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

公****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92KB
约4页
文档ID:531478087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_第1页
1/4

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淀粉酶活力测定实验报告实验三、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四、淀粉酶活性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1、 了解a -淀粉酶和B -淀粉酶的不同性质及其淀粉酶活性测定的意义;2、 学会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的原理及操作要点二、 实验原理:淀粉酶存在于几乎所有植物中,特别是萌发后的禾谷类种子,淀粉酶活力最强,其中主要是a-淀粉酶和B-淀粉酶根据a-淀粉酶和B-淀粉酶特性不同, a-淀粉酶不耐酸,在pH3.6以下迅速钝化;B-淀粉酶不耐热,70? 15min则被钝 化测定时,使其中一种酶失活,即可测出另一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可生成麦芽糖,利用麦芽糖的还原性与3,5-二硝基 水杨酸反应生成棕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测定其吸光度,从而确定酶液中淀 粉酶活力(单位重量样品在一定时间内生成麦芽糖的量)三、 实验用具:1、 实验设备研钵,具塞刻度试管,离心管,分光光度计,酸度计,电热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电磁炉2、 实验材料与试剂(1) 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A液:称取柠檬酸20.01g,定容至1000ml;B液:称取柠檬酸钠29.41g,定容至1000ml;取A液55ml与B液145ml混 匀。

2) 1%可溶性淀粉溶液:1g淀粉溶于100ml 0.1mol/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3) 1%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称取3,5-二硝基水杨酸1g、NaOH 1.6g、酒石酸 钾钠30g,定容至100ml水中,紧盖瓶塞,勿使CO2进入;(4) 麦芽糖标准溶液:取麦芽糖0.1g溶于100ml水中;(5) pH 6.8的磷酸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g,加水500ml使溶解,用0.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6.8,加水稀释至1000ml即得6) 0.4mol/L 的 NaOH 溶液;(7) 1%NaCl 溶液8) 实验材料:萌发的谷物种子(芽长约1cm)四、操作步骤1、 酶液提取:取6.0g浸泡好的原料,去皮后加入10.0mL 1%的NaCl溶液,磨 碎后以2000r/min离心10min,转出上清液备用取上清液1.0ml,用pH为6.8 的缓冲溶液稀释5倍,所得酶液2、 a-淀粉酶活力测定(1) 取试管4支,标明2支为对照管,2支为测定管2) 于每管中各加酶液lml,在70?士 0.5?恒温水浴中准确加热15min ,取出 后迅速用流水冷却3) 在对照管中加入4m1 0.4mol/L氢氧化钠。

4) 在4支试管中各加入1m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5) 将4支试管置另一个40?士 0.5?恒温水浴中保温15min ,再向各管分别 加入40?下预热的1,淀粉溶液2m1,摇匀,立即放入40?恒温水浴准确计时保温 5min取出后向测定管迅速加入4ml 0.4mol/L氢氧化钠,终止酶活动,准备测糖3、淀粉酶总活力测定:取酶液5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1,为稀释酶液另取4 支试管编号,2支为对照,2支为测定管,然后加入稀释之酶液lml,在对照管中加 入4m1 0.4mol氢氧化钠,4支试管中各加1ml pH5.6的柠檬酸缓冲液以下步骤 重复a-淀粉酶测定第(5 )步的操作,同样准备测糖4、麦芽糖的测定(1) 标准曲线的制作:取25ml刻度试管7支,编号.分别加入麦芽糖标准液(lmg/ml )0,0.2,0.6,1.0,1.4,1.8,2.0ml,然后用吸管向各管加蒸馏水使溶液达2.0ml,再各加3,5 一二硝基水杨酸试剂2.0m1 ,置沸水浴中加热10min .取出冷却,用蒸馏水稀释至 25m1混匀后用分光光度计在520nm波长下进行比色,记录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以麦芽糖含量 (mg )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 样品的测定:取步骤2,3中酶作用后的各管溶液2m1,分别放入相应的8支 25ml具塞刻度试管中,各加入2m1 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以下操作同标准曲线制 作根据样品比色吸光度平均值,从标准曲线查出麦芽糖含量,最后进行结果计算五、结果处理式中A为a-淀粉酶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mg );Ao为a-淀粉酶的对照管中麦芽糖量(mg );B为(a十B)淀粉酶共同水解淀粉生成的麦芽糖(mg );Bo为(a十B)淀粉酶的对照管中麦芽糖(mg );V T为样品稀释总体积(ml );V U为比色时所用样品液体积(ml );W为样品重(g ).本实验规定:40?时5min内水解淀粉释放1mg麦芽糖所需的酶量为1个酶活力 单位(U)。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