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性格 施海华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肖像、动作、心理、语言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写作方法2、感受并体会本文中的平凡人物在面对灾难、不测时所展现出的“俄罗斯性格”教学难点与重点1、重点:在泛读的基础上圈画人物描写的语句,并精读关键细节来赏析人物形象的特征2、难点:对“俄罗斯性格”的认识、思考和内化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作家刘墉在台湾九二一大地震后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脆弱的心灵,不敢凝视美丽,因为他知道所有的美丽都会褪色,所有的生命都将逝去强壮的心灵,敢于面对哀愁,因为他知道所有的哀愁都将淡远在灾难来临时,是对人性的考验,勇于从废墟中站起的人们,将绽放出更美丽的生命之花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苏联作家阿·托尔斯泰的作品《俄罗斯性格》聆听深情导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为下文的学习创设情境,做好情感铺垫扣题朗读整体感知1、 根据课题,直接从课题入手,思考:文章中哪句话重提了“俄罗斯性格”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结尾部分,思考俄罗斯性格是什么呢?1、“是啊,这就是俄罗斯性格”朗读课文最后一节。
2、“这”一般指代上文内容,俄罗斯性格要到上文去概括引导学生由课题入手,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锻炼、培养学生对文本的提炼、概括能力品味关键语句赏析人物形象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分别赏析伊戈尔、母亲、父亲、未婚妻的形象学生首先圈画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以及环境描写;其次对关键性描写朗读品味,分析提炼后口头表述他(她)的性格特征如:伊戈尔是体谅尊重父母、热爱牵挂未婚妻、乐观、坚强、深明大义等;母亲是从容、细心、勤劳、善解人意、充满舐犊之情等;父亲是慈祥、热情、慷慨、好客等;未婚妻是忠贞不渝等学生首先应聚焦文本、沉浸文本,从文本中寻找关键句;其次须掌握赏析形象的步骤(圈画、朗读、分析、提炼)和角度(人物描写、环境渲染、正面侧面烘托等);再次在强化语气、语调的朗读中激发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最后在表述性格特征时须做到有理(高于文本)有据(源于文本),自圆其说 此环节中学生会在原有知识积累和现有知识补给中使思想认知得以“碰撞”归纳总结理解课题含义1、请同学对先前较为“零碎分散性格特征”的分析进行梳理归类整合,探讨隐藏在诸多性格特征背后的心灵轨迹诠释“人的心灵美”这一含义2、深入理解题目“俄罗斯性格“的内涵。
1、 学生根据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对人物形象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充实完善,口头表述人物的心路历程如伊戈尔面对毁容的重创平静接受、乐观以待;病后即投入战斗的大无畏精神和祖国至上的信念;尊重热爱体贴父母珍惜亲情;对眷恋、热爱的未婚妻选择放手呵护爱情等慈祥的双亲含蓄地表达了对毁容儿子舐犊情深的亲情等未婚妻坚定地向毁容的恋人表达了自己忠诚的选择,诠释了“美丽”的内涵等2、通过对上述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看到俄罗斯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爱、深明大义、坚强和忠诚对祖国的爱、对儿女的爱、对恋人的爱;正是因为这种爱,所以坚强无畏,这才可以将外表的美丑得失放下,而在灾难突然来临的冲击下以人性的光辉映现出整个俄罗斯民族的伟大性格 学生在将单薄散乱的性格特征放在完整的故事背景上进行汇总梳理提炼后,人物的性格特征厚实清晰丰满起来,学生对人物形象在作为有血有肉“人”的意义上的赏析才真正得以“提升”小结课文感悟写作1、我们可以说,灾难是失,品质是得;灾难是祸,而被发现的人格无疑是福;灾难是外部遭遇,性格是内心素质;灾难是诱因,性格得以彰显;灾难拆散了母子、恋人,而正是由爱而生的性格让他们更紧地拥抱在一起家人团聚了,恋人圆满了,于是,这个民族也牢不可破了。
2、写下你读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80字)学生课后书面表述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写作能力板书伊戈尔•德里莫夫——勇敢 坚强 深情 热爱祖国 俄罗斯性格 母 亲 ——深明大义 坚强 慈爱 爱 未 婚 妻 ——美丽 善良 勇敢 忠诚 父 亲 ——善良 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