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北京市海淀区红英小学肖新苗90813666教学基本信息课题茉莉花学科音乐学段高段年级六年级相关内容核心内容:《茉莉花》的赏析本领域的相关内容:不同风格《茉莉花》的感受与鉴赏他领域的相关内容:《茉莉花》的识读乐谱、音乐表现要素、音乐与相关文化教材书名: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年7月是否已实施未实施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本课教学过程中,突出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师生共同感受歌曲所表现的情绪、意境以“茉莉花”为主题,聆听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特点以及不同表现形式的民歌《茉莉花》,采用视听结合、对比聆听、演唱、分析等体验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音乐作品二)理论依据《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应设定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参加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二、教学背景(一)教学内容分析本次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音版)小学音乐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课里一首传统曲牌鲜花调改编的茉莉花为核心展开的江苏、东北、河北等地不同版本的《茉莉花》歌曲以及合唱、器乐等不同表现形式《茉莉花》为教学内容的音乐综合实践课。
二)学生情况分析我校六年级8班共有28人,学习过乐器或视唱练耳等相关音乐课程的约占班级人数的五分之一本班学生在音乐鉴赏方面稍显薄弱,在识谱方面多数学生识读五线谱的能力相对薄弱在音乐鉴赏方面,许多学生都是通过乐曲的速度和强弱来感受乐曲情绪,并没有关注音乐还存在不同素材,不同题材甚至不同表现形式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因此,本课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欣赏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3) 对音响的分析:本课运用了大量的音乐素材,包括音频和视频音频方面:教材配套的江苏《茉莉花》、网上搜索东北《茉莉花》以及河北《茉莉花》音频视频方面: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黑鸭子组合的合唱版《茉莉花》“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宋祖英维也纳音乐会片段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本课主要采用了聆听、演唱、对比分析等方式欣赏歌曲1.导入环节采用视听结合,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学习2.整节课采取了体验、探究等教学方法,进一步理解音乐表现要素的变化以及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魅力四)技术准备1.网上搜索相关《茉莉花》歌谱,发给学生2.网上搜索视频并插入PPT,视听结合3.网上搜索相应的图片,制作PPT演示文稿。
五)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对策1.前期教学状况:(1)学生对音乐课学习兴趣很浓,但多数同学不善于表现2)部分学生具备识读五线谱的能力,但相对薄弱3)在音乐鉴赏方面,许多学生对音乐的情感领悟有限,有待老师的引领2.问题: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欣赏音乐的能力,但缺乏对音乐表现要素不同的呈现方式所呈现出来的音乐情感,处于初级的音乐欣赏阶段对策:本课着重从一个核心出发,以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音乐素材为欣赏资料,运用对比、演唱、分析等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性地分析音乐三、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通过了解茉莉花的精神品质和音乐内涵,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体验、对比过程中感受不同版本《茉莉花》的表现风格三)“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通过欣赏、演唱、对比分析,感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情感与艺术内涵,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二)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不同风格的茉莉花,培养学生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能力五、教学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环节目标:视听结合,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设计说明:让学生被这动听的音乐和情境深深吸引,了解《茉莉花》在世界乐坛上的影响和地位师: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一位中国小女孩站在预示着吉祥的大红灯笼上,在亿万观众的注视中,唱响了一首中国民歌,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2004奥运会闭幕式录像片断)师:你们听出来是什么歌吗?生:茉莉花师:在这举世瞩目的时刻,编导为什么选择了《茉莉花》这首民歌?我想同学们对此也一定有疑问吧?《茉莉花》具有浓郁的东方风情和中国特点,受到中国人民的喜爱并广为流传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首不同风格、不同题材的《茉莉花》,共同来了解音乐作品中茉莉花的精神品质,一起来感受《茉莉花》这首歌的独特魅力吧!二、进入新课:环节目标:不同风格、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素材欣赏,增强对茉莉花的亲切感,开阔视野和知识面设计说明: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从听觉、视觉等方面了解茉莉花并感受、理解音乐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学生交流展示课前查找的资料师出示相关图片生介绍茉莉花的形状、气味,象征:洁白无暇、朴实无华)2.欣赏不同风格的《茉莉花》A、聆听江苏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优美、委婉B、聆听河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刚直、爽朗。
C、聆听东北民歌《茉莉花》,学生谈听后感受:豪爽、粗犷引导学生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并完成本课练习(连线题)大屏幕出示:说一说三首《茉莉花》在旋律和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东北 旋律音调清丽、婉转,体现了柔美、细腻的风格; 江苏 旋律音调明快,具叙述性,体现了刚直、爽朗的风格; 河北 旋律音调夸张、风趣,体现了粗犷豪爽的风格;师:在我国很多地区都流传这首民歌,由于地域不同、历史文化不同,所以歌曲的音乐风格就不尽相同其中江苏《茉莉花》最为著名,请同学们再来欣赏一遍,随着这优美的旋律边打拍子边哼唱播放教学光盘音乐,手持歌谱跟唱师:说一说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生:对茉莉花的喜爱和赞美)你从歌词中哪个字看出来的?(生:好)3.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师:刚才我们欣赏了三首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茉莉花》,接下来我们欣赏不同表现形式的《茉莉花》A、欣赏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江苏《茉莉花》生谈感受具有时代气息,声音甜美,纯净感人)B、师:除了演唱以外,很多演奏家也很喜欢这首《茉莉花》,而且经过改编,茉莉花的曲调变得更加优美、动听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由中国“女子十二坊”演奏的乐曲《茉莉花》。
播放视频)生谈感受(同样是一首乐曲,用不同的表现形式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给人的感受也不同)三、拓展环节目标:视听结合,音乐拓展,再次升华民歌的世界性设计说明:欣赏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表演,再次感受《茉莉花》的美,升华音乐无国界,是世界的师:《茉莉花》不仅在中国流传,在世界音乐舞台上也有一定的地位2003年的时候,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宋祖英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举办了一场世界性的音乐会,在演唱会的开场,她深情的演唱了《茉莉花》,将《茉莉花》再次介绍给了全世界,现在就让我们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幕大屏幕播放宋祖英演唱会实况录象)师:我想听完了宋祖英的演唱,看到维也纳音乐大厅的金碧辉煌,看到舞台上除了演唱和指挥是中国人以外,所有的伴唱和伴奏都是外国人,我们此刻的心情怎样?生:感到心潮澎湃、为之震撼感到骄傲和自豪现在就让我们小组讨论,:“宋祖英的演唱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又有什么样的启示呢?(讨论开始)师:宋祖英的世界性的音乐会告诉我们民歌不仅是中国的,同时也是世界的小小的茉莉花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丽,也为我们架起了通向世界的友谊之桥,它在世界舞台上始终散发着芳香,传播着友谊大屏幕出示:民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四、小结:今天能和同学们一同赏花,听歌,老师很高兴,古人云:“高兴之余,当高歌一曲。
现在就让我们用最深情的演唱,为本节音乐课划上一个完满的句号五、板书设计 茉莉花 旋律 风格 速度江苏东北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