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应用.doc

re****.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50KB
约6页
文档ID:532540232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应用.doc_第1页
1/6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认知疗法的一种重要理论分析模式,它除了具有较有影响的ABC理论外,还有一套相对系统完备的独特的个案技术,并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肯定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在当代个案工作中具有较为广泛、重要的影响一、理论背景    20世纪50年代,艾利斯开始创立自己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他希望从求助者的理性、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着手治疗,采取主动、指导的治疗策略,使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发生彻底的改变他与合作者罗伯特·哈帕(R.A.Harper)将这种新的治疗模式称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RET)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形成初期,艾利斯非常强调理性对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他认为,一个人如果能保持理性的信念,就不可能产生情绪困扰,行为也就比较合适二、理论假设(一)对人性的基本假设    艾利斯从人本主义主义的价值立场出发假设人的存在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不是由他的身份、能力或才智等决定的,也不会因为遭受挫折、能力欠佳或他人的贬抑而降低,这是人的一种先天固有的本性,使人趋向于成长和自我实现因此,对于人来说,追求快乐是生活的主要目标,这种快乐应该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除了人具有一种固有的倾向,趋向于非理性地思考和看待事物以外,还有一些外部环境因素也促使非理性信念的形成。

     因此,艾利斯认为人就是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人的价值不是绝对的,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进行自由选择,改变生活,使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但同时每个人的生活又要受到他人和环境的影响,无法完全随自己的意志而定二)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对求助者心理失调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概括为ABC理论A代表引发事件(activationevents),是指求助者所遇到的当前事件,事件的形式即可以是具体的事情,也可以是求助者的思想、感受、行为或对以前事件的回忆等,只要能够导致求助者的变化,都可称为引发事件B代表求助者的信念系统(beliefs),是指求助者对引发事件的认知和评价,它即可以是理性的,也可以是非理性的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consequences)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AC之间还有一个信念因素在起作用,只有通过求助者的认识和评价引发事件才能影响求助者由于求助者通常根据自己大量的非理性信念看待引发事件,这就导致求助者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因此,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有效的帮助是对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系统进行质疑,即对非理性信念进行识别和辩论,这个过程可以用D(disputing)来表示,这样就可以协助求助者克服各种非理性信念,最终使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困扰消除,形成一种有效的理性生活方式,达到目标。

三)非理性信念    艾利斯认为非理性信念具有抽象化、绝对化和普遍化等特点抽象化是指求助者将具体环境中得出的特定认识概括为一般的准则;绝对化是指求助者对自己的要求过高,希望自己的生活完美无缺,无可挑剔;普遍化是指求助者把自己对某件或某些事物的看法概括为所有事物的普遍特征,像认为自己糟糕透了,没有任何可取之处等,都是这种非理性方式的认识根据临床实践的总结,艾利斯提出11种具体的非理性信念,这些信念会导致求助者情绪和行为的困扰1.我们绝对需要每一位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或赞许 2.一个人应该在各方面,至少在某一方面,有成就,有才干,这样才会是有价值的人 3.有些人是卑劣的,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恶行受到严厉的责备和惩罚 4.如果遇到与自己希望不一致的事情,就认为很糟糕 5.人的不快是由外在环境原因造成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悲伤和情绪困扰 6.常担心危险或灾难性事件的发生 7.逃避困难和责任比面对它们更容易 8.人应该依赖别人,而且需要依赖一个比自己强的人 9.人的行为受到过去经验的影响,只要一件事情对求助者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就会持续一辈子 10.应该对别人的困难和情绪困扰感到不安 11.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应有正确的、完美的解决方法,如果找不到,就会很糟糕。

  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过程(一)个案目标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把个案目标分为两步:第一步,帮助求助者消除不适当的情绪反应第二步,帮助求助者改变不良的非理性信念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导致求助者情绪和行为困扰的最根本原因是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只消除求助者的不适当情绪反应还无法彻底根除求助者的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帮助求助者建立更为理性、实际和宽容的人生哲学,以便使求助者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效处理自己面临的问题,摆脱情绪困扰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一个理性、健康的人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对自己和他人有兴趣、接纳自己、独立、宽容,对生活充满信心,投入、具有冒险精神、具有开放的态度、能系统深入地思考和理解生活的限制,(二)个案工作者的角色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工作者需要积极介人个案过程,主动帮助求助者克服情绪困扰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认为,在实际的过程中工作者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采取综合的改变途径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求助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导致求助者问题的原因通常涉及许多方面,而且求助者的问题也不仅仅表现为情绪困扰,求助者的认知和行为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比较有效的策略是采取综合的改变方法。

第二,注重求助者此时此地的感受工作者在帮助求助者过程中所要关注的是求助者此时此地的感受以及改变现状的能力,至于求助者以前的经历和早期的感受无需追问,因为在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看来,即使这些经历和感受与目前的状况有联系,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帮助求助者理解其情绪和行为的困扰与非理性信念之间的关系第三,强调顿悟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特别强调顿悟的作用,不过它所说的顿悟与心理分析治疗模式概括的顿悟不同,是求助者对自己面临的问题与非理性信念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三)治疗过程1.明确个案要求从第一次接触开始,工作者就需要向求助者介绍有关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和方法,让求助者理解,其情绪和行为的困扰不是由引发事件导致的,而是由其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产生的工作者需要向求助者讲解具体的过程和方法,帮助求助者树立对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信心另外,工作者还需要让求助者明白,如果他希望得到工作者的帮助,该怎样做,做些什么在这一阶段工作者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求助者的理解水平和爱好提供浅显易懂的说明,并设法与求助者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2.检查非理性信念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工作者需要积极地介入个案过程,承担指导、教育和咨询等主要角色,鼓励求助者探讨其情绪和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帮助求助者认识和理解其非理性信念与困扰之间的关系。

当工作者与求助者建立了信任合作关系之后,就需要采用直接指导方法干预求助者的生活,把的中心放在指出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上,积极引导求助者对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进行检查3.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在了解求助者情绪和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原因之后,工作者就需要帮助求助者与这些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指出它们的不合理和不切实际之处,让求助者认识到它们的危害,并鼓励求助者摒弃这些非理性信念,采取积极行动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 4.学会理性生活方式在清晰辨别非理性信念的基础上,工作者就需要帮助求助者找出合适的、理性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运用现实的理性信念去替代非理性的信念,并把理性信念与合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连接起来,形成理性的生活方式当然,仅仅让求助者认识到这种理性生活方式还是不够的,求助者仍然会使用非理性的反应策略 5.巩固效果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方法的最后一个方面是帮助求助者把所学到的理性生活方式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 (四)治疗技巧1.检查技巧    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是帮助求助者认识和辨别情绪和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具体方法,它包括许多具体的操作技术,主要有反映感受,角色扮演,冒险和识别等1)反映感受。

反映感受是指工作者迁求助者描述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困扰,表达自己的各种感受,从而帮助求助者认识产生困扰的非理性信念的根源 (2)角色扮演在非理性信念检查中经常使用角色扮演技巧,它是让求助者扮演一定的角色,重新体会当时的各种情绪困扰、行为表现以及非理性信念,这样,工作者就可以指出求助者的各种非理性信念以及它们与求助者情绪和行为困扰之间的联系 (3)冒险冒险是指让求助者从事自己担心害怕的事,从而使求助者的各种非理性信念表现出来,这样,求助者就可以通过与以前感受的比较,发现造成自己情绪和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 (4)识别识别是指工作者根据非理性信念的特征帮助求助者分析、认识和辨别其各种独特的非理性信念的表现形式 2.辩论技巧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运用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帮助求助者改变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形成较为现实的、理性的生活方式这些个案技巧主要包括辩沦、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和想像等1)辩论辩论是指求助者在工作者的帮助下与自己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辩论,以便动摇和消除非理性信念辩沦有两种常见的方式:一是质疑,即对求助者非理性信念的根基进行提问,使求助者非理性信念的反逻辑、不合常理之处显现出来;二是辨析,即帮助求助者区分意愿和需要、要求和必须以及理性和非理性观念等,使求助者能够识别和消除自己的非理性信念。

2)理性功课理性功课是指工作者给予求助者各种学习理性信念的机会,尤其需要帮助求助者改变语言模式,使求助者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通过帮助求助者改变语言模式调整求助者的思维,使求助者学会以合理的、现实的方式界定自己所处的场景,掌握理性的思维方法3)放弃自我评价在个案中工作者需要指导和鼓励求助者放弃以自己的成就或者其他外在的标准评价自己,从而逐渐消除各种非理性信念,这种技巧称为放弃自我评价,帮助求助者放弃外在的价值评判标准是消除求助者各种非理性信念的有效途径4)自我表露自我表露的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表露自己的感受使求助者理解和学习理性的反应方式工作者通过表露自己不仅使求助者了解到他的同情心,而且同时也为求助者学习合适的、理性的反应方式提供机会,让求助者明白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等5)示范示范是指工作者通过自己的榜样行为使求助者理解和掌握理性的信念以及合适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方式 (6)替代性选择替代性选择技巧是根据非理性信念的特征设计的,因为具有非理性信念的求助者通常喜欢极端化,因此可以通过让求助者思考或者想像其他的解释方式或行为方式发现非理性信念,从而帮助求助者克服不合埋的生活方式 (7)去灾难化当求助者处于糟糕透顶的处境中,工作者就可以采用去灾难化的技巧帮助求助者。

让求助者尽可能地设想最坏的结果,这样,就可以使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暴露出来,求助者就会明白,事实上,自己或自己的处境并非像自己认为的那样糟糕,这种技巧称为去灾难化 (8)想像想像也是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经常采用的一种技巧,它是指求助者通过想像自己的困扰处境体会自己的紧张情绪和不合适行为,然后没法克服它,形成理性的反应方式在使用这种技巧时,工作者需要及时地帮助求助者体会自己的变化,分辨理性和非理性信念,鼓励求助者通过反复练习学会理性的生活方式五、贡献和局限(一)贡献1.强调非理性信念对求助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在解释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困扰时,强调非理性信念的作用,认为真正导致求助者问题的因素是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它使得求助者在理解自己生活状况时出现抽象化、绝对化和普遍化的特点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强调,要消除求助者的情绪和行为困扰就需要对求助者的非理性信念进行检查和辩论,使求助者学会理性的生活方式这些认识与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比较接近2.强调工作者积极、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