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说明

大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8.52KB
约29页
文档ID:532396100
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说明_第1页
1/29

专业整理.目录1设计方案 12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 12.1已知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 1 2.2计算步骤 2 2.2.1带宽的确定: 2 2.2.2输送带宽度的核算 6 .6.2.3圆周驱动力2.3.1计算公式 .6. 2.3.2主要阻力计算 8 2.3.3主要特种阻力计算 102.3.4附加特种阻力计算 1.1.2.3.5倾斜阻力计算 122.4传动功率计算 1.3.2.4.1传动轴功率 (Pa)计算 132.4.2电动机功率计算 1.32.5输送带张力计算 142.5.1输送带不打滑条件校核 .14.2.5.2 输送带下垂度校核 1.5.2.5.3各特性点张力计算 1.6.2.6传动滚筒、改向滚筒合张力计算 182.6.1传动滚筒合张力计算 1.82.6.2改向滚筒合张力计算 1.92.7初选滚筒 2. 2.8传动滚筒最大扭矩计算 21........2.9拉紧力计算 22 2.10绳芯输送带强度校核计算 1.83技术可行性分析 18 4经济可行性分析 1.9. 5结论 2Q 带式输送机选型设计1、设计方案将现主平硐延伸与一水平皮带下山相连 ,在二水平皮带下山机头重新布置一条运输联络巷与一水平皮带下山搭接。

平硐、一水平皮带下山采用一条皮带 ,取消了原二水平皮带运输斜巷 、+340煤仓、+347煤仓、+489煤仓改造后巷道全长 1783m,其中平硐+4%o, 1111m,下山 12.5° ,672 米系统改迪后皮带示意團(方案三)注:巷道全长1783w.原主平殉及延伸1111000療一水平皮带下山•+4%d1-1皮带改造后示意图2、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2.1已知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应具有下列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资料(1) 物料的名称和输送能力:(2) 物料的性质:1) 粒度大小,最大粒度和粗度组成情况;2) 堆积密度;3) 动堆积角、静堆积角,温度、湿度、粒度和磨损性等(3) 工作环境、露天、室内、干燥、潮湿和灰尘多少等;(4) 卸料方式和卸料装置形式;(5) 给料点数目和位置;(6) 输送机布置形式和尺寸,即输送机系统(单机或多机)综合布置形 式、地形条件和供电情况输送距离、上运或下运、提升高度、最大 倾角等;(7) 装置布置形式,是否需要设置制动器原始参数和工作条件(1) 输送物料:煤(2) 物料特性:1)块度:0〜300mm2) 散装密度:0.90t/ m33) 在输送带上堆积角:p=20 °4) 物料温度:<50 C(3) 工作环境:井下(4) 输送系统及相关尺寸:(1)运距:1783m(2) 倾斜角:其中平硐3=0 1111m ° ,皮带下山 12.5 °, 672m。

3=0 °(3) 最大运量:700t/h(5) 皮带采用双滚筒驱动,驱动滚筒围包角370 °初步确定输送机布置形式,如图2-1所示:图2-1传动系统图2.2计算步骤221、带宽的确定:20 °按给定的工作条件,取原煤的堆积角为原煤的堆积密度按900 kg/ m3输送机的工作倾角 戶12.5 °带式输送机的最大运输能力计算公式为(2.2-1 )Q =3.6svk式中:Q——输送量(t/h);v 带速(m/s);3' ——物料堆积密度(kg/m );在运行的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堆积面积K----输送机的倾斜系数带速选择原则:(1) 输送量大、输送带较宽时,应选择较高的带速2) 较长的水平输送机,应选择较高的带速;输送机倾角愈大,输送距离愈短,则带速应愈低3) 物料易滚动、粒度大、磨琢性强的,或容易扬尘的以及环境卫生条件 要求较高的,宜选用较低带速4) 一般用于给了或输送粉尘量大时,带速可取0.8m/s~1m/s ;或根据物 料特性和工艺要求决定5) 人工配料称重时,带速不应大于1.25m/s6) 采用犁式卸料器时,带速不宜超过2.0m/s7) 采用卸料车时,带速一般不宜超过2.5m/s ;当输送细碎物料或小块料 时,允许带速为3.15m/s。

8) 有计量秤时,带速应按自动计量秤的要求决定9) 输送成品物件时,带速一般小于1.25m/s带速与带宽、输送能力、物料性质、块度和输送机的线路倾角有关.当输送 机向上运输时,倾角大,带速应低;下运时,带速更应低;水平运输时,可选 择高带速.带速的确定还应考虑输送机卸料装置类型,当采用犁式卸料车时,带 速不宜超过3.15m/s.表2-1倾斜输送机面积折减系数k倾角(°2468101214161820k1.000.990.980.970.950.930.910.890.850.81输送机的工作倾角按14选择;查DTH( 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2-1 )(此后凡未注明均为该书)得k=0.91按给定的工作条件,取原煤的堆积角为20 °原煤的堆积密度为900kg/ m3;考虑上山运输工作条件取带速为 2.5m/s;将个参数值代入上式,可得到为保证给顶的运输能力,带上必须具有的的截面积Q3.6 ;?vkQ3.6 900 2.5 0.91=0.0950m2表2-2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截面积带宽 B=800mm带宽B=1000mm运行运行运行运行运行运行托辊槽堆积堆积堆积积角p堆积堆积角入角p角p角p20 °角p角p20 °30 °35°30 °35 °35 °0.0690.0820.0890.1120.1330.145227757查表2-2,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槽角 35。

物料的堆积角为 20时,带宽为 1000 mm的输送带上允许物料堆积的横断面积为 0.1127 m2,此值大于计算所 需要的堆积横断面积,据此选用宽度为1000mm的输送带能满足要求经如上计算 初选带宽B=1000mm,3150型钢丝绳芯输送带输送带技术规格:表2-3 St3150型钢丝绳芯输送带输送带纵向拉伸强度带厚钢丝绳最大直径钢丝绳间距钢丝绳根数输送带质量3150N/mm25mm8.1mm15mm6442Kg/m222、输送带宽度的核算输送大块散状物料的输送机,需要按(2.2-2 )式核算,再查表2-4B _2: 200(2.2-2)式中: 最大粒度,mm表2-4不同带宽推荐的输送物料的最大粒度 mm带宽B500650800100012001400粒度筛分后100130180250300350未筛分150200300400500600计算:B =1000 = 2 400 200 =1000故,输送带宽满足输送要求2.3圆周驱动力2.3.1计算公式1)所有长度(包括L 80m〉)传动滚筒上所需圆周驱动力Fu为输送机所有阻力之和,可用式(2.3-1)计算:FU ~ FH FN FS1 FS2 FSt ( 2.3-1)式中Fh——主要阻力,N ;Fn——附加阻力,N ;Fsi ――特种主要阻力,N ;Fs2 ――特种附加阻力,N ;Fst ――倾斜阻力,N。

五种阻力中,Fh、Fn是所有输送机都有的,其他三类阻力,根据输送机 类型及附件装设情况定,由设计者选择2) L —80m对机长大于80m的带式输送机,附加阻力Fn明显的小于主要阻力,可用简 便的方式进行计算,不会出现严重错误为此引入系数C作简化计算,则公式 变为下面的形式:FU = CF H FS1 FS2 FSt(2.3-2)式中C ——与输送机长度有关的系数,在机长大于80m时,可按式(2.3-3)计算,或从表查取L LL(2.3-3)式中Lo——附加长度,一般在70m到100m之间;系数,不小于1.02C查〈DTU(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3-5既本说明书表2-5表2-5系数CL80100150200300400500600C1.921.781.581.451.311.251.201.17L70080090010001500200025005000C1.141.121.101.091.061.051.041.03232主要阻力计算输送机的主要阻力Fh是物料及输送带移动和承载分支及回程分支托辊旋转 所产生阻力的总和可用式(2.3-4)计算:Fh 二 fLg[qRo 7ru (2qB qG )cos、. ] ( 2.3-4)式中f ――模拟摩擦系数,根据工作条件及制造安装水平决定,一般可按表查 取。

L――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中心距),m ;g——重力加速度;初步选定托辊:表2-6 承载托辊技术参数带宽辊径长度轴承型号旋转部分质量/kg总质量/kg1000mm108mm380mm630512.2138表2-7回程托辊技术参数带宽辊径长度轴承型号旋转部分质量/kg总质量/kg1000mm108mm1150mm630510.4322上托辊间距a0 = 1.2m ,下托辊间距au = 3m ,上托辊槽角35下托辊槽角0.学习帮手.qRo ――承载分支托辊组每米长度旋转部分重量,kg/m ,用式(2.3-5 )计GiROa2.3-5)其中Gi ――承载分支每组托辊旋转部分重量,kg ; a一一承载分支托辊间距,m;托辊已经选好,知G = 12.21kg计算:qRo =色=12.21 =10.175 kg/ma 1.2G2qRu ――回程分支托辊组每米长度旋转部分质量,kg/m,用式(2.3-6)计qRU(2.3-6)其中G2 ――回程分支每组托辊旋转部分质量au ――回程分支托辊间距,m ;G2 =10.43 kg计算:qRu 二鱼二10加=3.48kg/m au 3qc 每米长度输送物料质量qcImQ3.6=7003.6 2.5=77.78 kg/mqB 每米长度输送带质量,kg/m, qB =42kg/mFhi 二 fLg[q RO q RU (2qB qG)cos、.]=0.03 X1111 X9.8 X[10.175+3.48+ (2 X42+77.78 )Xcos0 °+ 0.03 X672 X9.8 X10.175+3.48+ (2 X42+77.78 ) Xcos12.5 °=57303+33902=91205Nf运行阻。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