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doc

壹****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3KB
约8页
文档ID:533039102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doc_第1页
1/8

论据的选择和使用 编辑:熊金枝 审核:王权知识目标:了解论据的类型及选择和使用论据的基本原则,教会学生围绕论点选择合适的论据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论据及恰当取舍论据;2、学习紧扣论点运用各种方法分析论据,使论据与论点构成有机的联系【教学过程】本单元主要介绍议论文写作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的知识学生写作议论文,在使用论据方面常出现论据叙述烦琐、缺乏概括性,堆砌事实论据、缺乏层次性,论据陈旧雷同、缺乏真实感或偏离论题等问题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选择和使用论据的能力一、论据的概念及其分类1、概念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这些“根据”“事实”“道理”就是我们说的论据2、论据的分类依据论据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1)事实论据,是指现实生活中有代表性的确凿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它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担任楚国的左徒,面对强秦的威胁,屈原主张联合其他五国抵抗秦国但楚王听信谗言,将他罢职流放朋友劝屈原说:“你有才能,楚王不用你,为什么不到别国去?”屈原拒绝说:“我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这表现了他对祖国的一片忠心他在流放中,一直忧国忧民,写《离骚》以言志楚亡后,62岁的屈原内心悲愤交织,抱石投入汨罗江,以死殉国这段文字叙述了历史上伟大诗人屈原尽管遭受谗言被罢职流放,但仍然不肯离开楚国,最后抱石投江的事实作为论据,论证了文章的观点(2)道理论据,就是选用通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的经典名言、公理、定律以及尽人皆知的道理等等来作论据,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例如: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先秦)晏婴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汉代)司马迁   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必须遵循以下原则:①可信性原则作为论据的依据,被引用的理论材料一定要确凿可信,不论是引用名人的原话,还是引用大意,首先应搞清作者是谁,不可张冠李戴,把孔子的话当做他人的话来引用如果是引用原文,一定要核对原文不要抄错;如果是引用大意,一定做到对原文内容能够正确概括,做到准确可信。

②针对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的目的是为论证某个观点服务的,切切不可牵强附会,无的放矢,架空议论③引申性原则这是说在引用精当的材料作论据后,不能就此完事,不作分析,这样有引无证,不能充分发挥论据的作用正确的做法是在引用理论材料之后,紧跟着就要对理论材料进行科学的推论,从中推导出新的含义,生发出新的思想,进而推动文章的论证如:  外国有句俗话:玻璃被铁锤击碎,钢铁被铁锤锻造如果你是钢铁,身体的缺陷永远不会击垮你可以说一个坚强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绝不会被缺陷打倒,只会化缺陷为前进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张伟《正视自己的缺陷》)其中“如果你是钢铁,身体的缺陷永远不会击垮你”就是对引用的话“玻璃被铁锤击碎,钢铁被铁锤锻造”进行解说,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一个坚强的人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绝不会被缺陷打倒,只会化缺陷为前进的动力从而走向成功”的结论④简明性原则引用理论材料作论据,目的是证明观点的正确,如果引用过多的理论材料,以引代论,效果会适得其反 3、快速自读尹荣方的《论度量》问:本文逐层阐述了度量大的好处;有德、有识者度量才大;不断修行、学习才能获得度量三个观点这些观点是建立在论据的基础上的,看看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这些论据哪些是道理论据,哪些是事实论据?   明确:①引史堍臣“容得几个小人,耐得几桩逆事,过后颇觉心胸开豁,眉目清扬”的言论     ②列举宋朝韩琦宽容地对待范仲淹的拂袖而去,从而化解矛盾。

     ③列举彭思永应举时,宁可自己受损也不愿当众说出那个偷藏自己金钏的人的事例      ④引用程颐“学进则识进,识进则量进”的言论       ⑤列举夏元吉幼年时面对别人的冒犯易发怒,而长大后忍耐克制、不与计较的事例     其中①④是道理论据;②③⑤是事实论据 二、 合作探究 1、探讨论据选择的得失,同学们分组讨论下列几组材料: 第一组:论述“勤能补拙”可以用如下哪些材料?为什么?     ①我国第一个电子学女博士韦钰在西德进修期间,没有空暇到繁华的街头漫步,没有精力去剧场、影院欣赏艺术,她一心扑在专业学习上,就连生病也拒绝休息正是这种刻苦精神,才使她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②姚明作为世界体坛冉冉升起的巨星,已是全世界年轻人的偶像与其他NBA球员相比,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黑人比但姚明相信勤能补拙每次训练前,他都要自己先练上两个小时的体能负责给他洗衣服的师傅说:“姚明训练可真刻苦,大冬天,也出那么多汗,鞋子里倒得出水来     ③王羲之经常在自己的衣服上写字,将衣服划破.终于成为一个有名的书法家     明确:论据②合适,①③不合适因为姚明身体条件偏差,在弹跳、肌肉方面根本没法和 黑人比,是“拙”,这个例子紧扣了论点;①并不能表明韦钰是“拙”的;③中王羲之确实“勤”,也取得了成功,但王羲之并不拙,与补拙毫不沾边。

    这是论据选择容易出现的第一个问题,论据选择没有围绕中心论点     第二组:下面是同学们作文中使用的一些论据,你能看出有何不妥吗?     李煜在唱:载不动,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倘若不是蒙哥马利将军从失败中作出反省继续努力,又怎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败拿破仑呢?     岳飞选择精忠报国,死而后已他一生征战无数,以至于匈奴兵对他闻风丧胆     而被流放的屈原,时时不忘报国,终因报国无门,而自刎于乌江     明确:张冠李戴,失去真实性     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二个问题,论据不真实     第三组:以“挫折铸造成功”为论点,下面的论据说服力强吗?     挫折铸造成功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在学校踢足球,因表现很不理想而遭到老师的训斥大家都说她并不适合这项运动,但她并没被挫折吓倒,更加发奋努力,终于考进了专业球队     明确:不合适首先“我们学校的一个女孩”这种说法似乎不具备代表性,说服力不强,还有体育是需要天资的,而女孩在被认为是“不适合这项运动”时,仍考进了足球队,只能说明要么老师说得不对,要么她开始只是没有发挥好,她实际是适合这项运动的     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三个问题,论据选择不典型。

    第四组:下面是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的两段论据,能吸引你吗?为什么?满清末年,政府腐败,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如洪秀全领导农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政权,孙中山推翻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但都没有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斗争,在斗争中不断总结失败的教训,终于取得了胜利     中国女排在与世界强手——古巴队的决赛中获得胜利,取得了“三连冠”这正是在反复较量中,不断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做到知己知彼,并毫不气馁地奋力拼搏的结果     明确:不能,老生常谈,缺乏时代感这是论据选择时容易出现的第四个问题,论据选择不新颖 2、方法点拨 问:我们写议论文,选择论据有哪些要求?     明确:1.论据能证明论点论据是论证论点的根据,是为论点服务的,因此它必须与论点保持一致,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这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这就对论据提出了最起码的要求,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必须与论点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必须能切实有效地支撑论点,能够充分证明论点     2.论据要真实如果所选论据不真实,不但不能使论点得到证明,反而会动摇论点。

一般说来,道听途说的没有充分调查的事例、主观臆造的“想当然”的事例、由不合理推测得来的事例……都不能用作事实的论据特别是涉及人名、国籍、年代、出处等等,都要力求准确,不能有硬伤     3.论据要典型典型性即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意义论据典型,能收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典型的材料可以作为论据,从古到今,由中而外,从名人到普通人,由名言到俗语,皆可作为有力的论据,使文章丰满起来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地选择论据,避熟就生,避旧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会增加,那么会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有利于阐述道理,会使论证全面,更有说服力常用的选例角度有不同的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不同性质(正面、反面),不同国别(中国、外国),不同的时间(古代、近代、现当代)等如: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风流人物丧失理智,拜倒在感觉之中,铸成千古遗恨!秦王嬴政,开创了大秦帝国,何其壮哉!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他利令智昏,认为基业已固,企望恩蒙万世,自号“始皇”,对人民实行野蛮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丧心病狂地“焚书”“坑儒”“以愚黔首”,及其传至二世,终致“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多么可叹!被誉为世界物理界“伟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杰出科学家牛顿,晚年为“感觉”所左右,一味信奉神学,走了与科学背道而驰的道路,令人扼腕。

当代著名作家周而复声名显赫,身为共产党员,却为“感觉”左右,竟然丧失理智,不顾民族尊严凭吊靖国神社跪倒在犯下滔天大罪的日本战犯的脚下,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奇耻大辱,他本人也因此声名狼藉明确: 这段文字从古今中外的角度,从政治家、科学家、作家的角度,从反面的角度来选取典型事例,说明了“跟着感觉走”的危害性,从而论证了“要跟着理智走的观点,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论据要新颖新颖的论据往往能吸引人有的同学把领袖人物、著名人物、先进人物、名言警句当做“万能胶”,而且多年不变,没有从中挖掘出更有说服力的东西;也不注重平时的阅读积累,不善于从生活中选择新鲜的论据,让人味同嚼蜡所以选择新鲜的别人尚未用过的论据是金子,别人已用的论据你能变换角度去用是银子,别人经常用的而你又照搬照用的是石子 三、能力提升 1、分组讨论下列几组论据使用的特点和优缺点 第一组   证明“敢于向权势挑战”这个论点     1852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他的挚友屠格涅夫,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的悲伤、泪水,赶写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民爱戴的名字出现在报刊上他们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

正直而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圣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接到禁令,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了出来沙皇的特务机关不久就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了屠格涅夫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人》杂志上登载《猎人笔记》的作家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斯马达斯基去为了果戈理,为了朋友而被流放的屠格涅夫,感到自豪和光荣     明确:叙述面面俱到,不够精简这个故事可证明这样几个论点:①友谊高于一切;②勇敢的人敢于战胜困难;③正义终将战胜邪恶;④敢于向权势挑战如要证明“敢于向权势挑战”这个论点,则可作如下叙述:     1852年,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挚友果戈理逝世了,他为此赶写了一篇悼文但是沙皇统治者禁止发表任何有关悼念果戈理的文章正直而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圣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