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金的浸出工艺综述

cn****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3.95KB
约10页
文档ID:532016564
金的浸出工艺综述_第1页
1/10

金的多种浸出工艺综述原矿品位低于10克/吨的矿石是常见的,而且某些尾矿再处理作业所处理的品位在1 克/吨以下较大的颗粒状金,现在都用机械方法回收但是,较小的金颗粒常常分散在整 块矿石中,因而只能用化学方法回收,也就是浸出1.1氰化物浸金法氰化法仍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提金方法氰化法之所以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它工艺简 便、成本低廉一、 溶金原理现已公认,氰化法浸金是金的电化学自溶解过程,即金腐蚀过程,为一共扼电化学反应, 它遵循电化学动力学规律氰根一金溶解反应一般写成如下形式4Ah-,CM + Ol2Ht ——4Au(CNh"+4OH-根据电化学机理,阳极反应为金的溶解:A"2CN「Au(CNh-t e阴极反应为:O2+2H2O + 4e一^40"在碱性氰化体系中,金阳极溶解的可逆性较大,氧阴极还原可逆性小而极化较大若 NaCN浓度低于0.05%时,金溶解受CN-扩散控制,当NaCN浓度大于0.05%时,金的溶解 速度由氧阴极还原反应所决定我国氰化浸金时,NaCN浓度大多大于0.05%,控制步骤主 要为氧阴极还原过程二、 氰化法浸金实践氰化浸金的最大缺点之一就是浸出速度太慢,一般需要24 一 48h才能达到浸出终点。

随着氰化浸金工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矿浆中溶解氧的含量是影响浸金速度的一个重 要因素,并为提高溶解氧的浓度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早期的氰化浸金都是通过鼓入空气来提供金溶解所需的氧就改善供氧条件来说,使气 体充分弥散或用纯氧代替压缩空气的方法,虽也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还很难构成突破性的 进展最近几年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真正的突破性进展是通过加入各类化学氧化剂(H2O2, Na2O2,BaO2, O3,KmnO4)而实现的,其中尤以电2:和Na?O2:等过氧试剂效 果更为明显这是因为过氧试剂除能大大提高矿浆中的溶解氧含量以外,还具有活性氧利用 率高等优点德国Degussa公司于1987年开发了过氧化氢助剂(PAL)法,同年9月在南非Fairview金 矿试用成功实践表明,PAL法可大大加快浸出速度,缩短浸出时间,降低氰化物耗量 Fairview金矿氰化物消耗量从17kg/t降到lokg/t,金浸出率提高12%;澳大利亚的PineGreek 金矿采用过氧化氢以后,氰化物耗量从17kg/t降到10kg/t,金浸出率提高7%,尾渣金品位从o.79g/t降到0.629/t目前全世界已有20多个工厂采用了 H2O2:助浸工艺。

我国山西某金 矿投产10多年来未采用专门的充气设备,故浸出率不高,总回收率在70%左右往浸出液 中加入H2O2:后收到了明显效果,可以不用混汞,一次浸出率达90%以上,且工艺过程简单 易行需要指出的是,过氧化氢助浸时,溶液中溶解氧的含量并不一定比充入纯氧时高,但 仍能达到很好的助浸效果例如,有一家选金厂原先使用纯氧,在溶解氧的体积分数为30xl0 -6的条件下,浸出过程达到了最佳化但后来在进行过氧化氢助浸试验时,矿浆中溶解氧的 体积分数仅保持在12x10-6,尽管含氧量较低,但浸出速率仍比使用传统充气工艺时提高了 7%南非一家工厂原先采用空气搅拌浸出槽,其中氧的体积分数为8x10-6〜10x10-6,在采用 过氧化氢助浸工艺并改成机械搅拌后,在氧的体积分数为9x10-6的条件下进行浸出,金的浸 出率却提高了 50%对于这种现象,文献中有几种不同的解释:①过氧化氢直接参与的溶金 反应起主导作用;②过氧化氢新分解出来的活性氧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加速了浸金过程③ 浸金过程的自由基反应机理认为,过氧化氢被催化分解出来的具有极强反应活性的自由基, 促使了浸金反应的发生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充入纯氧的基础上配合使用过氧化氢,可进一步强化氰化工艺。

在 澳大利亚进行的工业试验表明,这两种试剂的作用方式是不同的每一种试验都比另一种更 适合处理某些类型的矿石,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将两种试剂配合使用可能是更经济有效的办 法为了提高浸出率,浸出设备也有了很大的改进,传统的充气式搅拌机己逐渐被高强度的 机械搅拌机所取代,加压、升温等强化措施也在氰化浸金中不断得到应用南非多姆矿业公 司采用密闭反应器在强搅拌并充氧的条件下浸出重选粗精矿,其反应温度、pH值和氰化物 浓度都比常规氰化时高由于提高了浸出动力学速率,所以氰化17h,就使金的 浸出率超过97%美国Kamyr公司发明的连续逆流塔浸出工艺(Kamyr法)已取得专利,在 南非Buffelsfontein金矿成功地进行了大规模的浸金试验该工艺的全部浸出和液固分离步 骤在一个塔内进行,因此工程投资和生产费用较低,并且实现了浸出条件的最佳化,因而大 大提高了出率南非和加拿大的一些选金厂采用高压釜进行氰化浸金,强化了浸出过程德 国Lurgy公司将管道化反应器引入氰化浸金作业,对管道加压氰化进行了实验室和半工业试 验,在2.04MPa的氧压下,经30min氰化浸出,金浸出率达到了 96%值得一提的是,高 压釜和管式反应器的加压浸出一般都在高于常温但低于85 r的条件下进行。

三、氰化物浸金法存在的问题最常用的浸出剂氰化物大约是100年前应用于采矿工业中,由于其经济效益卓越、成本 低、卫艺条件成熟和矿石适应性好,因此在黄金生产领域占据统治地位但氰化物浸金法一 直存在着下列问题:(1) 浸出剂剧毒:由于氰化物剧毒,已对环境和人类造成了严重污染和危害(2) 对金的浸出速度慢,并且易受杂质干扰3) 处理难处理矿石(如硫化矿)效果很差,需要复杂的预处理工序因此,从氰化法问世起就有学者探索代替氰化法的工艺,主要集中在硫脉浸金法、硫代 硫酸盐浸金法、卤化法等1.2硫脲浸金法硫脲的酸性溶液可以溶解金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难处理金矿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的20 世纪80年代,硫脉浸金法已被提到研究日程上来,苏联、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都 进行了工业实验以观察硫脲浸金法的药剂消耗、对矿石的适应能力和提金成本等因素硫脉 脲浸金法是作为半个世纪以来研究的十分广泛的一种方法,其主要原因是:(l)硫脲溶解金的 速率比氰化物要快得多;且有很高的浸出率,溶解中生成的硫脲一金属络合物在本质上属于 阳离子,这就使它适合用溶剂萃取法和离子交换法来回收金;(2)硫脲的毒性比氰化物要小得 多;其最终降解产物是元素硫和氨睛,后者可用作肥料;(3)硫脲溶解金需要在酸性介质中进 行,这使它适用于浸出某些难浸矿物;(4)硫脉浸出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可从那些 在碱性溶液中不稳定的物料中或能够直接与氰化物反应的物料中提取金银,这些物料中含有 不稳定的砷矿物和锑矿物(例如辉锑矿和黝铜矿)。

一、浸金原理硫脉溶解金的基本反应式通常写成如下形式:Au+2CS(NH3)2—A讨CS(NHmb■旭 E七-0 38 伏 ⑴但是,上述反应式仅仅是全部反应历程的一部分,而且,为了得到适当的反应速率,需 要有氧化剂存在事实上,硫腺容易发生二聚发应,生成二硫化甲眯:2CS(NH?1?— THm(HN)CSSC(NH〕NHL2H—-2§ E " =+Q.42 伏 (2 )该反应是可逆的,二硫化甲眯是一种很活泼的氧化剂确实,人们认为,硫脉溶解金的反应需要有二硫化甲胖的存在,联合方程式(1)和(2)就可以得到关于生 成阳离子型金一硫脉络离子的以下化学方程式:2Au"2CS〔NH:)lH小(HN)CSSC(NH)NH[ + 2H' —- A2Au[CS(NHf)&'⑶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0. 04伏,其自由能变化为ArGm一 7712)/mol硫脲浸取黄金的电位远比氰化法高,因此需要一种较强的氧化剂已经研究了不同于二 硫化甲眯的氧化剂的作用,其中有空气、氧、过氧化氢、过氧化钠、高锰酸钾和铁离子除 铁离子外,其它几种化合物均无使用价值空气或氧只能成功地用来浸出那些可在酸浸时浸 出铁离子的矿石,而那些氧化能力较强的氧化剂则会引起硫脉迅速地、不可逆转地破坏。

在 大多数情况下,以Fe3+离子作为氧化剂可获得较高的浸取速度,且金银的回收率高,反应方 程式如下:Au • 2SCNrHd + F,” t Au(SCN2H4)2F + Fe" E " =+0.39 伏反应中,金与硫脉形成阳离子而溶解,金的浸出率随着硫脉浓度增大而上升但是硫脉 浓度过高时,Fe3+易与硫脉反应生成不稳定的[FeSO4SCN2H4]+,从而消耗了大部分硫脲, 使参加金溶解的硫脲量减少,反应方程式如下:Fe]h + SO4r 十SCN:Hi a [FeSthSCN^HJ在硫酸盐介质中,铁离子可以生成一种稳定的共配合络离子| EE1 ,;此类粒种可能是反应的中间体,或它的生成只是单纯地减缓了硫脉的分解,这样就可避免金被硫脲的降解产物所钝化,从而可得到明显快得多的 浸出速率金的溶解速率既依赖于络合剂一硫脲的浓度,也取决于铁离子的浓度而铁离子 的浓度存在一最佳浓度,浓度过高,会引起金的提取率下降,且在反应中,氧化剂Fe3+不 但氧化金,而且可与硫脲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SCNJhh 七 2F,' 2H‘由此可知,硫脉氧化成二硫甲眯的趋势也随着硫脉的浓度增大而增大,而提高溶液的酸 度即降低溶液的pH值,可提高硫脉被氧化的平衡电位,减少硫脉的氧化分解,从而提高硫 脉的游离浓度。

同时,在反应中,二硫化甲眯会降解:H2N(HN)CSSC(NH)NH2—C&NH办 H 亚磺酸化合物)〔年磺酸化合物))CN , NHz IS由于这两个反应不可逆转,使硫脲浸出遇到两大困难:(1) 由于浸出过程必须在氧化条件下进行,因此,在金的浸出过程中硫脲的消耗量比较 高2) 生成的元素硫分散的很细,因而很容易包覆在矿物的表面,使金钝化并延缓或乃至 完全阻止金的进一步浸出二、硫脲浸金实践为了减少硫脉的氧化损失,尽可能的降低试剂消耗,减少成本,许多研究者提出了有效的改 进工艺,有专利指出,在溶液中加入Fe3+络合剂,这些络合剂包括二梭酸或三梭酸、磷酸 和磷酸盐、硫氰酸盐、氟化物、硅氟酸、硅氟酸盐、EDTA和EDTA盐及其混合物,特别对 草酸申请了专利浸出温度为10 一 900C,溶液pH=0.5 — 4.5、含铁0.0025〜0.lmol/L、硫脲 0.006 一 o.4mol/L 和 Fe, + 络合剂 0.01 一 1mol/L、浸出电位350 一 700mV,这些络合剂可降低硫脉被三价铁离子的氧化降解作用, 但不影响金的溶解速度KEPLE公司提出加入碱金属的硫酸氢盐和硫酸氢钱作酸催化剂来 降低硫脲消耗,硫脲消耗量可降低30%。

Mensah 一 Bicyk提出用丙氨酸作为还原剂,来 降低硫脲消耗,硫脲消耗量可降低20%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提出用金属铁防止硫 脉氧化,并置换回收金研究表明:在0056mol/dm3硫脲,0.05 一 o.05mol/dm3Fe3+的溶液 中插入金属铁丝可以使溶液的电位稳定在0.2 一 0.22伏之间而无铁丝时随Fe3+浓度不同, 电位从0.18伏增加到0.29伏研究分析表明,加入铁丝可减少硫脲氧化兰新哲提出了扩 散控制硫脲浸金速率表达式,从试剂的最佳匹配入手,以降低试剂消耗及操作成本,提出了 优化工艺,使主试剂消耗降到常规硫脲法的1/3到1/5张钦发对贫细含金褐铁矿石用硫脲法浸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温培烧不但可以提高硫 脲浸金速度和金的浸出率,而且可使硫脲的单耗降低5 一6倍,使每吨矿石的硫服用量降 800g/t,这主要因为培烧后,[Fe3+]/Fe2+比值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从而改善硫脲的浸出, 降低硫脲的消耗同时着重研究了椰壳炭对金的吸附及影响吸附和浸出的因素;同时对其吸 附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对贫细微含金褐铁矿石采用硫脲一炭浆法提金新。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