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星心印妙经》含注释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存无守有,顷刻而成回风 混合,百日功灵默朝上帝,一纪飞升知者易悟,昧者难行履践天光,呼 吸育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神合其气,气合体真不得其真,皆是强名神能入石,神能飞形入水不溺, 入火不焚神依形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三品一理,妙不可听 其聚则有,其散则零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一得永得, 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琼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身中,非白非青 诵持万遍,妙理自明志心称念昊天金阕玄穹无上至尊妙有弥罗至真至圣高上 玉皇大帝《高上玉皇心印妙经》注解按:《高上玉皇心印妙经》,又称《心印经》此经阐明中华道家修炼学 的理法,为中华道家丹法“修命”的代表作此经与《太上老君常 清静经》珠 连壁合,为中华道家修炼学“性命双修”的重要经典上药三品,神与相精[释义] 上药指最好的药物,三品即三种内丹所用的三种药物,即神、 而、精三者,又称为“三宝”有先天三宝、后天三宝之分别:先天三宝指先 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而和先天真一之精;后天三宝指思虑神、呼吸气和交 感精先天三宝可以成丹,后天三宝不能成丹。
炼丹之人,妙在用性命双修之 手段,使后天三宝返为先天三宝,再使先天三宝拎结成丹,则大道圆成恍恍惚惚,杳(yao)杳冥冥[释义]《老子》第21章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即是描述此中景象恍恍惚惚,指而生之时,神住恍惚,方可采得真一之而; 杳杳冥冥,指精生之时,神入杳冥,方可采得真一之精此两句皆指先天三宝 发生之时,修持之中出现的景象存无守有,顷刻而成[释义]无者,性也,神也有者,命也,而也,精也(先天精即布)存无即存养元神,归于虚无守有即保守元东,谨藏勿失神、而、精三者拎 聚一处,和合凝集,成丹之功,只在片刻之间此谓“结丹”,结丹之所在下 丹田回风混合,百日功灵[释义]风,指呼吸回风,指呼吸内转先天三宝拎结成丹之功,还需运用呼吸,调节火候,混合一处,方可炼养大丹大丹成就,约需百日时间 此即丹家所谓“百日筑基”之说,修炼至此则命功基本完成然后“养丹”, 养丹之所在中丹田默朝上帝,一纪飞升[释义] 上帝,指上丹田经过结丹、养丹之功,就要将丹移至上丹田, 准备出神出神之后,即可身外有身,超脱生死,飞升大界,合于大道修为 至此,约需一纪(12年)之功。
知者易悟,昧者难行[释义]知者,指智者,指有智慧的人昧者,指愚昧的人有智慧的人容易领悟,而愚昧的人则难以实行道谚曰:“道不传匪(非)人”,匪人并 不仅指坏人,愚昧之人亦属匪人,难以成道故此修道之事,特别讲究选择人 才履践天光,呼吸育消[释义]修持功深,与天地之而合为一体则周身包裹天光,举足如踏云端呼吸培育,而冬愈清纯浊阴之气日去,而清阳之冬日长出玄入牝,若亡若存[释义]玄牝,指丹田呼吸真而,出入于丹田之间此时由于身中真布,变得至清至纯,所以感觉而机似有如无,若亡若存绵绵不绝,固蒂深根[释义]真而绵绵不断,皆归丹田之中丹田即吾人之根蒂,真而进入,则根蒂坚固,长生之道得矣人各有精,精合其神[释义]人人各自都有元精在身,元精应当配合元神神合其布,而合体真[释义]元神还应当进一步配合元而,元神、元而、元精三者配合一处,吾人身体方可脱化,成为真人之身不得其真,皆是强名[释义]真,指先天之元神、元而、元精如果达不到元神、元而、元精三者配合的真实效果,一切都是牵强附会之空谈神能入石,神能飞形[释义]元神变化,能够入于石内,能够飞形天外所谓“散则成而,聚则成形"神通变化,不一而足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释义]修炼成功,乃为真人。
此时入于水中而不溺,入于火中而不焚超载于生死之外,可以不惧一切水火灾难神依形生,精依恋盈[释义] 神依于形体而存在,形须神立,形去神离精依于内而而充盈, 精由东生,而竭精枯归根结底,三者皆依于形体而生存所以中华道家强调 性命双修,且以形体长生作为基础如果没有坚固不坏的形体,则神、而、精 三者失去依托,一切修为无从谈起不凋不残,松柏青青[释义]能够保住形体坚固不坏,则神、而、精三宝常常充盈就象青青松柏一样,不畏严寒,永不凋残,而生机长存三品一理,妙不可听[释义]三品指神、而、精三宝,一理即一源也炼丹所用三宝,乃为先天真一之神、先天真一之而和先天真一之精既属先天真一,都是同一源头, 故曰三品一理其实乃为先天大道生化而来,其中精微,妙不可言惟实修可 以知之,非拟议可以知之其聚则有,其散则零[释义]神、而、精三者既来自同一本源,则三者不可分离聚之则共存,散之则俱亡故此修真之人,当常使神、而、精三者常凝常聚,神不可离而, 而不可离精,精不可离神三宝既不离散,则丹基牢固,而大道可成七窍相通,窍窍光明[释义]七窍,指耳、目、口、鼻等七窍,本来各有各的功能,不能互相代替神、而、精三宝拎聚一处,结成大丹。
则人身各处,再无滞碍玄关窍 开,则窍窍相通,自然七窍相通,皆有光明,内外照彻圣日圣月,照耀金庭[释义]圣日圣月,指身中之日月,乃为人身阴阳二冬之精华金庭,指黄庭,即丹田修炼进入妙境,人身造化同乎天地,身中自可出现日月光芒, 照彻于丹田之内丹经云:“人身为一小大地一得永得,自然身轻[释义]得丹之后,一切神通都会出现,所谓“得其一,万事毕”比之起初修道之时产生的小小变化,实有霄壤之别此时浊重之躯,脱换为轻清之 体自然感觉身轻如羽,举步似飞太和充盈,骨散寒琼[释义]太和,指太和之恋寒琼,指仙界修炼至此,已然脱胎换骨太和之而,充盈全身全身骨质,尽化为东周身之而,与仙界打成一片得丹则灵,不得则倾[释义]得丹之后,自会出现以上灵验如果不能得丹,则有生命倾覆之危故此丹道修持,皆须真修实证方可知之倘若缺乏实际功修,仅凭道听途 说或望文生义,妄谈效验,反有殒身之虞丹在身中,非白非青[释义]内丹产于身中,不可于身外求之而且无形无象,非白非青,亦不可以形色求之诵持万遍,妙理自明[释义]诵,指诵念持,指行持万遍,即很多遍这里告诉人们,学习此经不光要诵念,即不光从字面上去理解;同时还要在实际修炼之中去反复领悟,才能明白经文的真实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