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辩真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从信息的来源、信息的价值取向以及信息的时效性来判断和鉴别信息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来探讨如何从信息的各个方面来对信息进行鉴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信息鉴别和评价的重要性,学会正确鉴别和评价信息2.培养良好的信息鉴别能力,从而能够在信息活动中保护自己和保护他人教学重点】认识信息鉴别和评价的重要性,掌握信息鉴别和评价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能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及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教学方法】案例学习,问题驱动,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老师:当我们打开窗户,新鲜空气进来了,苍蝇和文字也就进来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思考回答:什么事情都具有两面性老师:同样,互联网的应用为我们的世界带来了无限的色彩和生机,我们都曾体验过上网冲浪的乐趣以及玩游戏的快乐但是网络也给我们带来了它的负面的影响----网络欺诈以及不良信息的诱惑都伴随在我们上网的过程中对于能够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网络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弊端就弃之不用,而是要学会如何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更好的辨别信息,将有利的信息为我们所用,而不良的信息进行摒弃。
请同学们观看小短片《害人的短信》,观看完后,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1. 钱爱是如何上当受骗的?2. 在和骗子的交谈中,骗子的话语中有没有能够被识破的地方?3. 钱爱都透漏了那些个人方面重要的信息?二、新课学习1. 从信息的来源进行判断讲解:以《害人的短信》为例,说明信息来自于哪里?这个来源有没有问题?思考: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收到类似的信息时候,我们如何来从信息来源判断此信息的价值?举例:(1) 判断信息的各项要素(时间、地点、事件、人物)是否齐全,通过推理和查询资料的方法来判断信息是否可靠真实2) 与同类信息做比较,考察信息的来源是否具有权威性3) 鉴别该信息反映的问题是否发生,其中的数据是否准确无误4) 可以和你的朋友商讨此问题的真实性小结:当收到一些陌生的信息时候,要有怀疑精神,切不可“拿来主义”,一定要对信息有所怀疑和甄别提出问题:但是,当我们收到其它一些信息的时候,可能每位同学的处理方法和想法都不同比如:当我们收到天气预报的信息时,为什么同学们的看过后的反应会不一致呢?2.信息的价值取向性来判断同样的信息针对不同的人群信息的价值不同。
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获取的信息有的有用,有的无用,有的真实,有的虚假……因而,社会角色的不同也决定了信息的价值取向的多样性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小结:信息价值的取向性也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学习中多有体现,因此在遇到一些问题时候,一定要多方位思考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的价值和他人的价值,以及这些信息的真伪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考他人的观点,结合观察的事实和推理过程,归纳结果,做出判断提出问题:天气预报对不同的人群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性,就天气预报本身而言,还具有哪些特性?3.信息的时效性来判断学生回答:天气预报还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教师总结:除过天气预报,日常信息当中,还有许多的信息都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比如新闻类信息因此,对于一些信息,我们可以从其时效性来判断信息是否有效,信息是否真实可靠请同学们来举例:三、总结信息中蕴含的信息是丰富的,判断一条信息是否可用,是否有价值并不难,但是需要我们从其各个方面来对信息进行一定的推测和判断这也是我们在新时代面对信息的海洋时应该具备的一种能力,这样才能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而不受到信息的侵害四、课后思考除过课上讲的对于信息判断的方法,我们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来鉴别和评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