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管理类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 测评考生的相关知识基础、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综合能力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数 学基础知识及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汉语理解及书面表达能力二、评价目标⑴要求考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⑵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和分析论证能力⑶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三、考试内容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考试由问题求解、条件充分性判断、逻辑推理和写作四部分组成一) 问题求解题问题求解题的测试形式为单项选择题,要求考生从给定的5个选择项中,选择1个作 为答案二) 条件充分性判断题条件充分性判断题的测试形式为单项选择题,要求考生从给定的5 个选项中,选择1 个作为答案在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这两部分试题中,可能涉及到的数学知识范围如下:元一次方程、一元的概念、性质、运算及应用;整式、分式及其运算;方程( 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排列组合;概率初步;常见平面图形(三 角形、四边形、圆);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直线与圆的方程;常见立体图形(长方体、圆 柱体、圆锥体、球)。
三)逻辑推理题逻辑推理题的测试形式为单项选择题,要求考生从给定的5个选择项中,选择 1 个作 为答案逻辑推理试题的内容涉及自然和社会各个领域,但并非测试有关领域的专门知识,也 不测试逻辑学专业知识,而是测试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并进行 相应的推理、论证与评价等逻辑思维能力四)写作题写作题部分综合考查考生的分析、论证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写作题分两种类型1. 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证有效性分析题的题干为一段有缺陷的论证,要求考生对此做出分析与评论分析 与评论的内容由考生根据试题自己决定2.论说文论说文考试形式有三种:命题作文、基于文字材料的自由命题作文、案例分析每次 考试为其中一种形式要求考生在准确、全面地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写出思想健康、观 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卷面整洁的文章,鼓励考生结合 实际发挥创造性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考试时间考试时间为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试卷由试题、答题卡和答题纸组成,选择题的答案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本试卷满分为200 分。
其中数学(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75 分,逻辑推理6 0 分,写作 65 分四)试卷题型比例问题求解题1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45 分条件充分性判断题10小题,每小题 3 分,共30 分逻辑推理题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写作题2小题,论证有效性分析30 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英语(二)英语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培养的是社会 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对其英语水平和技能的要求有别于对研究型人才的要求MBA MPA、MPAcc 等专业硕士项目入学考试的英语科目采用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英语二”试卷英语二”试卷要求考生较熟悉地掌握5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用词 组,能熟练地运用基本语法知识,包括: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2、动词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4、常用连接词的词义及其用法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等)及强调句型的构成及其用法8、倒装句、插入语的构成及其用法英语二”还要求考生能读懂包括经济、管理、社会、文化、科普等不同题材和包 括说明文、议论文和记叙文等不同体裁的文字材料。
要能够理解文字材料的主旨要义,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要能够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理解语篇的结构和上下文 的逻辑关系,并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理;考生还要能够根据所给的提纲、情景或要求完成相应的短文写作英语二”试题分四部份,包括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英译汉和写作第一部份英语知识运用主要考查考生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试题形式是在一 篇 350 词的文章中留出 20 个空白,四选一第二部份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理解文章并针对每篇文章后面的问题进 行推断等方面的能力该部份为A、B二节组成:A 节为多项选择题,共四篇文章,总长度为 1500 个词汇左右,要求考生阅读文章并 针对每篇文章后面的问题,在每个问题后面所提供的选项(A、B、C、D)中选出唯一 正确或是最合适的答案B 节有 3 种备选题型备选题型 1是"多项对应"试题分左右两栏,要求考生阅读一篇长度为450-550 词的 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和试题左侧一栏5 道题目提供的信息,从右栏的7个选项中选出对 应的5 个选项备选题型 2是“小标题对应”,在一篇长度为450-550 词的文章前有7 个概括句或 小标题,这些文字或标题分虽对文章中某一部分的概括或阐述。
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 和篇章结构从6-7 个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5 个概括句或小标题填入文章空白处备选题型 3是“正误判断”,试题内容为在一篇450-550 词的文章后有与文章内容 有关的 5 项陈述,要求考生根据文章内容分别对每项陈述的内容作出“正确”或“错误” 的判断第三部分英译汉要求考生阅读、理解长度在150 个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小英语段落, 并将其全部翻译成汉语第四部分为写作,由A、B两节组成A 节有两种备选题型:备选题型 1是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约100 词的应用性短文,包括私人和公务 信函、备忘录、报告等备选题型 2是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汉语文章,用英语写出一篇80—100 词的文章 摘要B 节要求考生根据所规定的情景或给出的提纲,写出一篇150 词的英语说明文或议 论文提供情景的形式为图画、图表或文字从试题结构来看,“英语2”重点考察考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阅读,翻译和 写作能力与原来的MBA联考英语考试相比,面向MBA,MPA, MPAcc等更多专业 学位项目的英语2 试卷要体现多个学位项目共同要求,着重考察考生对一般性内容英语 的理解和掌握,不会再突出商务英语的成分。
英语 总分 100分,题型及分值如下:一、 英语知识运用 20 空 10 分二、 阅读理解A 部分 共四篇文章,20 题,40 分B 部分 三种备选题型,每年考一种,10 分三、 英译汉 15 分四、 写作:A部分10分B部分15分解读: 综合能力考试部分无大的变化其中逻辑和语文内容均无变化,数学中的立体几何 部分知识点去掉,其他不变即综合能力考试部分除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去掉不考外, 其他均与去年MBA考试大纲要求一致综合能力考试总分200分,考试时间为3个 小时英语部分变化如下:1、 总体词汇要求量降低今年大纲要求的词汇量由去年的5800个降低到5500个商务词汇不考2、 原先的词汇题目不再考核了3、 完型填空不变(占10分)4、阅读所占比重增加,阅读材料在去年4篇基础上增加1篇,共5篇(占50分)前四篇和以往的考核形式相同第五篇阅读理解考核形式从以下三种中由命题者任选一种,分数是10分a、 文章中有五个空,分别要填入五个句子文章后提供了七句话,供考生选择每句话占两分,需要填入对应位置每个正确的句子得2分b、 文章由一些段落构成,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小标题需要考生从七个选项中选出五个正确的小标题,填入对应的地方。
每个正确标题得2分c、 阅读文章后,需要完成五个判断题,只要给出"正确"或者"错误”判断即可每个正确判断得2分5、 翻译即英译汉(占15分)比去年减少5分)6、 作文有两个部分,分为应用文写作(占10分)和命题作文(占15分)命题作文和以往的形式相同;应用文包括信函、等,较为简单英语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仍是3个小时考试时间具体安排:英语考试时间:2010年1月9日下午 14:00---17:00综合能力考试时间:2010 年1 月 10 日上午 8:30---11:30整体来看,今年考核的范围较以往略有缩小,考点和词汇量都减少了难度变化 不大,英语二更加注重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增加了:英语应用文包括信函、等工作中常用的英语)所以考生不必过于担心安心备考2011 考试管理类专业学位联考综合能力考试大纲.考试性质综合能力考试是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管理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 选拔性质的全国联考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学 位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所能达 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专业上择优选拔,确保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II. 考查目标1、具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论证等逻辑思维能力3、具有较强的文字材料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III.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问试卷满分为2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 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三、 试卷内容与题型结构数学基础 75分,有以下两种题刑:问题求解 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条件充分性判断 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逻辑推理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写作 2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共65分IV.考查内容一、数学基础综合能力考试中的数学基础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 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通过问题求解和条件充分性判断两种形式来测试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范围有:(一)算术1. 整数(1)整数及其运算(2)整除、公倍数、公约数(3)奇数、偶数(4)质数、合数2. 分数、小数、百分数3. 比与比例4. 数轴与绝对值(二)代数1. 整式(1)整式及其运算(2)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2. 分式及其运算3. 函数(1)集合(2)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3)指数函数、对数函数4. 代数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3)二元一次方程组5.不等式(1)不等式的性质(2)均值不等式(3)不等式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简单分式不等式6.数列、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三)几何1. 平面图形(1)三角形(2)四边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3)圆与扇形2. 空间几何体(1)长方体(2)圆柱体(3)球体3. 平面解析几何(1)平面直角坐标系(2)直线方程与圆的方程(3)两点间距离公式与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四)数据分析I•计数原理(1)加法原理、乘法原理2)排列与排列数(3)组合与组合数2. 数据描述(1)平均值(2)方差与标准差(3)数据的图表表示直方图,饼图,数表。
3. 概率(1)事件及其简单运算(2)加法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