然本色,自当守道自重,凭淡泊的心态守住自己的操守,也就是“砚具八德”吧:“一德历寒不冰,质之强;二德贮水不耗,质之润;三德研墨无泡,质之柔;四德发墨无声,质之嫩;五德停墨浮艳,质之细;六德护毫加秀,质之腻 七德起墨不滞,质之洁;八德经久不泛,质之美安心地以迈常品质融入这个世界端砚名师钟创荣作品北宋苏东坡,在中国古代文人“痴砚”中,可排得上第一与端砚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一次,他来到肇庆,便跑到西江边羚羊峡的东面找砚石,并亲自令人新开一个坑,清 乾隆时期任知府袁树在《端溪砚谱记》中称之为老苏坑他发现了一块石头,试墨极好,认 为“是天砚也”,于是凿磨了砚池,并且在砚背铭文传说公元1079 年,苏东坡被诬陷入囹 圄,“天砚”不见踪迹到了明代,权倾朝野的严嵩被世宗所杀,抄没家产时竟发现了苏东 坡的“天砚”。

苏东坡屡遭谪贬,在人生坎坷时依然乐观豁达,以儒家“入世”,以“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为座右铭他对端砚推崇备至他在《东坡志林》记述端砚和收藏很多端砚, 特别喜欢在端砚上镌刻诗词铭文其中最著名的《端砚铭》铭文是“:千夫挽绠,百夫运斤 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嘘而泫,岁久愈新谁其似之,我怀斯人其铭文十分生动精辟 先描写了开采砚石的艰险情况,所谓“千夫汲水、百夫运斤,二步一灯,终日开凿,仅取斤 斤”然后说端砚的名贵,只要在砚上呵上一口气,就会出现点点水珠,而且放置时间愈长、 就愈加亮泽他认为像端砚这样好的品质,谁人能够具备呢?他怀念这样的人这样的典故, 成为历代画家绘之不厌的题材,如任伯年、齐白石、傅抱石、范曾等大画家均有描绘苏东坡以端砚为贵,所藏的几方名砚很有传奇色彩清朝的伊秉绶在嘉庆五年惠州上任时,修理白鹤峰东坡故居,在墨沼中发现一方被人用 了很久的砚,他左观右思,四角有略为突起曲形砚脚,中间刻有行草“轼”字和阴文篆书“德 有邻堂”的字砚盒是红木的,极精美是苏东坡用过的端砚吗?又怎样落入墨泥中的呢?端砚名师钟创荣作品鸡心砚伊氏得砚第二年上京都,便带上此砚,叫当时负有盛名的书法和古物鉴识家翁方纲考证。

翁 生说是苏东坡先生德有邻堂砚白鹤峰是东坡被贬惠州时居住的地方,可见东坡藏砚多到“四 处乱放”了1982 年 4 月 2 日《人民日报》报道一个消息,说湖北省竹溪县文化馆也征集到一方苏 东坡曾经用过的端砚呈瓦形状,色泽如猪肝,中有冰纹,敲击有铿锵之声,犹如石磬正 上方雕有一独角兽,山海经注为螭虎,面如狮,下巴有须,五爪登云,二目观日这方砚长 22 厘米,宽 13.5 厘米正面左侧摹刻有东坡亲书的“金声玉质,卉垂于瑖”八个生动的行 楷,左下方落有苏轼两字,并有藏宝篆书小印一方,背后上方为“后朵阁瓦”,可能是有制 造此砚的作坊据传此端砚也是在池塘中发现的苏东坡于公元1100年 7 月从儋州到廉州(合浦)一天,他与知州士人游览,在海角亭 上即席挥毫写下了“万里瞻天”四个大字,抒发自己对家园的怀念当时苏东坡所使用的一 方端砚,质料上乘,雕工精致,知州看后心里痒痒的为了得到此砚,他整天坐卧不安,绞 尽脑汁想办法有一天,苏东坡闲着无事,便信步到东门街边他看见一个四、五岁的小孩坐在屋前篱 笆旁写字,便走近前去只见小孩用笔在一烂菜碟里蘸墨写字他见小孩的字写得清秀端正, 暗暗赞许他看着看着,情不自禁地蹲下说:“你叫什么名字?”小孩望了东坡一眼,回答 了。

苏东坡又说:“我给你磨墨好吗?”小孩点点头苏东坡一面研墨,一面看小孩写字, 一不留神,却将墨碟压碎了苏东坡很是过意不去,忙对小孩说:“你的墨碟被我打碎了, 我赔你一个好墨砚好吗?”小孩听到给他墨砚,高兴极了,连连点头说:“好呀,好呀,以 后我有墨砚写字了没有一个时辰,苏东坡捧着自己的老坑砚送给了小孩小孩的父亲看 到老坑砚底携着眉山苏轼四个字,知道送砚的是当今大文学家苏东坡时,十分感动,便将此砚珍藏起来苏东坡送砚给小孩的事,传到了知州的耳朵里知州暗自高兴,他想苏东坡这方砚逃不 出我手了,待苏东坡离开廉州后,知州便派人去买苏东坡的老坑砚,可是被拒绝了知州恼 怒,威胁地说:“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一百两银子够你一家吃用一世了你如不识抬 举,就要抓你去坐班房限你三天之内答复知州大人为了免遭毒手,这户人家将苏东坡 的老坑砚抛进了屋后的碧波湖(即现在的东坡湖),全家连夜逃离了廉州东坡的端砚,又一方被沉入水中端砚名师钟创荣作品牡丹。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