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说课稿一、 说教材本次的说课内容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新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的《语文园地》,《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 积月累”三个板块交流平台”是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词 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让学生在词语运用中感悟词语的 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另一部分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不同 的语气表达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日积月累”是积累、背诵古诗二、 说教学目标:1. 借助交流平台,强化提问的意义、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 度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并形成爱提问、善提问的良好学习习惯2. 借助识字加油站,根据形声字“音形义相统一”的特点感知识 字的趣味,并准确识记“驻、钞”等12个生字3. 体会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了解设问句“自问自答”的特点4. 积累经典名句,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具有价值 的问题,通过提问将我们的思想引向深入三、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借助识字加油站,根据形声字“音形义相统一”的特点感知识字 的趣味,并准确识记“驻、钞”等12个生字教学难点:积累经典名句,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具有价值的 问题,通过提问将我们的思想引向深入。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预习12个生字四、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回顾引入一一温故而知新1. 交流,回顾本单元训练重点2. 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二) 、交流互助 共享学习交流平台1. 引发交流:“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阅读文章 时,如果我们能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设疑,你就会发现, 我们已经走进作者创设的文字世界2. 小组交流:在本组课文的学习过程中,你掌握了哪些提问的方 法?怎样通过提问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呢?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给小组 同学吧!3. 集体交流:小组代表将讨论后提出的好方法推荐给全班同学4. 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几个同学的建议,并总结:第一,阅读的时候要动脑筋思考,积极提出问题,养成敢于提问、 善于提问的习惯第二,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让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第三,要从提出的问题中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加深对文章 内容的理解三) 、火眼金睛 走进识字加油站1. 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字⑴指名读第一组字,同桌互相说说这组字的特点2)自由读第二组中的带有“贝” “木”“才”的字,小组交流发 现了什么2.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这两部分中的会认字揭示形声字的特点:第一部分,通过6组形声字的对比,揭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 点。
第二部分,通过认读带有“贝”“木”“才”等字旁的字,了解形 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如:带有“贝”字旁的字“帐”和“贺”都与 “财物”有关;带有“木”字旁的字“樟”与“杠”都与“树木”有 关;带有“才”旁的字“狡”“猾”,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才”表 义,其古文字形体像条犬,“狡”本义是少壮的狗,引申指奸猾、奸 诈,“猾”表示不老实的意思,本义是狡诈3. 学生根据12个字的字形特点,识记字音,并组词语第二课时(一) 、学以致用一一灵活运用词句段(II)读一读,体会每组句子在表达上的不同1•课件分别出示两组句子I) 指名读句子,学生齐读句子⑵说说这两组句子有什么异同2. 小结:这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第一组的第 一句在“电灯、电视、收音机、汽车”等词语前面分别加上否定词“没 有”,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人类在上百万年中没有科学依据,只 能顺从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 界第二组中的第1句比第2句语气强,突出强调了那条狗无论是在 高兴、紧张、发怒的时候,都一直在叫II) 学习设问句1•课件出示书中的3个句子,大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发现⑴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是怎么做到安全飞行的呢?原来是人们从 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⑵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⑶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2.集体交流预设:⑴这些句子都使用了问号,属于问句的一种⑵句子前半部分是提问,后半部分是问题的答案,属于“自问自⑶这3个句子都符合以上两点,都是设问句3. 齐声诵读3个句子,体会设问句的特点4. 自由交流:根据设问句的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二)、积累诵读一一完成日积月累1. 课件出示日积月累内容,学生自由练习朗读:好问则裕,自用则小一一《尚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一一王充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2. 指名诵读,读准字音3. 小组讨论:这些名句,你读懂了吗?4. 全班交流小结: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通 过提问将我们的思想引向深入5. 自由背诵后齐声背诵三)、布置作业——知识拓展运用1. 在生活中寻找形声字,运用形声字规律识记这些生字,并积累 在本子上2. 背诵日积月累中的名句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知识的落实,在扎实上下了功夫, 进行了拓展,并设计了合理的练习形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 在“词句段运用”的练习中,我设计了让学生根据不同语境造句的环 节,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了知识。
2. 在“日积月累”的授课中,我通过朗读、讲解,让他们理解词 语的意思,背诵起来也就容易多了不足之处:在讲授词语时,讲得不够详细练习不到位,没有照顾到学困生的 接受能力,应该让学生试着造句,,因此,有的同学没能真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