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巢湖市居巢区槐林镇总体规划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46KB
约74页
文档ID:531638321
巢湖市居巢区槐林镇总体规划_第1页
1/74

目 录前 言 - 3 -第一章 总 则 - 4 -一、 规划指导思想 - 4 -二、 规划依据 - 4 -三、规划原则 - 5 -四、规划目标 - 5 -五、规划期限 - 5 -六、规划范围 - 5 -七、规划重点 - 5 -八、规划框架 - 6 -第二章 镇域概况 - 7 -一、自然地理条件 - 7 -二、历史沿革 - 7 -三、行政区划与人口 - 7 -四、社会经济状况 - 7 -五、集镇资源状况 - 9 -第三章 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10 -一、区域发展背景 - 10 -二、 发展条件分析 - 11 -三、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 12 -四、渔网产业发展战略 - 14 -五、旅游产业开发战略 - 17 -第四章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 - 20 -一、城镇化战略 - 20 -二、人口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 21 -三、村镇体系结构规划 - 22 -四.农村居民点整合 - 23 -五、集镇居民点,工矿点建设的土地使用规划 - 25 -六、镇域基础设施规划 - 26 -七、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26 -八、镇域环境保护规划 - 27 -九、镇域空间管制规划 - 28 -第五章 中心镇总体规划 - 30 -一、2003版中心集镇(原槐林镇)总体规划回顾 - 30 -二、现状概况及建设发展条件评价 - 30 -三、性质和规模 - 32 -四、城镇规划区 - 33 -五、集镇用地发展方向 - 33 -六、总体布局 - 34 -七、综合交通规划 - 36 -八、景观规划 - 37 -九、市政设施规划 - 38 -第六章 环保、环卫专项规划 - 41 -一、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 41 -二、环境卫生专项规划 - 42 -第七章 综合防灾专项规划 - 44 -一、消防专项规划 - 44 -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 45 -三、防洪规划 - 45 -四、人防规划 - 46 -第八章 近期建设规划 - 47 -第九章 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对策 - 48 -一、法律机制 - 48 -二、行政机制 - 48 -三、投资机制 - 48 -四、土地供给机制 - 48 -前 言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城镇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行政区划范围的调整、城镇功能的提升,需要通过规划来引导城镇建设有序的推进,以适应集镇发展的新要求。

1、2005年与沐集合并后,槐林镇镇域人口增加到7.20万人,镇域总面积由110.0km2增加到165.0km2,成为滨湖区域的重要城镇之一管辖区域的扩大使集镇作为区域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的职能上升,为省级中心建制镇(副县级),同时也面临着带动区域范围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2、区域经济发展和集镇发展自身的需要2006年初,巢湖市政府提出了工业强市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把工业经济发展作为今后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城镇发展面临更多的机遇在实施工业城镇化战略的区域背景下,城镇工业建设和发展将获得更多的政策和支持,如何有序、合理在地域空间上分配资金和资源尤为重要同时2004年初居巢区政府把振兴滨湖经济列入居巢区政府的战略重点之一,并制定了相应的倾斜政策槐林镇作为滨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居巢区西部的门户城镇,面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和城镇发展的变化的内、外因素,集镇规划必须积极应对,及时做出调整,抓住机遇,实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3、为了科学指导镇域经济的发展,加强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加强槐林镇村庄体系规划,明确村镇体系结构,确定有发展潜力的中心村,以引导村庄合理、高效、集约化发展4、在过去几年里,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二、三产业份额逐步上升,特别是工业的加速发展,槐林镇已实现了向工业型乡镇的转变并逐步壮大,形成了自身的龙头企业及品牌产业,200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比重迅速加大。

因此,需要从区域角度重新分析集镇的地位和未来的发展规模5、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对集镇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出新的要求6、日趋提升的惠农政策,给槐林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十六大召开以后,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惠农政策为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需要及时抓住这些机遇加快发展7、目前镇区的建设发展已经出现许多新问题,为适应集镇的发展需求,需要对集镇用地发展方向进行深入分析,明确集镇总体布局及道路系统,为当前集镇建设提供明确的指导意见为此,受槐林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我院对该镇总体规划进行重新修编第一章 总 则一、 规划指导思想1、立足高层次的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周围城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之具有全局性和整体性,并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2、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要求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土地开发经营的综合效益力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3、规划立足现状,着眼未来,科学预测其发展远景,合理选择各项建设标准和指标,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4、创造城镇鲜明的个性。

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地方特色,创造优美的集镇景观5、建设和完善集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创造一个高质量的生活、居住和工作环境二、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8)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6号)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国家标准GBJ137-90)6、《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条例》(1993.6)7、《安徽省村镇规划管理条例》8、《安徽省村庄布点规划技术要点》9、《安徽省村庄建设规划技术要点》10、《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11、《巢湖市旅游规划》12、《巢湖市城市港口规划》13、巢湖市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14、《巢湖市居巢区生态区建设规划(2005-2020年)》15、居巢区“十一五”环境保护工作规划16、居巢区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17、原槐林镇《巢湖市居巢区槐林镇总体规划(2003-2020)》18、原槐林镇《槐林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原沐集镇《沐集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巢湖市槐林镇产业兴镇发展规划(2006-2020)21、槐林镇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2、其他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相关部门专项规划设计和规划设想等三、规划原则1、动态规划的原则结合农业发展现状及小城镇自身发展特点,规划保持适当的弹性和适度的动态性,以切实保证规划的指导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2、城乡一体化原则从加快城镇集聚和农村现代化入手,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发挥资源最大效益,推进城乡同步、协调发展3、效益主导性原则规划在保证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为区域经济服务的同时,力求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最大化4、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保护耕地、节约土地,保护现有动、植物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加强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类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四、规划目标槐林的发展应面向未来,以市场为导向,加速工业化进程;以发展壮大集群化经济为龙头,到2020年将本镇建设成为布局合理、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交通便捷、景观优美、人民富裕的滨湖渔网城五、规划期限 1、近期:2007——2010年2、远期:2011——2020年3、远景:本世纪中叶六、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槐林镇所有行政辖区面积,共计165.0平方公里七、规划重点1、从区域关系、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经济与产业发展、交通运输等角度,综合分析槐林镇在巢湖市及居巢区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准确把握槐林镇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区域定位2、针对槐林镇的实际发展状况,从经济发展、资源条件、城市特征等方面,对槐林镇的未来发展定位、城镇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确定合理的人口与用地发展目标与指标。

3、为了提高规划成果对未来发展变化的适应性,从区域发展的角度,协调镇区与周边城镇关系,进行经济腹地分析,提出区划调整建议4、调整镇区发展布局,理顺各类用地的布局关系,安排好工业发展用地和生活居住区的布局进一步调整镇域村庄体系布局,完善镇域及镇区的道路交通网络与市政基础设施5、进一步落实镇区的环境保护与整治,建设生态型城镇,坚持城镇可持续发展6、对村镇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做好村庄整治和合并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八、规划框架规划范围为镇域范围主要内容包括发展战略研究、布局规划和实施对策三部分1、发展战略发展战略的确定是城镇发展的基础研究工作,关系到项目实施的可靠性和可行性本规划的开发概念研究是建立在区域层面的分析定位和初步的现状分析基础上的考虑槐林镇与滨湖城镇、巢湖市区以及周边城镇的功能关系,结合槐林镇的发展条件和环境特点,确定整体的发展战略,包括发展目标、功能定位、规划理念等,为城镇的有序发展和建设提供依据2、镇村体系规划3、功能分区和控制这一部分的主旨是指导槐林镇开发建设的规划导则大多数的城镇开发将由个体投资商或开发机构按政策和规划来进行,必须禁止整体面貌的杂乱无章,或者整体环境的破坏。

所以需要针对市场的管理条例,即开发控制导则以发展战略为指导,根据土地的自然条件和开发的可能性,进行用地分区并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景观控制等角度出发,制定各区开发的控制引导细则主要内容有:用地安排、开发项目兼容性、交通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控制要求和重要地区的空间布局等通过具体、可操作的控制指标和规划导则,直接指导开发建设活动4、专项规划本部分重点解决镇村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和近期建设规划问题,落实总体规划的建设方案5、发展对策研究槐林镇的城镇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政府需要向社会和公众解说描绘长远的发展设想,调动和协调各个部门共同参与,平衡和协调众多方面的利益同时,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平衡利益和保证阶段行动一致性的角度,针对实施发展规划的对策和手段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制定开发策略与实施对策 第二章 镇域概况一、自然地理条件槐林镇隶属于巢湖市居巢区,位于巢湖市南岸,地处东经117°25′~117°58′和北纬31°26′~31°59′省道巢(湖)庐(江)公路穿境而过,西邻庐江,东南与无为县、散兵镇接壤,北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为半山半圩地区,是著名的渔网之乡。

镇域总面积165.0km2其中耕地面积6.24万亩,山林面积3.42万亩现辖14个行政村,325个自然村,二个居委会至2007年总人口7.20万人,镇区人口3.0万人,其中槐林中心镇区2.55万人,沐集副中心镇区0.45万人槐林镇圩塘棋布,岗冲交错北部以圩田为主,地势平坦,地形标高为海拔5.0-20.0米;南部以山岗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地形标高为海拔20.0-110.5米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降水量1200毫米,无霜期。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